APP下载

让学生变成“读书郎”

2019-07-05江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

江丽萍

【摘要】用多种有趣的课外阅读形式吸引孩子们,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蓝天碧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与文明触。摸如果老师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孩子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简介或精彩片断,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欲知详情,想看原文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欲望

与书卷为友的过程,是优雅而美丽的。我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书籍中,感受幸福和快乐呀!

——题记

镜头一:

曼妙的音乐声响起,我走进了教室,现在是孩子们阅读的时间。看,他们每人手中一本课外书,他们都低着头,在认真地读书呢!看到此情景,我穿梭于孩子们中间,想和他们一起去感受书中的乐趣。瞧,那边有几个孩子在断断续续地读,“读的多认真呀!”不对,他们的书中好像另有一番天地,原来,在他们课外书的中间放着一些漫画书,孩子们在认真地看着那些漫画呀。抬眼望去那边有几个孩子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是在议论书中的不解吧?可当我悄悄走过去才发现他们竟然在小声地比着谁收集的卡片多,似乎他们手中那五颜六色的卡片永远比手中的那些书更有吸引力,卡片中的世界永远那么诱人。在这些孩子的眼中课外阅读为何如此索然无味?竟不如几张卡片,几副漫画?

镜头二:

“哈哈——哈”,这已经是美欣第n次大笑出声了——在短短的3分钟里。她本不是那种秀气文静的女孩子,此刻更是眉飞色舞,不但自己小牙尖尖地龇出,还尽力伸出两条细长的腿,前后摇晃着椅子,周围的空气也跟着她翻动。“哈哈哈——瞧这段——”“美欣式”的笑声又“n+1”次响起,不过这会儿,她顺手把同桌也拽了过去,让他分享她此时读书的欢乐!

这是我在班上亲眼看到的情景。同样的书,同样年龄的孩子,为什么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去读好书,去沉下心来好好读书,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初始阅读——以“听”为主

生动的儿歌、精彩的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门户。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儿歌入手,从听儿歌、读儿歌、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孩子们开始上课外阅读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愿望,我在每节阅读课前都会精心地从《小学语文课外读本》上挑选一首好听的诗歌,然后在阅读课开始的三四分钟读给孩子们听,看,孩子们被诗歌中那精彩的文字所吸引住了,他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读完后我问孩子们,还想再听吗?“想!”响亮的回答告诉了我他们此时那强烈的读书愿望。这时我再告诉他们,老师这首好听的儿歌就是从这里看来的,这时,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认真地读着。

二、制造悬念——激起阅读欲望

故事是人人爱听的,不管你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对于他们,故事是你夸张的面部表情和滑稽的肢体动作),还是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所以,在培养一个人读书习惯的时候,抓住他的耳朵更先于抓住他的眼睛。这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经验。对我来说,这是法宝,屡试不爽。

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时,当我讲到阿里巴巴躲在树上窥探,不敢下树,他怕强盗突然从洞中出来,自己落到他们手中,会遭到杀害。最后,他决心偷一匹马并赶着自己的毛驴溜回城去。就在他刚要下树的时候,山洞的门突然开了……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后面的故事时,我戛然而止,告诉孩子,后面的可更精彩,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孩子们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我觉得如果老师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孩子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简介或精彩片断,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欲知详情,想看原文的欲望。如我要让孩子们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我是这样将孩子们引入书中的:

“窗——边——的——小——豆——豆”我慢慢读出标题,长久以来,为学生大声读故事,我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了。

“听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呢?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参与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小豆豆是什么?是一个小朋友还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小孩的名字。是讲他的历险过程吧!”

“不对,我想应该是讲一只调皮的小动物吧。”杨晓东抢着说。

“那到底是讲什么的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小朋友赶快去借读《窗边的小豆豆》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这样,孩子们就被强烈的兴趣推动吸引,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在读中去感受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是呀,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不喜欢阅读。孩子们缺少的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他们的引导。每当看到一个个“小读书郎”眉飞色舞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时,我总是从心底里涌出阵阵感动。感动于他们的纯真、善良的心灵在阅读中悄悄润泽、澄净。

三、小小读书卡——书海酣畅游

语言学家张寿康说过:“不摆卡片不读书”,卡片虽小,作用却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长久保留下来,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日后的学习。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制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其实无异于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培养了一种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便于老师检查学生读书效果。我为孩子们的读书卡设计了许多栏目,除了常规的篇名、作者、阅读时间、主要内容、读后感外,还设计了精彩语句赏析、最欣赏的人或场面、家长留言等内容。其中,“读后感”的字数不作要求,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但必须是“有感而发”的真情实感。“精彩语句赏析”的赏析点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是一个充满悬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言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一个富有哲理、意蕴深刻的句子,一个鲜活、贴切的词语,一个形象、生动的修辞,甚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标点……这种读书卡,不仅突出了语言的积累,重视了语感的培养,而且分解了难度,显得更加灵活自由,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即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對号入座地填个七七八八。

制作读书卡方便学生记忆、携带、收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收集积累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书的世界里,学生们和李白一起望庐山瀑布,和巴金一起观海上日出,和冰心一起感悟母爱……经典诗句,让学生们充满智慧;童话故事,让他们浮想联翩;历史巨著,让他们博古通今;科学书籍,让他们思维缜密……

我想,生命是一次性的,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次性的,就让我们用多种有趣的课外阅读形式来吸引孩子们吧,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蓝天碧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与文明触摸,当孩子们的心灵感受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高尚文明后,他们的见识会广博起来,心灵会纯洁起来,思想会成熟起来,精神会高贵起来,他们的生命原野也会因为绽放阅读的花香而精彩起来!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