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策略

2019-07-05李春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读物新课标

李春燕

【摘要】小學语文新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应达到新课标要求。分析了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量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时间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重要意义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那些凡是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你只要问他学好语文的经验是什么,相信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的广泛阅读。人在受教育阶段的过程中,得益于教师在课堂上占的比重较小,但是取之于课外读物的比较多。也就是说,人的知识构成,课外读物中的知识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实践证明,那些只知道一味啃教材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极为苍白,会导致知识的汲取上严重的营养不足。随着所受教育的逐渐加深,这种影响会越来越严重,而他们又不知道导致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是知识贮备的不足。这样,他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业余,业余的时间不是用来读大量的课外书,而是用来补习。他们可怜的阅读时间,又因追求成绩的提高而丧失了。很多教育家都认为,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育比较快,完成作业的效率也比较高,学起来并不那么费事。他们所贮备的那些知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宝库,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提供学习成长与能力形成的给养。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应达到课标要求。因此,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已经成了影响学生终身成长的迫切需要。

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具体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指出,要大力培养小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通过海量的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要让学生少进行题目的练习,大量地读书,大量地读优秀的书,认真地读中外名著,并且要完整地读完新课标要求读的书。而且语文新课标,还对各个学做的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十分具体而明确的量的要求和规定。可以说,阅读课外读物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外阅读予以高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成长一个十分重要的归因,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就会终身喜欢上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能量,并在实践中将这份能量转化为能力。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以诱导和启发,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而不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去阅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阶段中,激励性措施的效果比较明显。教师可对学生做出这样的要求,凡是教师推荐的书目都完成的,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可以累积成分,记录在册,到年终评比“三好学生”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虽然这种措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只要学生陷进阅读的“圈套”中,他们沉浸在书海中就不能自拔,慢慢地就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甚至是欲罢不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课文《猴王出世》时,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情景,向学生播放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场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更有意思的故事情节,并告诉他们电视上所拍的那些情节,远远不如书中的精彩,诱导学生在课下主动去阅读。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在采取激励性措施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教师要参考新课标要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方面,及时他们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目。尤其是要向他们推荐那些饶有趣味、启发性强、富有哲理、知识性好的具有正能量的读物,使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健康书籍,抵制假丑恶的不良书刊。并为他们打造纯粹的优良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书香中,在无边无际的书海中自由遨游。比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就向学生们推荐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安徒生笔下的人物和动物,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呵护与同情,并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在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等书目,让他们对三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对历史读物产生兴趣。读史使人明智,让学生多读一些历史性的书目对他们的人生成长更有裨益。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探险、喜欢刺激等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探险性的书籍,如《辛格顿船长》《鲁滨孙漂流记》等,陶冶他们的情操,给他们的性格成长注入冒险、勇敢、机智等因子,成为他们人生成长的养料。

3.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他们高效阅读

小学生自律性比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阅读的时候随意性也比较大,没有固定的读物。而且他们较难进入阅读状态,浅尝辄止的现象比较常见。他们对于阅读没有方法的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阅读不过是娱乐性消遣活动,真正的阅读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培养与塑造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促进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情操陶冶、智力开发、发展个性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他们在阅读时才能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读者的沟通与对话。比如,在读古诗时,阅读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话时,可以让提问学生,哪个字用得比较好。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过程,学生就会发现遣词用句的乐趣,通过一些字词的巧妙动作,整个诗意就呼之欲出。教师顺势引导他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遣词用句,精当地选用字词,提升作文的文采。这样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一些精妙语句的运用。而且文体不同,阅读的方式方法也不同。针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不同的文体,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学生常见的读物,多是绘本、画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动物小说、科幻读物等,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课本中的精美文章,更要作为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素材,指导他们哪些自然段需要精读,哪些段落需要略读,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这篇文章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并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悟。通过这样经常性的分析,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注意这些读物的特点。在阅读中提取给养,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注意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些较好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不是在某些固定的时间内读一些书目,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也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笔划下一些优美的句子、哲理性强的句子,有了感悟可以写下旁批,并注意把一些经典的句子摘抄下来,做成读书笔记。经过日积月累,达到一定优质的量后,就会实现质变,使阅读的能力变成思考与写作的能力。在习惯的养成下,他们阅读的量也会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才能贮备更多的文化知识,时间久了,就会转化为他们的思考与写作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策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阅读量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翟红玲.如何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J].小学科学,2011,(03).

[2]杨海超.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读物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