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价值分析

2019-07-05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价值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护理配合

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接受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前路颈椎骨折患者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着重做好围术期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护理颈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时,开展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利于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复位; 前路颈椎骨折; 护理配合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4.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4-00-02

现实生活中当发生高空跌落或车祸时常导致颈椎骨折,作为一种危急重症,其有着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等特点,且常伴有高位脊髓发生,一经发生会极大损伤患者身体,使得多数患者发生截瘫,使患者生存质量急剧下降[1]。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会于患病初期实施手术,治疗原则为帮助患者自体恢复至正常颈椎解剖位置、稳定颈椎與减少损伤,选用术式多为减压、前入路手术及植骨融合内固定等,而如今临床多选用颈椎前路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2]。此次研究旨在于探寻总结为接受此种术式的颈椎骨折患者提供术中护理时需注意的配合重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前路颈椎骨折患者42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2017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2~65岁,平均(50.37±2.79)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4例;年龄32~68岁,平均(51.22±4.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于住院后接受MRI、X线及CT检查,MRI检查结果表明仅有2例患者脊髓完全横断,其他均为脊髓水肿及出血情况;X线检查均显示为颈椎椎体间移位、颈椎椎体骨折于成角反曲畸形,病椎及椎间隙高度减小,颈椎生理曲度不连续。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手术,护士可将卷枕置于患者颈下,保持过拉伸。严格执行术区的消毒工作,平整铺放手术无菌巾[3]。术者可于患者颈前开一切口,充分显露伤椎,并借助C形臂机探查评估病椎情况,之后进行植骨填充融合至受损位置,采用尺寸、长度合适的钢板,并旋入螺钉进行固定修复,之后仔细察看,彻底清洁创面后,缝合切口[4]。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对初入院患者进行查体、补液操作,严密监测患者体征,着重观察肢体情况,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及时告知医生评估病情,确诊后叮嘱患者用药,合理处置患者伤口,清洁患者身体;了解患者内心所想,抚慰患者及其家属的消极情绪。(2)由于颈椎骨折多由突发事件导致,患者毫无思想准备,极易因自身病情与无法正常运动等表现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消极心理,对术者与手术信心不足[5]。对此,护士需与患者进行温和沟通,提供优质心理护理服务,缓解患者消极心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增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与手术的信任,引导其积极接受治疗。(3)医生综合全面检查结果进行确诊后,护士需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判断患者能否接受手术,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一旦确认手术时间要立即告知患者,此时病房护士要向患者讲解相关手术流程与内容。注意观察患者是否产生不利于手术进行的消极心理,及时进行抚慰,缓解消极心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相关知识及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监察,提供常规的巡视护理服务,及时解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6]。(4)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器械准备、设备检查等。护士需准备常规骨科用品、海绵及钢板等,了解各类用品的作用,及时清点登记手术用品的数量。提前熟记手术流程与内容,掌握患者病情,与医生沟通掌握术中必要注意内容。另外要准备铅衣做好使用C形臂X线设备的保护措施。(5)手术过程中需与术者配合默契,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着重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等,预见性评判患者是否呈现并发疾病前兆,术后要主动监测患者疾病变化情况,提供有效康复训练指导与健康护理[7]。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着重做好围术期护理配合工作,具体内容为:(1)术前心理护理。突发外伤易导致颈椎骨折,发生骨折后患者会明显感受到四肢运动不便,由此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对生活不抱希望,并对疾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手术前1 d,巡回护士可前往病室探访患者,向患者及其家人讲解相关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流程、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等,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了解患者内心所想,鼓励支持患者及其家属,使其增长手术治愈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实施,保持心情愉悦[8]。(2)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去往病房在与管床护士进行对接,谨慎核查患者基本资料、诊判结果与病情等情况,之后将患者送至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血管为患者进行液体输注,做好配血准备,普遍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以便进行术中输血、输液。(3)器械护士需于术前做好手部清洁工作,之后进入手术室准备器械和相关用品,将术中常用器械与特殊器械分别放于两个无菌台上,并用无菌巾覆盖。患者入室后,指导患者行仰卧位,辅助麻醉师行麻醉插管,术中需动作敏捷,为术者传递器械与相关用品。为保证患者颈部在术中呈中立位,可将软枕垫于颈下,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体位情况,及时加以调整,避免患者骨折情况加重[9]。(4)术中术者会借助C形臂X线设备进行透视探查,故护士需于术前帮助患者穿着铅衣,保护机体皮肤,以免患者受到放射损伤,另外手术室内的相关医护人员也要穿着铅衣。术中,护士要及时递送手术器械与相关用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等情况,严格依据无菌规则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5)手术内容主要为显露骨折区域、减压及内固定处理,由于人体颈部血管分布较多,故术者需谨慎操作,避免引起不必要出血。所以护士需紧跟术者操作流程,敏捷递送相关器械。常规麻醉观察0.5 h后覆盖患者裸露身体部位,将患者送回病室。提供优质术后护理服务,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固定颈部时可将沙袋置于颈部两侧,多人搬运患者,尽可能保护颈部[10]。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通过笔者所在医院自制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该表为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为治疗前路颈椎骨折患者制定的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其完成難度偏高,手术风险偏大,对主刀医生的操作技术、术前准备、护士的术中护理能力及术后并发疾病预防都有较严苛的要求,故护士能否在术中良好配合术者实施手术、提供优质术后护理服务已成为影响手术成功实施与理想效果的一大因素[11]。本次研究显示,临床为前路颈椎骨折患者实施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时,手术室护士提供以术中配合为工作重点的全方面护理服务。通过加强自身专业技能与知识,做到术前熟记手术流程与内容,做好术前手术器械与相关手术用品的准备清点,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在术中,与麻醉师、术者协作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敏捷为术者递送器械物品。大多数患者对此护理模式的评价颇高。冯治华等[12]研究结果表明,为颈椎手术患者提供以术中护理配合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服务后,大多数患者的术后效果令人满意,且患者对此护理模式的评价很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知,对于接受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颈椎骨折患者来说,提供优质术中护理配合的全方位围术期护理服务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影响较大,此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为护士术前熟记手术内容,充分准备清点手术器械与用品,妥善保存特殊器械,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与医生主动交流,做好术前患者指导与准备工作,术中严格依据无菌原则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人员走动,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病情变化,术后多人共同搬运患者,查看术后并发疾病是否发生等,临床也收获了来自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护理模式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段春岳,胡建中,王锡阳,等.早期后-前路Ⅰ期手术治疗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8):838-845.

[2]张东,陈敬忠,罗肖.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4):404-407.

[3]谢江,姜飞,王天堂,等.前路复位减压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7,47(10):1150-1153.

[4]刘西斌,丁文元,辛海松,等.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2):106-108.

[5]赵萍.分析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164-165.

[6]马辉.30例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6):20-21.

[7]谭镇南.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7):49-50.

[8]张国强,鲁世保,杨林,等.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110-112.

[9]赵兵,崔易坤,尹振宇,等.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选择及手术效果比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5):605-610.

[10]罗淑明,王春梅,程玉.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17):173-174.

[11]杜志勇,贺新宁,张水清,等.三种手术术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6,40(8):865-867.

[12]冯治华,张建林,陈俊.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7,38(4):309-312.

(收稿日期:2018-10-31)

猜你喜欢

护理配合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颈内动脉剥脱术巡回护士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在妇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
肠镜下高频电大肠息肉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干预
跟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