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07-05聂晓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聂晓婷

【摘要】智慧校园是当前中小学校园建设的必然趋势,基于智慧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也是当前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智慧环境的优势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智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智慧环境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一、智慧环境的优势

在新时代下,云计算、大数据结合产生的智慧校园成为小学校园发展的主流思想和理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控制好学习终端,为学生发放学习资料,搜集学习信息,与学生通过网络来互动。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来完成复习和自学,教师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包,做好课前引导、课堂指导、课后拓展工作,通过“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二、智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智慧环境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后续表达、阅读的基础,综合“认”“读”“用”几个层面,在“认”的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字义、字形;“读”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规范的读;“用”则强调在“认”“读”基础上将生字应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活学活用,三方面之间相互制约、促进。智慧环境为识字教学活动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电子书包是基于智慧环境下诞生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学习终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抽象思维尚未成熟,在识字教学中,即可在电子书包中推送趣味化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自己探索、合作探究。

在小学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案:

了解了文章大概的内容之后,我们来一起回顾下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词,请各个小组做好准备,分别认领自己的任务:

师:第一组

生:到!

师:第二组

生:到!

……

很快,文章中的生字被各个小组认领完成。

师:“哪个小组先来读字组词?”

生:“我们先来!”

师:好的,现在一起来看一下学习任务单:利用平板电脑读出生字,说出注意事项和具体的运用;各个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小组展示。

由于在课前已经完成基本的资料推送,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讨论和展示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将识字活动充分放手给学生,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实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所提升,在交流、表达起来也更加的有自信,这正是归结于智慧环境的功效。

2.智慧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对此,新课标中做出了明确规定,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對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均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智慧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表达自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的自主钻研与文本对话,获取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平等对话。当然,智慧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创新必然会引发新的问题,失去了教师的指点和传授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学会在电子书包、云平台中拓展自己的阅读资源,通过筛选、存储、统计的方式来提取生成性资源,让个性化阅读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

以生成性阅读智慧教学为例,借助于智慧环境的知识,让学生的阅读生成内容丰富、多样,阅读资源的获取也更为便捷。

在苏教版六年级上《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

师: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们觉得在霍金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吗?请大家写到阅读任务单上。

师:大家完成的都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分享,刚刚老师从大家的作业中采集到几种观点(通过多媒体呈现),现在我们请几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好吗?

生1:在女记者看来,霍金失去了很多,命运对于他而言,十分残酷,而霍金不甘于命运,遏住命运的咽喉,即便他丧失了正常人的乐趣,还是坚强的面对生活,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生2:在完全瘫痪的情况下,霍金完成了一个个的奇迹,相比起来,我们如今坐在宽敞的教室,有这么好的氛围,而有的同学还不好好学习,这非常不好……

生3:……

生4:……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看到我呈现的观点后,他们很自觉的站了起来,等待回答,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文本,由于学生的经历、体验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在回答中,我发现,学生自身的理解并没有问题,只是表达能力还有待提升,观点雷同的问题比较常见,作为教师,要敏锐捕捉这类生成性信息,及时解决。通过智慧环境下的“上传”“白板标注”功能,能够让生成性信息的处理更为便捷,对学生开展有序的指导。

3.智慧环境下的习作教学创新

习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传统的知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这也是传统作文饱受诟病的原因,“习作”并非是一种“术”,习作本身与个体的成长、发展之间息息相关,通过习作,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渴望,习作应该是一种能力。智慧环境下的习作教学要求我们摒弃传统沉闷、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让习作成为学生的成长档案。

以“描写人物动作”的习作教学为例,我先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

(1)认识到动作描写在习作中的意义,自觉将其落实到习作实践中;

(2)了解动作描写的要求和方法,开展初步训练。

为学生播放吃板栗的动作,并放慢镜头,让学生仔细观察,准备习作储备纸,记录好动作,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回顾、分析,看看大家都分别捕捉到了哪些动作,并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捕捉的动作,来描述视频中的吃板栗过程。

生1:“他用手沿缝隙捏了一下,剥开了板栗,两只手分别向两边掰,将板栗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动作词:捏、剥、掰、咀嚼)

生2:“他闻了闻,感受那板栗的香气,然后轻轻剥开板栗,拿出板栗肉,将肉上附着的细皮清理干净后,迫不及待的放在嘴里,嚼了起来,满满的快乐”。(动作词:闻、剥、拿、放、嚼)。

……

师:“大家都描述的非常好,这个是人物的动作,如果大家在描写的时候加上人物表情、心理想法,那么写出来的内容就更加丰满了”,同时,用电子白板播放我提前准备好的习作内容,圈出其中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过程,帮助学生产生深刻感悟。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动作,如吃虾、拔河比赛等,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后完成习作”。

智慧环境下的习作教学,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应用,让习作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趣味,学生兴趣盎然,在课后,也能顺利完成习作任务。

4.智慧环境下的作业批改反馈

在小学教学中,家校结合必不可少,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三方配合。而作业便是家长与教师、学生互动的最佳平台,在智慧校园中,还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构建作业批改反馈系统,帮助家长及时获取到孩子的学习数据,参与学习进程,感受孩子的种种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强化家校沟通的质量。从教师角度而言,借助作业批改反馈系统,能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引导他们完成预习、复习工作,在完成作业批改后,将学生的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既有助于课堂教学,在假期,也能顺利完成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宗社.“做中学”的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革新,2013,(02).

[2]雒兴萍.以生为本 让实践探究的魅力在课堂中精彩绽放[J].教育革新,2017,(02).

[3]张玉娟.让实践探究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根[J].教育革新,2017,(01).

[4]李加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电子书包的优势[J].中小学电教,2015,(0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