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扶桑》中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2019-07-05顾青琳杨丽
顾青琳 杨丽
摘 要:蒙太奇(法语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构成、装配。最早被应用到电影中,意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这种手法如今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严歌苓在小说《扶桑》中多处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颠倒蒙太奇等手法来叙事,使小说逻辑清晰,情节层层相扣,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扶桑》;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描写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在美国旧金山的名妓扶桑与白人少年克里斯的爱情故事。作者通过运用娴熟多变的叙事技巧,深刻地揭露了第一代移民在美的辛酸经历和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分析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颠倒蒙太奇在小说中的应用。
一、平行蒙太奇的应用
平行蒙太奇又称并列蒙太奇,是一种对不同的时空中展开的两条及以上的情节线进行表述,或将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情节结构中的叙事方法。在《扶桑》这本小说中,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主要应用于建立“我”这个叙事者和小说主人公扶桑之间的联系。“我”是一个写书匠,为了追求“自由、学问、财富”跨越太平洋来到异国,成为了漂泊在美国的第五代移民。而扶桑是一百多年前美国旧金山的一位中国妓女,她是第一代移民的代表。小说通过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平整流畅的叙事中,将“我”和扶桑在不同的时空中拥有的类似经历进行穿插描写,通过大量的比较,将不同时期的中国移民在美国相同的遭遇深刻地揭露出来。
比如作者先写扶桑作为一个中国妓女,在一百多年前是“价格低廉”的象征,转而又写到“就像二十世纪末声势浩大的唐人街仍以它的廉价餐馆、廉价杂货和瓜果吸引我这样一穷二白的最新移民”(严歌苓13);写扶桑刚到美国时移民局对其态度恶劣,称中国人是“天生的撒谎精”,又写到“我也一样烦透了移民局。一百多年从你到我,移民局就是恶声气、凶神脸、铁石心肠的同义词”(101);在写了唐人区遭到白人毁灭性的洗劫之后,作者接着又写了“我”所看到的电视上一群青年,“他们非常着重地宣布了对亚洲人、黑人和所有非白种人的不共戴天的仇恨”(183)。通过这一系列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作者将“我”和扶桑在不同时空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中国移民在历经一百多年以后,依旧受到种族歧视的压迫,得不到平等对待的悲惨遭遇披露在大众的眼前。小说看似着重描写的是第一代移民扶桑的故事,在其中轻描淡写地穿插几句“我”的类似经历,实则却在扶桑的身上投射出“我”的影子。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实现了第五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的跨时空对话,使小说极富深意,在无形之中将“我”和扶桑的形象融合在一起。“我”作为叙述者看似游离在故事之外,其实却深陷于这个关于移民的故事之中。
二、交叉蒙太奇的应用
交叉蒙太奇是指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描写的手法。《扶桑》这本小说中交叉蒙太奇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情节中:第一个情节是扶桑进拯救会,与此同时因扶桑而结仇的两队人马在广场上厮杀;第二个情节是唐人街遭白人洗劫,与此同时大勇设计报复拯救会的洋尼姑。
作者通过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读者置于一个全知视角。而作者本身并未对事件发表任何评价,只是进行纯粹的叙事将场景完整地再现出来,却又在无形之中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比如第一个情节中,扶桑所处的拯救会是白人用以教化中国女奴的地方,它是一个个“洁净得连小小一张蜘蛛网也容不下的白房子”(112);而另一边的广场上“呐喊已完全嘶哑,冲刺是踉跄的,一只被砍下的手坦荡荡掌心朝天”(134),一群华人为一个中国妓女正在搏斗厮杀。这两处截然不同的场景,一边是洁白、平静、文明,充斥着西方高尚的人道主义;另一边是血红、躁动、野蛮,弥漫着东方古老的兽性气息。鲜明的色彩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作者通过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在平静的叙事中,不知不觉将读者的思维引向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轨道上。再看第二个情节,“一个由白人组成的人群,臂上全有某政治家提出的口号:中国人必须走!他们嚷着要砸唐人街,让中国佬再无藏鸦片、藏奴隶的角落”(177),他们怀着对中国人的满腔敌意洗劫了唐人区并对扶桑进行大规模的践踏蹂躏,使得唐人街在一夜之间破败不堪。当扶桑及唐人街千千万万的华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唐人街霸主大勇为了报复拯救会的洋尼姑,兴师动众,又是找来陈记虾铺的陈瘸子又是大摆宴席,设计了一整套精密的报复计划,结果也只是使拯救会丧失了一个女翻译。作者通过交叉蒙太奇将两处场景剪辑到一起,将白人滋事施暴的简单粗暴、造成的破坏之大与大勇报复洋人的大费周章、效果却微乎其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了第一代移民在异国惨遭受排斥、任人宰割的辛酸遭遇,反映出华人反抗的不易。作者通过运用交叉蒙太奇,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和紧张的气氛,在还原事件本身的同时又带领读者向事件的更深层次挖掘,将小说中白人和移民之间的冲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尽数地揭露出来。
三、颠倒蒙太奇的应用
颠倒蒙太奇是一种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打破动作和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的方法。小说在塑造克里斯这个人物时多次使用了颠倒蒙太奇的手法。小说中作者多处在叙述完克里斯的某处情节线之后,穿插一些多年后的克里斯对此事的看法,从而将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清楚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一步步见证白人少年克里斯的成长。
例如在叙述完克里斯为了扶桑忤逆父亲之后,紧接着写了六十岁的克里斯“明白了他投入这女人的原因。竟是:母性”(91)。再比如,作者在寫克里斯震惊于扶桑被带离拯救会时嘴上那抹笑之后,又写到“十七岁的克里斯看清了事情的顺序、逻辑和诗意”(124)。再有写到克里斯在扶桑的小楼里为她“跪”的姿态而痛惜,接着写了“四十多岁的克里斯认定,正是那秘密的一片自由使跪下这姿态完全变了意味”(175)。作者通过这一系列颠倒蒙太奇的运用,在克里斯年少时的困惑之后“创造性地将几十年后的个人领悟放出来,让人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秦雨禾56)。同时,“没有克里斯的困惑和解惑,扶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陈晓晖138),作者通过蒙太奇的应用在讲述克里斯的困惑和解惑的同时也丰富了扶桑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扶桑身上宽恕包容的“地母”特征,为克里斯在扶桑的包容下从幼稚冲动走向成熟理性做了必要的铺垫,也为他与扶桑跨种族、跨年龄爱情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渲染了小说悲剧的氛围。
综上所述,作者在小说中多处运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颠倒蒙太奇的手法,除此之外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等手法也是屡见不鲜。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在评价《扶桑》时说,“严歌苓如同一位镜头简练而丰富的导演,不动声色地为我们展开一幅幅既柔情又惨烈的生动画面。”蒙太奇手法的应用,使作者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从多方面多角度还原事件,从而为读者提供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创造出柔情与惨烈并存的生动画面。
[参考文献]
[1]秦雨禾:《严歌苓<扶桑>中的影像艺术分析》,《湘南学院学报》,6(2018):55-63。
[2]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