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2019-07-05孙志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家长教师

孙志红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更是班级工作顺利进展中不可缺少的得力帮手。但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家长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有集体荣誉感呢?做了以下的尝试。

【关键词】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毕业至今已有21个年头了,仅有9年多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对班级管理的很多工作都在尝试与实践中,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只要管理好自己负责的班级,做好学生的品德与习惯养成及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现在呢?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波及面广,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更为紧密,班主任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家长的支持。

一、充分利用每一次的家长会和家长中的活跃分子

大部分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交给老师了,学不会都是老师的责任。特别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工作繁忙,家人文化水平不足,对于孩子的成长无暇关注,更别说参与班级工作了。这茬孩子是我第二茬跟班走的孩子,跟班走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是,我与学生和家长不需再经历磨合期,沟通更为顺畅,对孩子的了解更为全面,同时,学生对于我的了解也更多,可以更好地配合班级学习,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对家长来说,由于过于熟悉,导致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差,班级支持工作的家长几乎是固定的少数几个人,但是,我们却不能总是指望着少部分的家长来配合学校活动,总是让这部分家长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这样的话家长也会有抵触心理。

所以,學期初我借助第一次家长会与家长们进行攻“心”的交流,会前我与部分有代表性的互动性强的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会时由这些活跃的家长向其它家长发起倡议,实施家长考核,由班主任负责记录。每月在QQ群里公布本月考核结果,并用短信的形式表扬优秀家长。学期末综合考核,并颁发“优秀家长”荣誉证书,并请有责任心的家长鼓动其他家长主动为班级的各项活动出谋划策,不拖班级的后腿,特别是需要家长参加和家长组织的活动,倡议家长们都积极主动一点,并举手表决倡议内容。

实践证明,家长考核的透明化管理充分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的家长明显变多,同时,对于班级活动家长们也经常性的集思广益,让活动可以更好。所以,每学期的第二次家长会公布的家长考核中,家长们或多或少地都参与了班级工作,只有极个别家长没有榜上有名。

二、抓住与家长交流的契机

首先,从我任教学科的角度多找时机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最多的形式就是“威海网校”,选择性的为部分家长发送短信,让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在校表现。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对学生的成绩非常关心,所以我经常性地公布作业认真且全对的同学名单,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督促家长尽量多抽时间去督促孩子的学习。同时,公开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也比较容易激起家长之间的攀比,让家长对于学生的情况更上心。从每个孩子的品德与习惯不难看出我们的家长水平是参差不齐,认知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更重视注意语气的调节,同时,对班级内学生家庭情况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便我们与不同层面的家长搞好关系,每一次沟通最终都要做到家长高兴地接受我们意见,又没有拒绝的余地。

其次,与家长交流要抓住时机,不要让家长感觉我们得理不饶人。利用我们班小沙妈妈一句话“我的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接受教育的,他出了问题难道老师没有责任吗?”很多班主任当学生遇到小小的问题就打电话找家长,如“送书”“送作业”“送钱”……我们何不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们都有偶尔的时候,我们也在上班,如果我们的孩子出了这样的状况呢?其实,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出现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宽容一点,但如果这个孩子经常性地这样的话,作为班主任应冷静下来,及时与家长进行学生情况的沟通,说明习惯养成等方面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性,并婉转说出今天的事,并警告家长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亲自来送。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突发事件,在处理时请班主任把家长当作朋友,或者把自己当作家长,再去想一想该如何处理学生事件。

三、充分利用“学生”在家长心中的地位来鼓动家长参与班级工作

学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学生的健康与安全牵动着每位教师与家长的“心”。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愿意回家把学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与自己有关和无关的事情回家说给家长听,在说的过程特别喜欢重复老师说话时的态度和语气。但是,由于学生情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有些孩子对我们的话有误解等问题,学生在讲述一些事件的时候,容易失去客观性,一味地将事件的责任推给教师,淡化自己在事件中所处的位置,让家长认为时间的处理结果是由于我们不公正,这也就导致一些比较较真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打电话与老师“对执”或说一系列冲动的话。所以,在平时与学生沟通时,我比较喜欢一对一的沟通,或一对几的沟通,做集体工作时往往多以表扬与鼓励为主,对于实在需要批评的学生,也尽量单独进行,并且同时将事情的大概情况和处理结果及时的告知家长,让家长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有所了解,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回家生事非的可能性。

学生管理中,我较为注重搜集学生的作品及学生在校各项活动精彩表现的点点滴滴,并用视频或相片的形成公布在我们群内或我的QQ空间里,方便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更为直观的了解,这一举措得到了很多家长的一致认可,并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今年,学校举办的凤鸣百科大讲堂,我们班参与报名的家长近30个,为了让家长们都有机会参与,我特意抽出了每周三的第四节课,作为家长参与家校工作的魅力家长课堂。我班的学生为了每周都有一节不一样的课堂,让自己的家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魅力课堂的讲课中来,各方面的表现及精神面貌明显都有所不同。每周魅力家长课堂结束,我都把课堂的有关学生资料上传到我的空间,让家长直接可以更快地进行分享,同时对于自身在家校工作的参与上有一个比较,激励家长尽快的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同时,学生们之间也会有一个对于自己父母与别人父母的比较,所以为了每周都有一节这样的课,孩子们纷纷回家鼓动家长也参与进来,每周都有不同的家长打电话来预定。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也就是说只要注意引导学生兴趣,让学生看到其它家长能做到的事是有意义的,那么大部分学生也都希望自己的家长也能做到。

家长是学生生活与活动的能量储备库,更是学校工作的后备军。所以在家校工作中,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多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掌握好与家长的交流的尺度,让班主任与家长一条心,在教育态度,教育理念上与学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真正地形成教育的合力。班级管理无小事,可以说每一件事有了家长做后盾,班主任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轻松很多。当然,家长如果做了,也参与进来了,我们就要及时的给予肯定,给家长一个积极评价,并把家长参与的过程与信息争取分享给每位家长,得到每位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不仅如此,对于表现良好的家长,我们也应该将其的表现通报给班级内的学生,让学生之间形成督促家长参与活动中的习惯,从而对改变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态度起到一定的作用。只要班主任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充分利用和开拓家长这片“沃土”,我们共同的班级就能够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家长教师
最美教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家长请吃药Ⅱ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