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

2019-07-05兰元元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电图

兰元元

【摘要】 目的:探究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PCI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24 h记录心电图,按术后1 h ST段回落是否≥50%和24 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术后1 h ST段回落≥50%的有19例,<50%的有22例,术后24 h T波倒置的有24例,未倒置的有15例。探讨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T段回落≥50%组1、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ST段回落<50%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波倒置组1、6个月时LVEF与T波未倒置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1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低(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低(P<0.05)。结论:心电图演变是反映梗死相关血管的指标,临床可根据PCI后早期ST及T波变化来判断患者心功能情况,PCI术后ST段早期回落及T波倒置的患者预后较好,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 心电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段; T波; 预后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2

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性急症,患者可出现持续20 min以上的缺血性胸痛,心肌标记物浓度发生不断改变且呈现不断升高,心电监护时可发现典型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1-2]。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发生中断或急剧减少,导致发生急性缺血缺氧,致使心肌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3-4]。目前国内对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电图演变与预后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为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术患者寻找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联系,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纳入标准:(1)持续胸痛超过

30 min,药物治疗无效。(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2 mV。(3)胸痛至入院时间≤12 h[5-6]。排除标准:(1)左主干病变。(2)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3)存在影响ST段变化的疾病[7-8]。以术后1 h ST段回落是否≥50%和24 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19例ST段回落≥50%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0∶9,年龄49~76岁,平均(57.66±5.27)岁;22例ST段回落<50%组男女比例为12∶10,年龄48~77岁,平均(57.77±5.42)岁;24例术后24 h T波倒置组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49~77岁,平均(57.62±5.19)岁;15例未倒置组男女比例为8∶7,年龄48~76岁,平均(57.71±5.32)岁。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在进行PIC术前、术后1、24 h内各测1次心电图,以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为分析导联,测量ST段自J点后0.04 s开始到T波开始,以TP段为等电线,自基线上缘量至ST段上缘,ST段回落程度按PCI术前、后1 h ST段回落总和的百分比计算;如果T波变为单相负向曲线,波幅>0.1 mV为T波倒置。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三维超声心动指标LVEF、LVD值,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美国philipsi E33型),探头频率1~3 MHz,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测量。

1.4 統计学处理

对试验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9.0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T段回落≥50%组1、6个月时LVEF均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高(P<0.05),T波倒置组1、6个月时LVEF均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高(P<0.05),在1个月时,四组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低(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低(P<0.05),见表1。

3 讨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性疾病,其死亡率较高,当心肌长时间出现缺血缺氧时,患者心肌发生大面积坏死,尽早、尽快治疗是治疗关键[9-10]。临床治疗时,常采用再灌注治疗,可恢复心肌供血、供氧,缩小坏死面积,PCI后再灌注指标与其预后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心电图演变是反映梗死相关血管的指标之一[11]。

心肌梗死发病因素主要是由老年人心肌灌注供需方面不平衡所致,大多数患者长期处于心肌缺血状况,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病例在50万以上,总病例超过200万,现已成为除肿瘤疾病之外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志茹[12]研究表示,心电图ST段的变化是了解血管是否再通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T波倒置是反映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无创客观指标,能很好地预测临床预后。本次研究发现,在1、6个月时的LVEF,ST段回落≥50%组均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高(P<0.05),在1个月、6个月时的LVEF,T波倒置组均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高(P<0.05),四组在在1个月时的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低(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低(P<0.05),LVEF能更准确而客观地反映左心整体收缩功能,LVD能反应出心功能受损情况,早期ST段快速回降是心肌水平组织再灌注的临床指标,T波倒置转为直立预示梗死区冬眠心肌功能恢复,再灌注时间出现得越早,T波倒置转为直立越早,心功能改善和预后越好。若6个月时持续倒置,预示透壁坏死,预后差。通过本研究可发现,直接PCI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早期ST段未回落、T波24 h未倒置的患者LVEF较低,表明该类患者微血管缺血性损伤重,心肌损害严重,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大,缺血区的心肌组织微循环血流少,预后差。ST段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左心功能恢复较好。本次研究中所存在的研究不足与局限性:(1)样本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按相应标准进行了筛选,但所选取的标本是否合理有待商榷。(2)样本选取例数较少,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人数,提升准确性。

综上所述,PCI术后ST段早期回落及T波倒置的患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后者心功能受到一定损失,临床应针对性给予相关治疗及预防。

参考文献

[1] Ishihara Masaharu,Fujino Masashi,Ogawa Hisao,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troponin era -japanese registr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gnosed by universal definition(J-MINUET)[J].Circulation Journal,2015,79(6):1255-1262.

[2] Ozaki Kazuyuki,Okubo Takeshi,Yano Toshiaki,et al.Manifestation of latent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caused b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important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5,65(5/6):514-518.

[3]梁滨,黄榕翀,康美丽,等.心电图以ST段抬高为特征的TakoSTubo心肌病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6):534-539.

[4]鲍丹,韩雅玲,荆全民,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死亡率的长期随访观察及预测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4):275-278.

[5]孙王乐贤,刘会玲,张娜,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解剖性室壁瘤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1):51-55.

[6]張景昆,赵运涛,吴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5,8(27):3270-3275.

[7]彭文华,王勇,李宪伦,等.双血管急性闭塞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间血流灌注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4):397-400.

[8]魏占云,李耘,王紫晨,等.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患者危险因素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测定的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6,15(9):904-907,911.

[9]林振丹,翁韵洁,商慧兰,等.终末部T波倒置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预后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36-140.

[10]禹子清,彭娟,樊冰,等.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4):486-490.

[11]刘强,杨小梅,韩乾国,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12]许志茹.急性前壁和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所示病变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7):556-558.

猜你喜欢

心电图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关于心电图,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病
心电图或查不出异常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区别
对比历次心电图,可发现冠心病信号
心肌梗死与正常心电图之间的“恩怨”你知多少?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