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系统的高校安全管理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2019-07-03朱艳娜,衡连伟何刚

关键词:综合评价教育管理

朱艳娜,衡连伟 何刚

摘 要:高校学生安全事件频发,精准掌握学生不稳定因素,守住校园安全底线,构建技防人防长城刻不容缓。利用灰色系统(GRAY)对安徽某高校二级学院的16个班级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elphi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结合2016年下—2017年上半年班级管理数据资料,对样本学院16个班级的安全管理水平开展综合测度,甄别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四班的安全管理水平最高,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977,其次是八班、十班、十四班,对应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是0921、0870、0847;安全管理水平最差的是十五班,对应的加权灰色关联度最低为0586,低于0600。标号偶数的班级安全管理水平较高,标号奇数的班级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分析问题性质,以期为高校安全管理良好运行提出管控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综合评价;GRAY法;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8;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9)02-0104-05

Abstract: The safety incid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frequently occur, so it is imperativ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unstable factors of students, keep the bottom line of campus safety, and build a Great Wall of technical and civil defense. With the help of the grey system (GRAY),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s of the 16 classes in a secondary college in Anhui was conducted, building a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learly evaluating the index weights with the Delphi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16 classes in the sample college wa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class management data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to the first half of 2017. And the class safety management level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Class 4 is the highest, the weighted grey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degree is 0977, followed by Class 8, Class 10 and Class 14, and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ed grey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degree is 0921, 0870 and 0847 respectively. The worst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is in the fifteenth clas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ed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of the lowest 0586, less than 0600. The even class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is higher, and the class safety management with odd number is low.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is analyzed in depth so as to put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and services for the good oper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RAY method; Education management

高校是大學生群聚的地方,也是社会和家庭关注度极高的地方,同时也是极易发生安全事件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1]。切实做好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精准掌握和化解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越发紧迫。

一、文献综述

通过研读国内外文献和网络资料可知,有关高校学生行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涉及高校安全管理的研究多是从定性视角分析某些因素会引发校园安全事故,有些是从学校的安全文化、管理机制、校园环境等层面宏观描述,极少有学者从学生本身的视角出发探究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对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的影响程度。

顾闻钟,徐勇根据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从事故指标、人员安全评价、环境安全评价、设备安全评价和管理能力评价五个层面构建中小学安全管理水平评价体系[2]。薛憨虎认为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机制、安全防范机制、安全联防机制以及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全面、系统、科学的自救自护教育[3]。温月冬选取L中学校园安全管理为研究视角,发现L中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等漏洞和薄弱环节[4]。Anna Díaz Vicario采用描述性归纳研究形式,使用文献分析的数据,访谈十四所公立学校的校长(N=14)和教师(N=12),以及一个专家小组(N=7)讨论临时调查结果,研究认为学校安全管理必须具备充分的行政支持、宽裕的时间和资源、高水平的安全教育培训队伍[5]。Brian F  Kingshott,Douglas G McKenzie通过对美国一个大的中西部K-12学区实施调查,认为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妥的学校环境[6],刘云生认为学生安全管理应规避放逐教育,采取统整管理要素、作好尺度抉择、优化管理规程、强化教育渗透[7]。王伟等基于个体安全素质、群体安全、安全管理等宏观层面,应用Anylogic仿真建模软件,构建了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系统模型,用以甄别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的关键因子[8]。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学生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切入点,借助GRAY灰色系统定量解析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对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的作用率,结合安徽某高校二级学院2016年下—2017年上半年班级管理数据资料,对样本学院16个班级的安全管理水平开展综合测度,计算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比较不同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的时空差异,为安徽高校以及其他地方高校开展学校或班级安全管理水平测度提供实际参考。

二、高校安全管理水平综合测度

(一)指标甄选与权重确定

所甄选评价指标不仅要突出描述班级安全管理水平,又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的基本要求。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及学校的安全管理文件,访谈多位资深学生管理工作者,筛选出能综合考察班级学生安全管理水平的五大指标:私拉电线人次/年、夜不归宿人次/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年、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年、安全管理制度数。选用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确定这5个指标的权重信息,见表1。

(二)原始数据采集及参考序列确定

通过对安徽某高校二级学院16个班级2016年下—2017年上整个一学年的数据资料采集汇总,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在16个班级中,选取私拉电线人次/年、夜不归宿人次/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年对应指标的最小数值;提取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年、安全管理制度数对应指标的最大数值,构成参考序列,即虚拟理想化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结果见表2,原始数据规范化处理公式:

(三)安全管理水平灰色综合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用于刻画序列之间的迥异程度,ξi(k)表示子序列第k个指标xi′(k)同参考序列x0相对应指标x0′(k)的相对差值,表达式为:

(四)安全管理水平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

关联系数仅表示各时间点上16个班级中私拉电线人次/年、夜不归宿人次/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年、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年、安全管理制度数等数据间的关联水平,由于其过于离散,相对大小不易考量,故进行加权计算16个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灰色综合关联度:

