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7-04
白内障即为十分普遍的病症,其具备过大的患病率与致盲率,大多产生在老年人群中,因为这类人群自己的免疫能力较弱,代谢功能产生异常,使得眼部有所老化,从而促使晶状体蛋白质产生变性,引发混浊[1]。现阶段,在对白内障患者施予治疗期间,大多运用手术,如果在手术结束后没有立即开展护理,就较易引发许多并发症,对其预后带来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得以运用,能够防范白内障患者产生的各类并发症,提升护理本身的质量,让患者自身的总体满意率得以增强[2]。鉴于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对白内障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及效果,选出本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6例白内障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6例白内障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3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63例作为B组。A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42例、21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为(70.01±10.00)岁。B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43例、20例;患者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9.32±9.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患者在住院后,对其身心方面的健康实施评测,随时监测患者自身的病情,辅助医生开展围手术期中的各类常规护理。
B组:对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护士长引领科室中的所有医护人员构建护理团队,并定时开展团队探讨座谈会,依据白内障相应的护理特征,借助头脑风暴,所有医护人员表述出自身的提议,依据科室中开展护理期间的各类问题及意外等实施探究,汇编临床护理路径图表:
1.2.1 健康方面的宣讲 在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与其亲属解释科室中的有关设施与病房中的管理体制,辅助患者开展各类手术监测,对患者与其亲属解释白内障有关的知识、手术方式等,提升患者对于病症所具有的认知,产生更为主动向上的心态以应对接下来的所有治疗。
1.2.2 在开展手术以前的各类准备 医护人员在实施手术以前,要对患者就其身心状态加以评定,对患者所产生的焦躁、惧怕等各类负性心理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辅助患者减缓身心压力,降低对于手术所产生的惧怕感。
1.2.3 在开展手术期间的各类护理 患者在开展手术的当日,医护人员要引导并辅助亲属一同对手术开展各类准备,比如,对患者准备清洁的衣服,告诉患者裁剪其指甲,沐浴等。在实施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要辅助医师,随时监测患者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等,在产生异常后,要马上告诉医师加以处理,并对手术进程随时加以记录。
1.2.4 在手术结束后的各类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要立即对患者与其亲属解释所需注重的各事项,告诉患者注重科学进食,适宜开展活动,多休息等,并对患者的眼部定时开展监测及护理。
1.2.5 出院方面的引导 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医护人员要辅助其办理出院有关的手续,并告诉患者在出院后所需注重的各事项,比如,定时进行服药、滴眼药水等。在患者出院1周、1个月后对其开展电话回访,把握患者康复的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视力情况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视力情况。
1.3.2 总体满意率 估计对比A组、B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借助医院中自行汇编的总体满意率调查表,内容主要就包括了护理态度的优劣、护理质量的好坏、护理进程科学与否等。分数即为100分,十分满意:总分即为86~100分,较为满意:总分即为66~85分,不满意:总分即为0~65分;总体满意率即为十分满意率与较为满意率相加之和。
1.3.3 并发症的发生率 估计对比A组、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角膜水肿、虹膜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B组为4.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为84.13%,B组为98.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比照两组视力情况
B组视力情况好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中,白内障即为十分普遍的眼部病症,其相关症状即为视力有所减退、视物模糊等,过重的患者还会产生失明,极大地危害到了患者平日的生活质量与其家庭、社会等[3-4]。现阶段,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了逐步提升的趋势,使得白内障患者的总量也有所增多,这一病症也变成了公众卫生事务急需处理的核心问题与挑战[5-6]。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大多借助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施予治疗,然而,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体质较弱,对于手术具备较多的禁忌证,加之其对于白内障相关知识并未把握,所以,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7-8]。为此,临床中在给患者进行合理治疗的同时,应搜寻出高效且科学的护理方法,以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成效,并增强患者其对于治疗与护理的依从程度。临床护理路径现阶段在临床中获得了大量的运用,这一护理方法即为凭借标准且科学的手段与渠道等,使得护理更为规范化、健全化与合理化,让患者其病情获得把控,不但能够增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工作成效,还提升了护患关系,并促使患者的相关症状获得好转[9-10]。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其总体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视力情况,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由此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运用到对白内障患者施予护理后,其护理的效果更好,能够在改善患者视力情况的同时,促使患者尽早获得康复。分析其原因,即:对比常规的护理来说,临床护理路径不但注重患者自身病情产生的进展,还关注其心理与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在开展护理时,医护人员增多与患者实施交谈,调节其身心状态,提升其对于康复的自信心[11-12]。有研究人员指出了,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白内障患者其各类负性心理与应激反应,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程度,最后,改善其视力情况。
表3 比照两组视力情况(±s)
表3 比照两组视力情况(±s)
images/BZ_159_1287_420_2303_481.pngA组(n=63) 0.72±0.32 B组(n=63) 0.92±0.36 t值 3.295 8 P值 0.021 0
综上所述,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其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保障其视力得到康复。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例(%)]
表2 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