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暴力中施暴群体的成因及心理特征分析

2019-07-05叶岑程凌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特征研究综述

叶岑 程凌

【摘要】近年来,欺凌事件在校园频繁发生,而且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前欺凌事件多出现在初高中学生的身上,现在小学校园也层出不穷,性质也更加恶劣,由最初的辱骂、孤立等,发展到现在的打架和性侵,甚至在国外还有持球袭击行为。可以说,校园欺凌在本世纪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对受害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关键词】校园暴力 研究综述 成因 心理特征

欺凌事件令学校原本正常的秩序遭受破坏,其原有的和谐教学环境充满动荡,学生以及家长不再信任学校,不利于学校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甚至当欺凌事件以极端恶劣的形式出现时会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社会治安事件,不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目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校园欺凌保持高度关注。

一、研究意义

自古有云: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年龄,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他们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本应塑造坚强性格,努力学习知识的校园环境中却出现了校园欺凌这样不和谐的因子,给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现在学校教育正经历着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日益突出的问题,校园欺凌就是其中最为典型、性质最恶劣的一种。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学生之间和睦相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思想素质完善的人格结构的学生。校园欺凌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的和谐,所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找到如何妥善处理校园欺凌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康的心態,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阐述

1.校园霸凌

实际上,校园欺凌指的是少儿之间权力不对等的压迫,它长期存在于校园之中,在同学之间出现这些欺凌的行为很大概率包含身体或者语言之间的攻击,人际交往的孤立以及排挤,也有很大概率是和性骚扰类似的议论性抑或是关于身体某一个部位的讽刺、评价或者嘲笑,欺凌事件的发生不限定场合,欺凌行为有可能通过语言、身体、网络通讯、文字等不同媒介,让被欺凌者在心理以及生理上遭受伤害,

2.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指的是成员之间彼此影响之下进行的心理活动,通常会推动社会活动的进行。当个体处在团体中,团体会加强个体的反应效果,无论是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其程度都会加深。

我认为群体活动的去个体化是校园欺凌成因的一个重要原因。施暴群体中的成员偶尔对他人进行了一些欺凌行为,而群体中的成员也效仿他的行为,这使得施暴者产生了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

3.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校园暴力制定一个统一的定义。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提议:校园暴力指的是刻意利用权力或者生理方面的优势,胁迫或者伤害其他人、团体甚至社会,致使他人生理以及心理受损、发育不良、权利被剥夺甚至死亡的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从知网中搜索的记录显示共有143篇文献论述了校园霸凌,1889篇文献阐述了校园暴力,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站在教育学的德育的角度来谈论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来预防校园欺凌的产生以及惩罚校园欺凌的法律的法学类文献,而真正阐述校园欺凌的心理成因和行为干预的文献并不多,只有41篇心理学科的文献。

我国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大部分聚集在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还有行为干预上,其研究目标是7岁到18岁的青少年儿童。周宗峰等人基于家庭还有学生个人方面出发,通过科学测量表(校园暴力以及认知曲解表)调查广州某所学校的500名初中学生,对比分析暴力程度、认知曲解的程度以及母亲接受教育水平各异的学生认知曲解、暴力倾向程度,结果证明自我中心因素在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中,其预测能力是最高的。

性别的预测力排第二,其他具有较强预测力的因素包括学业成就(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容易实施校园霸凌)、责备他人、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这一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已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具有高暴力的初中生大多行事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责备他人。在了解校园暴力时,不应单从某一角度了解,应该从个人、家庭和学校这三个角度出发,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校园暴力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如何进行校园暴力的干预。

另外,郭丰波、刘小玲等人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校园暴力中施暴者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观点是:欺凌者通常是性格开朗的人,在和人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出自私自利,而且维护自身的自私自利行为极度强烈。而且欺凌者还拥有极为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自欺欺人以及逃避现实,带有攻击性,等等。欺凌者常常控制他人的言行举止,并且把自身的侵犯倾向强行加诸于他人身上。此外,欺凌者行事风格往往是极具冲动性的,正如邹宗峰等人的研究结果一样,欺凌者的认知从一开始就是曲解的,他们把侵犯行为当作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法。

