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去杠杆和SCP视角的国银行业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2019-07-03朱叶曼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

朱叶曼

摘 要: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而目前的强监管、去杠杆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金融主旋律,面对新环境,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调整其过去粗放的经营策略,增强金融风险的把控。从金融去杠杆的社会背景出发,选取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作为代表,基于SCP模型比较分析二者经营绩效,最后为中小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坚定市场定位、拓宽资本渠道、深耕消费金融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去杠杆; SCP理论;商业银行绩效比较;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56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产能过剩、货币宽松与金融自由化同步推进,金融开始脱实向虚运转,银行杠杆率快速上升,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金融机构开始游脱离传统监管指标,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自2016年起,中国金融高杠杆这一概念开始被大家频繁提及,发展至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風险的底线”,这表明本次金融去杠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经之路。

此外,在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将成本、补短板都已取得明显成效。而去杠杆方面,虽然监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政策节奏,但是这一大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有着天然的高杠杆特征,又是联系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重要媒介,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面对如此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如何增强对自身、对环境的认识,调整经营战略和方向,提高经营绩效,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小银行是指除了工农中建交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中小银行由于起步晚,在传统利差为收入来源的经营思路下,由于业务特点,杠杆率明显大于大银行。而本轮去杠杆以“同业、理财、表外”为着力点,对于中小银行的冲击更明显。因此,本文选取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基于SCP视角比较分析商业银行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经营业绩,其目的在于:

(1)选取两家性质相同、体量相近而发展战略有所不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具体比较分析其经营业绩的优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比较具有优势的经营战略和方法,从而为同性质的银行提供未来发展参考。

(2)深挖优势经营战略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原理,探究其规律,为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业起步提供指导意见。

(3)SCP理论,由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三部分组成,其中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作为载体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本文旨在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最优的效果。

2 基于SCP视角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比较分析

2.1 市场结构

2.1.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一般通过市场集中率CR来表现,其含义是某一市场中规模排名处于前几位的企业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例,一般而言,CR越大,集中度越高,这一指标测算相对容易,而且能够较好地反应产业集中情况。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标准可按照实际情况而定,在本文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研究过程中,我选取了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总体,分别从总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的角度观察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的CR4和CR8。

以2016年为例,不论以总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作为衡量标准,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均位于前四名,从体量上具有可比性,同时符合CR4的衡量标准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按照贝恩等学者提出的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可以得出结论,我国13家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结构若根据CR4判断为寡占Ⅲ型,若根据CR8判断为寡占Ⅱ型,整体集中度相对较高。

2.1.2 产品差异化

中信银行主要面向机构与个人提供业务,其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理业务、托管业务等;其个人零售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消费金融服务、财富管理服务、私人银行服务、零售银行业务、电子银行服务,以及极具中信特色的出国金融服务,一系列产品与服务能够较为全面地满足机构与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浦发银行在机构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大客户经营业务、对公存贷款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国际业务平台等金融服务;在个人零售银行业务方面,浦发银行保持均衡发展,其财富管理、零售信贷、信用卡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在经营策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持续升级的条件下,浦发银行的个人业务经营能力持续加强。

综上所述,就产品种类方面,两家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均较为齐全,而产品结构方面,中信银行则更侧重于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突破口,围绕个人客户全面金融需求,提供零售的综合服务,营造良好客户体验,努力创造客户价值;而浦发银行确立的策略则是“零售提收益、增存款,对公调结构、抓负债,资金去杠杆、增税盾”,表示浦发银行在实现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抓紧深化结构调整,强调金融市场业务去杠杆、优化投向。

2.2 市场行为

2.2.1 战略行为

中信银行在2018年度战略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点:一是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二是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三是稳步开展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四是强化创新发展;五是全面优化风险管理;六是深化人力资源改革。

浦发银行秉持着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的愿景,积极地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商业银行本职工作的同时,为防范社会金融风险贡献力量。

2.2.2 价格行为

在银行业中,由于经营商品的特殊性(货币),因此价格行为即利率行为,其中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金融产品收益率等等。

金融去杠杆的实施,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在负债端由于央行提高SLF、MLF、OMO利率,收紧流动性,促使商业银行回到传统负债领域增加负债。中小银行在与大银行竞争时,为提升竞争力,而不得不采取上调利率、补贴、返点等方式高吸揽储,导致经营成本上升。

