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9-07-05万群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不良事件氯吡格雷

万群峰

【摘要】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8例AMI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的77.78%高,冠脉再通率66.67%,比对照组的44.4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41%,比对照组的25.93%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冠脉再通率,并能降低恢复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凝血功能。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凝血功能; 不良事件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1.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发病对象集中于老年人群,是由冠脉血栓或斑块破裂致管腔缩窄或闭塞,继而使得心肌细胞血氧供给不足而引发的临床变化病症[1]。目前,临床治疗AMI通常采用溶栓、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再通冠脉血流,防止血栓。然而,阿司匹林单一用药的总体疗效不理想。氯吡格雷亦是抗血栓药物,且药效优于阿司匹林,对心血管不良事件亦能起到预防作用。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二者联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8例AMI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心电图诊断确诊为心肌梗死,胸痛持续30 min以上,且符合文献[2]《急性心肌梗死》中有关AIM诊断标准,均存在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呈动态演变,血清心肌标志物水平呈动态变化。排除标准:入院24 h死亡、心肌病或心脏瓣膜疾病、合并脑血管病症、合并严重器质性病症、血液疾病、感染疾病等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观察组54例,男女比例24∶30,年龄48~69岁,平均(52.14±5.82)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3例,Ⅲ级17例,Ⅳ级8例。对照组54例,男女比例31∶23,年龄50~67岁,平均(54.14±4.23)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且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静脉泵注150万U尿激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742),12 h后5 000 U低分子肝素(Laboratoires Rhone Poulenc Rorer Pharma Specialites,注册证号X20000391,40 mg/0.4 ml×2支)经皮下注入,每12小时一次。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635,25 mg×100片)治疗,第1天,嚼服300 mg,1次/d;第2天,口服300 mg,1次/d,3 d后改为1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1个月。在对照组服药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75 mg×7片)治疗,第1天,嚼服300 mg/次,1次/d,第2天开始,口服75 mg/d,连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参照文献[2]《急性心肌梗死》中心肌梗死疗效标准评估。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退,抬高ST段2 h内下降50%,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治疗后,症状显著好转,抬高ST段24 h内降低50%,或梗死面积无扩大;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抬高ST段回降超过24 h,梗死面积扩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取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处理,凝固法测定凝血指标,包括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随访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梗死、急性血栓、心绞痛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的77.78%高(P<0.05),见表1。观察组治疗后冠脉再通率66.67%(36/54),比对照组的44.44%(24/54)高(字2=5.400 0,P<0.05)。

2.2 凝血指标

两组治疗后PT、APTT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住院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41%,比对照组的25.93%低(P<0.05),见表3。

3 讨论

AMI通常在冠脉粥样硬化发病基础上形成的,在激动、劳累、暴饮暴食、外部环境等作用的刺激下,冠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后,血液内的血小板聚集在破损斑块的表层,继而形成血栓、血块,久之则将冠脉管腔堵塞,造成心肌缺血而致其坏死[3-5]。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收治的AMI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医治,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77.78%高,冠脉再通率66.67%,比对照组44.44%高;这与邓飞等[6]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二者联合治疗AMI的效果显著,能缩小梗死灶,再通堵塞冠脉,提高血流量。原因分析:阿司匹林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最早用于抗栓治疗,现已成为心梗、AMI、不稳定心绞痛所公认的二期预防药物,其药效机制在于阿司匹林作用于环氧化酶中活性部位的COX-1上多肽链530位的丝氨酸残基的羟基,进行不可逆乙酰化,促使环氧化酶活性缺失,使得AA转化血栓烷A2途径被阻断,以阻止PLT聚合[7-8]。同时,阿司匹林的药性易于患者耐受,服药2~4 d,即可起到抗凝、抗血小板的药效。氯吡格雷是类似于二磷酸腺苷受体的新型拮抗剂,可于体内进行生物转化,对血小板膜外表层的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其选择性结合作用,以阻止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达到阻碍血小板聚合的目的[9-10]。同时,氯吡格雷亦可以阻止二磷酸腺苷以扩增血小板活化,减少激动剂产生,下調血小板的聚集率,但对磷脂酶、血栓素A2的活性不起到干扰作用[11-12]。氯吡格雷的药效发挥快,服药90 min后则可阻止血栓发生,连服3~7 d,能使抗血小板聚集的反应控制稳定状态,并维持药效3个月,待停药1周,患者能立即恢复凝血状态,避免出血。因此,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增强抗血栓机制,有效治疗AMI。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PT、APTT指标比较无统计差异;说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能保证患者的安全。血小板聚合不完全通过血栓素A2,血小板进行聚合时,血栓素A2与二磷酸腺苷是两个互为独立的因子,对血栓素A2进行抑制的同时,亦可抑制二磷酸腺苷,发挥双途径抑制血小板的效果,故两种药物联合,进一步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凝血系统被活化,以抑制血栓形成于冠脉内,且不影响凝血机制,安全性高[13-14]。此外,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41%,比对照组的25.93%低,进一步说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AMI的安全性高,能预防患者心血管发生不良事件,这与王胜敏等[15]研究结果相似。

总结上文,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不仅能控制病情,疏通冠脉,且能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6(7):107-108.

[2]孟庆义.急性心肌梗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427.

[3]黄一伟,林斌,张明英.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0):2558-2560.

[4]王平,岳元龙.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10(11):180.

[5]曹乾,赵春艳,史瑾,等.冠状动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的疗效[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7):643-645.

[6]邓飞,潘云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4):2603-2605.

[7]王桂娟.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115-116.

[8]陈培栋.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J].北方药学,2015,12(5):30-31.

[9]闫鹏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00-1301.

[10]金洪珍,张盼.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2629-2631.

[11]武钟毅,王保爱.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3(3):366-368.

[12]姚晓喜,黄凤珍,易继平,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28-30.

[13]张红.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41-643.

[14]陳家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9):1363-1364.

[15]王胜敏,刘永刚.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J].内科,2018,13(1):42-44.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不良事件氯吡格雷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