对欺凌的诞生做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她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出发,认为导致校园暴力出现的环境是人的潜在本能,也就是攻击性。通常在幼儿阶段的反社会性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一直持续到成年期,最终导致频繁的攻击行为。然后是挫折行为将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困难和挫折,情绪极容易产生非常大的起伏,从而导致强烈的攻击行为。在校园暴力中,极为关键的影响要素也包括模仿以及随波逐流。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内容往往缺乏有力的监管,而青少年处于好奇,对那些具有强大视觉冲击的含暴力的影视剧和游戏格外感兴趣,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模仿那些暴力行为。此外,校园暴力往往是以群体作为行动单位的,从众效应在校园暴力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些施暴者往往跟受害者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也没有想要攻击他的意向,仅仅是因为自己所在的群体中有人这样做了,他便会跟着去施暴。另外个体在群体中会有去个体化的效应,当群体中的一名成员实施暴力行为,而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没有阻止的倾向的时候会增强施暴者的施暴行为。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以美国为主导。美国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也呈现飞速上涨的趋势,而且由于枪支自由,美国的校园暴力形式更加恶劣,持枪伤人案络绎不绝。而且美国的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也和中国一样有年龄下降的趋势,小学校园暴力行为日益增多,女性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比例都在增加。

国外的研究同样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这三个角度来研究校园暴力。家庭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结构及功能的衰落,离婚率飙升导致美国社会约四分之一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根据研究表明,致使青少年出现反人类反社会行为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家庭不和睦,缺少父母亲的关怀以及有效监督。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的缺位,从小就染上暴力、酗酒等恶习,以至于在长大后仍然难以改变自己的这种不良行为。其次是家庭暴力的影响,在美国社会中家暴现象非常常见,受到虐待的父母也会反过来虐待自己的孩子,在充满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行为怪诞、性格内向、偏执、喜怒不定,在校园暴力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校层面上主要是章程体制以及教育环境的作用。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冷漠、带有偏见甚至是歧视学生,这些都会刺激学生的偏激情绪,导致其做出反社会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也就是说,他们其实也是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另外,教师在课间和上下学期间对学生的监管不足也是引起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在Medina Santiago Nilda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现在日益流行的网络游戏在校园暴力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学生正是通过杀戮严重的网游,学会了各种暴力手段。在我国,这一点也是值得留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处在网络迅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控制好网络环境来降低青少年对于暴力事件的模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事情。国外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关注了种族因素在校园暴力中的作用。Kyndra Middleton等人的研究意外地發现,发生在白种人身上的校园暴力事件比非裔美国人更多,但是关于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此外,今年Flynn的一篇文章中,比较新颖地对乡镇、农村和大城市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了比较。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镇的学校校园暴力的发生概率比较小,而在大城市和农村有比较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他的这一研究也给后续的校园暴力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地域差别。在我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差异呢?这可以成为接下来这个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在2017年Lester Soraya的文章中则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校园暴力的防治手段,他经过大量的文献翻阅并结合实证研究认为,首先要对学生的认知角度进行彻底的改变,其次在预防校园暴力时,同伴监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三方惩罚方式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手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旁观者的作用角度揭示了同伴的不作为、不阻止、甚至是起哄,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原本不是那么严重的争吵最终演变成具有暴力性质的校园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KimberlyB.David.MoniqueM.LeBlanc.ShannonSelf-Brown:Violence Exposure in Young Children: Child-Oriented Routines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School Readiness[J].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015,(303):314

[2]MunevverMertoglu:The Role of School Manage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School Violenc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695):702.

[3]刘小玲,张波.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校园暴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3):43.

[4]邹宗峰,张瑛,齐国隆等.广州市505名初中学生认知曲解与暴力倾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5):373.

[5]任俊,顾立波.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的心理学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

[6]汪玲.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7.

[7]庞勒.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心理特征研究综述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