三、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从安徽某高校二级学院班级安全管理水平灰色综合关联系数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16个班级中私拉电线人次/年、夜不归宿人次/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年时有发生,其中每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占据最多,每年私拉电线人数次之,夜不归宿人次相对较少。另外,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年、安全管理制度数相对较多的班级,私拉电线人次/年、夜不归宿人次/年、违章电器使用次数/年就相对较少。据此可得出:适当的增加班级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和安全管理制度数可以减少私拉电线人次、夜不归宿人次、违章电器使用次数等不安全行为,即成负相关关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学生使用的违章电器多是电炉、电热杯、电水壶、电熨斗、电热锅、电饭煲、热得快、电热毯、电取暖器等烧水做饭电器、电暖设备、加热电器。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发布多项规定,甚至同评奖评优挂钩,但仍有学生铤而走险使用违章电器。2017年11月9日,长春某高校宿管人员没收学生数百违章电器,包括电吹风、电热棒、电卷发器等,并用汽车当众碾碎。这种做法虽然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学生不敢明目张胆使用违章电器,但是并不能真正使学生从自身行为思考如何养成安全意识。

私拉电线是宿舍安全的重大隐患,少数同学在学校规定的熄灯时间后,不顾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和安全,私拉电线、私接电源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等,一方面,在私拉电线操作过程中,多数都是带电作业,极为危险,直接对学生的生命造成威胁,个别同学甚至自认为自己私拉电线、私接电源技术高超,绝对不会引发火灾火情,这无疑给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私拉电线改变线路设计,接入过多的负荷,极易因超负荷而造成火灾。因为宿舍内的寝具、书籍、行李及衣服等绝大多数物品都是易燃物,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安全出口指示灯的电源是为了给安全出口指示牌充电,遇到突发情况时确保安全出口指示灯能正常指示安全通道出口方向;宿舍内安全出口指示灯及宿舍走廊灯的电流是按照规定负荷安装,同学们在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私接电源不但容易触电,而且很容易引起宿舍内电线短路,极易引发火灾。

相对于违章电器使用和私拉电线的不安全行为状况,夜不归宿人次相对较少,其中样本十三班和十五班一学年夜不归宿人数分别高达13人次、11人次,这两个班平均每个月都有1人夜不归宿。对比来看,这两个班在这一学年的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安全管理制度数与其余14个班级相比也是最少的,这也验证了前文所述的安全教育班会次数、安全管理制度数同夜不归宿人次成负相关关系。高校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过程,经常夜不归宿极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從表4安徽某高校二级学院班级安全管理水平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及排序中可以得知,从16个班级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来看,四班的安全管理水平最高,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977,其次是八班、十班、十四班,对应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是0921、0870、0847;安全管理水平最差的是十五班,对应的加权灰色关联度最低为0586,低于0600。此外,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整体变化趋势上下波动,标号偶数班级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明显高于标号奇数的班级,偶数班级学生干部相对团结、负责,班级整体学风优良,班级还成立了帮扶小组,制定了适合自身班级发展的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召开安全教育班会等。总之,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9],在教育信息化日渐常态化的今天,加强班级学生安全管理生态建设更为迫切,任务也更为艰巨。

四、班级安全管理对策与建议

班级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的班级安全管理要时刻考虑多主体的有机融合,保障安全教育不被放逐,这就要求我们统筹教育主体,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教育渗透,使得安全意识根植于学生内心,进而提高学校班级安全管理水平。

1.统筹教育主体,形成多元化管理支持机制。将学生、家长、教师、班干部等统筹起来,共同参与到学生安全管理进程中,引导表现出不安全行为或即将表现出不安全行为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网络游戏、规避夜不归宿事件的发生,养成安全用电、防微杜渐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教育机制,系统分析,共同商讨学生不安全行为的防范对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共建安全稳健生态校园。

2.创新管理模式,健全规范学校管理信息化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力量,充分协调相关主体专业化服务优势,创新管理模式,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可供专门充电的安全场所,引入预警装置[10],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收集学生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视频,模拟学生私拉电线、使用违章电器以及夜不归宿等事故虚拟化场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不安全行为害人害己,从而趋利避害,不断调整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3.强化教育渗透,确保生态校园与安全管理信息化协调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健全学生的入学培训和安全再教育制度,抓好安全课程渗透、德育渗透、教学渗透、实践渗透、管理渗透以及培训渗透等,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班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守护生命的意识和道德情操;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班级责任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将营造优质的校园生态环境同安全管理意识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安全生产网.习近平十九大报告[EB/OL]. (2017-10-18).http://www.aqsc.cn/news/201710/18/c42605.html.

[2] 顧闻钟,徐勇. 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685-686.

[3] 薛憨虎. 学校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温月冬. 学校安全管理实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Anna D íaz Vicario. Safety Management in Catalonia's School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 (46):3 324-3 328.

[6] Brian F  Kingshott,Douglas G  McKenzie. Developing Crisis Management Protocols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 Safety[J]. Journal of Applied Security Research,2013, 8 (2):222-245.

[7] 刘云生. 学生安全管理中的教育放逐与应对之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6,37(6):47-53.

[8] 王伟,贾红果,高华,等. 高校学生行为安全管理的动力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418-42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2016-06-07).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269367.html.

[10] 覃红,金新利,曾艳. 当前高校安全防控体系研究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3(5):88-92.

[责任编辑:范 君,李 丽]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教育管理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