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押题:开跑车接送孩子错了吗

2019-07-04姜有荣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1期
关键词:豪车李先生跑车

姜有荣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李先生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难道还要为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汽车来接送孩子吗?接着,李先生被踢出了群。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时评”类文题具有对象多、态度多、取向多、看法多的特点,我们只有展开多维思辨,综合考量,才能透彻而精准地审清题意。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他保护孩子,防止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出发点是好的,但向李先生提出“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的要求就不太合理,因为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是,日常开的就是法拉利跑车。老师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接受来自其他方面的任何反对意见,一言不合就把人踢出群,未免太专制了。

从李先生的角度来看,他在开什么车接送孩子的问题上,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常态接送——既不藏富,也不炫富;二是高调接送——不仅露富,而且炫富;三是低调接送——既不露富,更不炫富。李先生选择常态接送是他个人的合法权利,无可厚非。他在接送孩子时,只要不“高调”,我们就不应横加指责。至于是否“低调”,他有个人选择的权利,不应对他实施道德绑架。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攀比心理的产生既有外因,更有内因。老师在家长群向李先生提出的建议,只是看到了外因中的物质诱惑方面,而没有看到人为影响方面。其实,家长在日常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攀比心理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更深。而从更深层次来看,上述两点只是“标”,孩子的内心才是“本”,老师只有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孩子们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筑牢精神的藩篱,从而抵御外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滋扰。

突围角度一 从社会角度看,成功需要重新定义

【佳作示例】

腐臭的“成功学”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13)班 刘雨晖

“现在的成功学,早已丧失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简单和纯朴,而发出世俗的恶臭。”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如是说。

诚哉斯言!从家长开法拉利接送孩子,便遭到以老师和众家长的排挤这件事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所谓的“成功学”给人们带来的可怕影响。这位老师不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找原因,竟将罪责推到家长的车上,实在让人无语!孩子的攀比心理岂是看不到他人家里的豪车便可消除的?难道不应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这样的行为,如同在攀比心理上盖上一层遮羞布,任其在暗处滋长。这种掩耳盗铃的荒唐行为真是可笑之至!

我们暂且不看这位老师自欺欺人的做法,究其根本原因,实是现代社会的所谓的“成功学”在作祟。

按照现在的“成功学”逻辑,如果我们不能拥有名车、豪宅,年入百万,那么我们便犯了“不成功罪”。在现代社会,早已衣食无忧的人们,受到这种“成功学”抑或老师口中所谓的攀比心理的挟持,因自己的收入不如邻居而悲叹不已,他们被成功的欲望模糊了双眼,以为赚钱便是生活的意义。往好处想,这位老师也想让孩子免受这种思想的污染,只是方式不当而已。

如此腐臭的“成功学”,实是源于国人精神依靠的缺失。人们通过狂热的攀比,企图将精神上的痛苦转嫁。

这件事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教育的流弊。要想根除这种盲目攀比的心理,从教者应注重对孩子精神的培育,矫正孩子错误的价值观。成功定不能与财产画等号。丰衣足食的人们本该脱离物质上的困扰,却成了只会追求物质的贪婪的奴隶。倘若已经享有温饱的人们有自己的一片精神乐土,在其中享受生活,又怎会把收入的差异放在心上?

媒体像一面放大镜,将人们内心的嫉妒、褊狭,在大众面前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这次的“跑车风波”不仅揭露了教育方式的偏颇,也充分反映了伪“成功学”泛滥的可悲。

国人,特別是新生一代,应厘清何为成功,并在精神上自我沉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切不可被伪“成功学”左右,而做出荒唐之事!

【评析】本文的亮色在于深刻。攀比心理的根源在现代社会的伪“成功学”,而伪“成功学”的根源又在于国人精神的缺失。作者能从社会思潮和国民精神的层面对攀比心理展开思辨,寻根究底,并开出教育疗救之方,可谓目光犀利,一针见血,颇有鲁迅杂文之风。

突围角度二 教师角度:改变教育理念

【佳作示例】

接受差异为教育第一步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14)班 陈俊霖

有谁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一辆车而成为众矢之的呢?

杭州李先生开豪车送孩子上学,老师教育他说,不要这样做,会引起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对此,李先生是一脸的无辜,不过是自己辛苦挣钱买来的车,又何罪之有?

初读这则新闻,我不禁哂笑,这是否真的会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呢?

曾闻一人戏谑:人生不过前脚油门,后脚刹车,如是往复而已。诚然,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耗品,其价格少则几万,多则百万乃至千万,可是究其本质,不过代步工具而已。在李先生的眼里,自己买来的汽车也只是适应他的家庭所需的用具,并非炫富攀比的表壳。可正是这一辆车,老师与其他家长竟认为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然而,在老师向李先生建议时,孩子的教育果真成了一大“问题”,并有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苏格拉底曾说:“人需要的越少,越接近神,他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诚哉斯言!外物于我不过是生命的附属品,然而如今,这番话于材料中的老师等人来说早已变味。乍看来,老师所言不无道理,开不必要的豪车不正是对苏格拉底之言的反叛,并会引发孩子的攀比吗?可这只是盖在匮乏苍白的教育之上的一件褴褛彩衣罢了。

猜你喜欢

豪车李先生跑车
飞翔的豪车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豪车遍地,不可替代的普拉多
以稀为贵 这些民国钱币能换豪车!
她从来只等人追
超酷的敞篷跑车
注定错过
2015款捷豹F型V8S敞篷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