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2019-07-05宁文学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宁文学

【摘要】为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当下我国的小学教师要审视自己,准确定位好个人角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三点小学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在角色方面应做出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变为课堂“引领者”;由“传统守旧者”转变为“创新开拓者”;由“重复劳动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以供其他老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教师 角色转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是指学生应该具备当下社会需求,教师在教育工作这个板块中占据着重要分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新时代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都没能正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这与核心素养的内涵背道而驰。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德育,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观,促进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这种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单单对小学生有要求,更对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挑战,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对自己的个人角色做好定位,这样才能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由课堂“主宰者”转变为课堂“引领者”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属于满堂灌,尤其是小学老师,他们往往参照课本一五一十的给小学生讲,小学生坐在下面规规矩矩的跟着老师记笔记或时不时地附和几句,这种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一味地服从,这从根源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小学生在“自我”与“本我”中失衡,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老师们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演变成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扼杀者。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引领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小学生手中,从小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机械性地作为知识接收器不断的死记硬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领者,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应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不要将知识强加灌入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要逐步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与进一步探索,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自觉探索知识的价值,便于他们日后利用所领悟的知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技能、生活情感以及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三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老师们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栽培教育工作。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尚未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在加上小学生都对老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所以小学教师可以从他们这个心理特点着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逐步引导小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小学生的另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所以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课时不要直接给出他们考试内容,而是选择步步推进式教学,在正式上课前通过视频或故事的形式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进入课堂学习的高潮中,进而再让他们各自发表言论,从他们不同的言论中就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这样就避免了让他们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善,他们对待学习还缺少责任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步步攻克学习难点时别忘了强调自查、自评,从小培养他们自我监督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改进,提高自身修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书育人从小学生开始,从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他们以后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二、由“传统守旧者”转变为“创新开拓者”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这不但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高要求,给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带来挑战,教师们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守旧者转变为创新开拓者,把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时代脉搏牵连在一起,将时代要求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努力创造出丰富多样、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排除学生对于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俗话说“强教必先强师”,这说明新时代下,老师首先要从态度上革新,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提升自己应对新时代涌现的种种问题的技能,开拓出紧随时代潮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利用教材、粉笔、黑板和嘴就可以完成,但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乏味,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满足新人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了适应潮流,教师必须让教育教学时代化,彰显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魅力。如在给小学生上课时,为了牢牢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授课,多媒体上多呈现动画、图片和音频等,这样一方面弥补了现有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接纳更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更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

三、由“重复劳动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

论语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即我们不能一味的向前奔跑而忘记反思,因为我们只有在不断自省中才能取得进步。教师的工作就是面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述相同的内容,类似于重复劳动者,但是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不能如克隆般重复,而需要每天反思自省,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好的继续发扬,不足的及时改正,使下次的教学工作完成地更为出色。教学反思是一种益于教师个人发展的措施,它是教师在实践中对教学规律的逐步认识、利用和更新的过程,它有效帮助教师克服低效、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但是我周围很多老师往往认为反思自省就是指个人的教学反思,如反思个人教学方法不适合、课堂上某个重难点知识没有给学生讲清楚、班上差生成绩提不上来等,实则不然,教学反思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教师可以随时记下灵感闪现,将其填加至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教师还可以记录自己班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见解,给予学生施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将他们的展示作为话外课堂。这样不但可以开拓老师的教学思路与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监督学生平时学习的进退步情况,如周测、月测和平时作业等;第二,诊断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第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有效认识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优缺点。身为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地自省、总结、革新,教学工作才会得到升华,自己才能成为具有反思意识的实践者,自己的学生也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卢丽华.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8):70.

[2]胡田庚.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刍议[J].高师函授学刊,1994,(02).

[3]蔡冬梅.思想政治課中智育德育的有机统一[J].基础教育参考,2007,(06).

[4]朱方贵.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德育导向功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8,(10).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