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9-07-03杨庭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人濒临灭绝变迁

杨庭硕

对于当代的生态建设而言,环境史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地位。一者,因为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在内,其变迁延续的时段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对环境史没有做出充分的研究,当代的生态建设就无法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生态建设要做得令人满意,肯定无从谈起。再者,环境的变迁本身就有它的自然规律在发挥着作用,但人类社会的存在所发挥的作用肯定更为直接和明显,影响更为深远。对人类干预下的生态环境变迁不能做出系统的机理分析和规律把握,今天的生态建设同样无从谈起。最后,更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史的研究有系统的文献文本提供准确的记载,考古发掘也能为之提供可靠的证据,这对于探索环境变迁的机制可以说得上是如虎添翼。缺乏环境史研究的支持,今天的生态建设也就很难避免走弯路。为此,本栏目在本期推出3篇有关环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实是寄希望于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环境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够更多地关注环境史的研究,并以此服务于当代的生态建设。

诚如侯甬坚教授明确指出,环境史研究的区段是近一万年的生态变迁史,这一命题的科学价值在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当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但这一方面的工作,此前地质学家、生态学家、生物学家已经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我们再做同样的工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形成的结论也很难有所创新。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从人类社会存在的特殊性着眼,那么此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疏漏和缺失,就能得到有效地弥补和匡正,这将更有利于推动当代的生态建设。近一万年以来,由于人类社会进入了所谓的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冲击和干预势必与日俱增。人类社会存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变迁,显然不能由自然科学去解释,而必须从人类社会存在的特殊性去解释,这才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而这样的工作正是当代环境史研究亟待突破的难点和重点。因而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出发,认识近一万年的生态变迁史,理当是值得学界高度关注的新研究领域。本期推出有关环境史研究的三篇代表性论文,目的是为了引起国内外学人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探讨文化的影响对环境变迁所能构成的巨大冲击及其作用机制,这对当前的生态建设来说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全新研究领域。

韩昭庆教授《〈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及展望〉译介》是一篇翻译推介文章,推介的对象是濮德培的《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及展望》。该书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去对比西方环境史研究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异同,这显然是全新的,也是我们所陌生的视角,因而更值得中国的读者加以关注和认识,并以此加深我们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认识和理解。不错,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地球生命体系,但不管是从历史、生态和文化的认识理解上,中国学人和国外学人有着不容忽视的认知差异。该文的作者不仅注意到这样的差异,而且还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的认识偏颇提出了质疑和反诘,其中某些反诘确实切中了西方学人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认识偏颇。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学人正确的理解我们的传统,更有助于看清西方学人的得与失。同时,这对中国环境史研究而言,显然具有开拓视野,深化认识之功。最殷切的希望在于,我们的读者能够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去清醒认识西方学人的观点和立场,发现他们的得与失,以增进我们对环境史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的读者能够不忘初衷,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拥有足够的信心,那么阅读该文就利大于弊。该文虽然尽可能地从公正公平的视角,可客观的评价环境史研究的得与失,但却又要同时把握中西方历史传统和思维逻辑的差异,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至于对中西方環境史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相关的评述很难做到准确到位。但瑕不掩瑜,能够提醒我们读者注意到不能盲目抄袭西方的成熟理论,该文起到了警示作用。希望我们的读者在这一基础上能够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杨筑慧教授《西南边地生态环境变迁管窥:基于大象的视角》则是以野生大象在中国分布的变迁为切入点,着重揭示大象濒临灭绝的社会文化成因。该论文最醒目的亮点在于,一反此前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并不是大象濒临灭绝的关键原因,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大象的濒临灭绝更为相关。这样的认识和结论足以刷新此前的误判和误读,使得我们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大象的濒临灭绝,人类应当承担重责,这显然是环境史、生态民族学研究中一项根本性的认识。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当代的生态建设才能获得有力的支撑和依据,人类有力量损害环境,反过来当然有力量建设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大象在无意中濒临灭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推责,应当让大象变成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物种,这才是我们希望的落脚点。对此,人类责无旁贷,而且有力量完成这一使命。该文的不足和疏漏则在于,在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各种影响中,什么样的原因,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对大象的生存构成了直接损害,未能提出清晰的机制与规律说明。不错,人类社会对野生大象群的萎缩理应承担责任,然而,如果不能清晰的指出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上对大象构成了影响,那么当代如何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依然找不到明晰的切入点和路径,保护最终都会流于感情上的空谈。但愿此后的研究者在这一思路上有所创新,那么当代保护大象的措施就能切中实际。

农牧争地是由来已久的难题,直到今天,切实有效的化解对策还无法付诸实践。王绍东《论古代社会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抗灾荒的不同方式》一文则能获得有益的启示。该文的主旨是要系统的研讨农耕类型文化和游牧类型文化在防灾抗灾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质性差异,这样的实质性差异在具体的农牧兼营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显然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内容,但却是至今未能得出共识结论的难题。鉴于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有序的整体,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围绕抗灾所采取的对策,同样有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差异。如果不从这样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仅仅对具体矛盾做简单的协调和化解,显然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在当代的生态建设中,农牧争地和冲突,农牧的价值取向偏差,一直困扰着生态建设的行动。要化解其间的难题,该文确实可以起到奠基的作用,足以让人们认识到我们面对不是抗灾问题,而是文化的系统性差异。以此类推,对环境的评价、土地资源价值的认定等都很难求得一致的认同,但这却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生态是大家的,文化则是各自的,如何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如何在冲突中找到共存的根基,这才是当代生态建设必须面对的原则性难题。该文虽然无法化解这样的难题,但所提示的问题和呈现的事实却会帮助我们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切实有效的路径,中国的生态建设也将迎来新的景象。

总之,本期推出的3篇论文,向我们提示了极为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示了光明的前景,但如何实现光明,则不是作者本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共同事业。为此,我们既欢迎更多的学者参与环境史的研究,也殷切希望对本栏目提出意见,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当代生态建设的需要。

[责任编辑:吴才茂]

猜你喜欢

学人濒临灭绝变迁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Reasons for animals
西南联大学人访书阅读活动考察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受伤的小鸟
黄玉峰:要做“学人”, 不做“学霸”
变迁
浅谈新疆木卡姆艺术及其保护与传承
黄白黑漂流记 有根的石头
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