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村吹进温暖的风

2019-07-05文〡吕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阿鲁科尔沁旗土坯房村庄

文〡吕 斌

宝家店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是一个夹在群山中的村庄,一条柏油路弯弯曲曲伸向村落,与蓝天白云水天相接,宁静而安详。

80年代初,村子里只有一条石子路从中穿过,通向阿鲁科尔沁旗最北边的巴彦温都苏木。因为交通不便,村里的人出趟远门都极其困难,就连去往毗邻的林东镇、开鲁镇、鲁北镇,都需要一路颠簸地倒几次车。集通铁路从村庄的西边经过,火车通车后,大大缩短了村庄和南北部村镇的距离。此外,横贯全区东西部的高速公路也将村庄和东西部城镇紧紧相连。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改变了村民们的出行方式。早些年,村里家家都养着毛驴,街上到处跑着毛驴车。后来,很多人家院子停放着三轮农用车,每到收割季,三轮车轰隆隆地冒着黑烟呼啸而过。现如今,毛驴车早已不复出现,村头街尾随处可见的是两轮简易电动车。电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就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若是遇上城镇赶集或是收割播种,电动三轮车便派上了用场,载人载物都极为便捷。村民谢志明说:“电动车很省钱,充一次电能跑两三天,出行也很方便,现在已经是我们农民的标配了。”

今年70岁的蔡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他居住的车轱辘圆式的土坯房被列入危房改造项目,土坯房坍塌后,当地政府和村里为他盖起两间砖瓦房,红砖青瓦,窗明几净,既结实又安全。因为年龄较大,劳动能力不足,蔡荣就将自己的大部分土地承包出去,自己就近种点口粮和蔬菜,除去租地的收入,政府还每个月给他发有生活补助。

在村庄西头的山坡上,有一排新盖的混凝土结构的房舍,红顶白墙,院落宽敞,既是村委会办公场地,也是村民文艺活动场所。每逢佳节,大院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唢呐声传遍村里村外,村民们在院子里欢快地扭着大秧歌、跳着广场舞,隆重而热烈。搁以前农闲时分,村民除了打扑克、搓麻将、下象棋外,就是三个五个聚在一起拉扯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鼓励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2012年,村民们集资购买了文艺活动器具,闲暇时间,自发组织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村民杨秀英说:“每天晚上,我都要在这里扭上两个小时,出一身汗,以前身体常是病恹恹的,现在秋天割地打场啥的,啥农活都能干。”

农民的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变得五彩斑斓。村民吕玉今年七十多岁,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也写成小说,但因为条件所限一直搁置。近些年来,吕玉生活衣食无忧,心中又燃起了年轻时的梦想,他虽不会使用电脑,但却很认真,一笔一划地在草稿纸上写了厚厚的一大摞。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农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的幸福感也节节高升,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也选择回乡创业。村民李国华常年在外打工,在工地搬砖扛水泥,常常一身汗水一身泥土,辛苦不说还赚不到钱,也照顾不到家人。前几年,他回到阿鲁科尔沁旗,做起了人力资源中介,成为一名房地产经纪人,现在,他不光不用顶着太阳卖力气,收入还很不错,周末的时候,还能经常回家看看,照顾老人陪陪孩子。李国华说:“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活,全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猜你喜欢

阿鲁科尔沁旗土坯房村庄
我的作品发表了
我的小村庄
陕西土坯房工程整治模式
阿鲁科尔沁旗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产权状况浅析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