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

2019-07-05

妈妈宝宝 2019年7期
关键词:莫妮卡托儿所噩梦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在孩子的教育上,妈妈往往是“紧逼防守”“贴身服务”而这样的现状,除了增加妈妈的负担外,也加大了妈妈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还很容易转化为唠叨。妈妈的这种“管”,容易导致孩子的紧张心理,加大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容易形成孩子阴柔的性格。而爸爸的管理则可能更宽松点,看得也更远一点。

专家建议爸爸们再忙,每天最少也要抽出10到15分钟时间和孩子单独玩耍、交流。特别是在睡前,能给孩子读读故事书,就能给孩子带来一天的满足。

宝宝3个月就有“玻璃心”

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不满的叫声。

在前3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婴儿面前喝水,盯着婴儿看,和婴儿母亲说话但母亲没有回答,这些都没有引起婴儿明显的不安。但在第4个实验中,婴儿母亲开始与研究人员对话并不时发出笑声,此时,婴儿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开始在座位上翻转身体,同时嘴里发出急促而愤怒的声音。

莱赫斯特指出,“吃醋”表现出一个人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有关,是感觉到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做出的反应。

孩子噩梦多,心理有疾病

德国儿科医生莫妮卡警告说,孩子反复做噩梦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其婴儿时期所遭受的心灵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心理疾病,严重的还将导致抑郁症等。

莫妮卡在英国进行了一项研究,追踪了6800名1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中的37%受噩梦困扰多年,研究人员从这些儿童的父母处了解到,做噩梦的儿童大多在2岁半至9岁左右。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作息不规律的儿童做噩梦的几率比作息规律的儿童高很多,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做噩梦也越来越频繁,这表明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

莫妮卡建议父母设法保证孩子作息规律,并且尽量不要在孩子的房间放电子设备,如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孩子在睡觉前使用这些电子设备。

宝宝入托早,妈妈关怀少

一位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指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

猜你喜欢

莫妮卡托儿所噩梦
How to Pick the Right Nursery for Your Child? 如何挑选合适的托儿所?
节日里的托儿所
噩梦成真?
当年那些托儿所
枯叶蝶
不愿醒来不愿从梦中醒来
繁花似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