从资产端看,去杠杆过程中负债率过高的企业容易出现不良贷款,再加上中小银行和大银行放贷对象同时转向大中型企业,中小银行品牌效力不足,议价能力较弱,导致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

综上,在不良贷款上升,资产质量下降,负债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小银行的总体盈利性呈现弱化的趋势。

从图1、图2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中信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绝对值与变动情况均保持着高度一致,而浦发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明显低于中信银行,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浦发银行在传统贷款业务中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盈利能力不突出。

2.3 合作行为

中信银行持续推进银政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烟草“股东+战略合作”关系,参与交通运输部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再次获得工信部重大技改项目唯一股份制合作银行资格,并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協议。

浦发银行高度重视且持续推进“数字化”战略,把核心科技作为突破点,从数字化项目逐步推进公司整体数字化,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并且,浦发银行在业内首推集成式VTM(i-Counter)、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同时与百度、华为、中移动等五大创新实验室合作,此举为公司的科技转型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

3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经市场运行企业最终输出的结果。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也较为特殊,下面将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个方面各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对比分析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场绩效表现。

3.1 盈利性——ROA

从ROA指标中可以看出,在2013年至2016年的期间内,浦发银行与中信银行的ROA变动趋势近乎一致,均呈现逐渐下滑趋势,这与宏观金融去杠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中信银行的ROA从2013年的1%以上跌至最低接近0.65%。但从绝对值上来看,浦发银行在面临金融去杠杆的挑战时,盈利能力较中信银行略胜一筹。

3.2 流动性——现金资产比例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库存现金及等同现金的随时可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现金资产都是盈利性很低或者收益率为零的资产,但是现金资产又是保证银行安全稳定的必要储备,因此商业银行在不威胁流动性的基础上,应针对自身情况,将现金资产比例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信银行的现金资产流动性较浦发银行更为充足,这表明其流动性更强,但相对而言就现金来说,其盈利性较差。

3.3 安全性——资本充足率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两家银行在2013年至2017年均满足了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且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高于中信银行。综合以上,浦发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较好,而中信银行的流动性较好。

4 总结与中小银行发展建议

从短期看,金融去杠杆可能会对中小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拉长周期看,金融去杠杆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有利于中小银行的持续性发展。

随着去杠杆的不断推进,中小银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应该加速转型谋求发展,下面将基于金融去杠杆背景,为中小银行发展提出三点发展建议。

4.1 明确市场定位,推行差异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中小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等共谋发展,而对于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的银行来说,应当推行差异化的战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接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集中服务中小企业,地方中小银行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因此,中小银行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发挥自身“小而美”的优势。

4.2 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中小银行相比于以前而言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在内源方面,中小银行要优化管理结构,进行业务创新,提高盈利能力。在外源方面,除了传统资本补充方式,还可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含定期转股条款资本债券和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务工具等创新工具补充二级资本,提升银行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

4.3 转向“零售业务”,深挖消费金融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愈发繁荣,消费金融审批周期短、操作灵活、无需抵押和担保,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消费金融业务具有弱周期性、风险小等明显的优势,中小银行应当充分重视并加快向消费金融业务的转型。

中小银行由于在网点设置和服务范围上,直接与居民和小微企业接触,经营效率高,在发展零售业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大型银行在这一方面拥有平等的起点,应当进行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金浩,张梦菲.去杠杆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34(10):56-61.

[2]张燕.严监管下金融去杠杆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8,(24):76-77.

[3]郑兴涛,朱蕾.我国银行杠杆率现状及去杠杆影响分析——基于中小商业银行的视角[J].河北金融,2018,(08):3-8+21.

[4]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主动负债研究课题组.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发展策略[J].农村金融研究,2018,(03):46-52.

[5]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赵亚蕊.“金融去杠杆”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银行业,2017,(10):55-58.

[6]黄莺,郭江.强监管、去杠杆背景下银行经营策略调整分析[J].西南金融,2018,(07):20-25.

[7]华红梅.金融去杠杆对中小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新金融,2018,(05):36-39.

[8]姚思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于SCP视角的我国银行业绩效比较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1):83-84+86.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
为金融消费者铸就维权的“盾牌”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