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复兴为主导的特色小镇规划实践探索
——以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吉州窑陶艺小镇”为例

2019-07-03邢晨光

智能城市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吉州窑陶艺古镇

邢晨光

(上海陆誉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培育肩负起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政策抓手、改革触媒和实践平台,是经济转型的新业态、产业平台的新高地[1]。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城镇培育工作,力争在2020年培育出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特色小镇的创建为规划实践创新提供了契机,也给拥有独特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 发展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概况

永和镇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地处县城东部、赣江之畔,紧邻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吉安市区仅20分钟车程。镇总人口约3万人,主导产业为陶瓷文化及旅游业。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永和镇是一个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不仅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宋代“八大民窑”之一——吉州窑所在地。老镇区现存的24座“吉州窑遗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具有重要的考古、人文和研究价值。“吉州窑”陶瓷产业及其文化衍生,不仅丰富和延续了庐陵文化,也构筑了永和镇独特性历史人文特征。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一核心资源,复兴传统产业、引领小镇发展,成为本次规划破题的关键。

图1 区位示意图

1.2 发展问题

(1) 产业历史悠久,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为宋代“八大民窑”之一,是我古代最为著名的黑釉瓷生产中心。其陶瓷产品是宋元时期重要的国际商品之一,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画天目”饮誉中外。而如今永和镇陶瓷产业大多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标杆性企业缺失,缺乏规模效应,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吉州窑”品牌知名度低,在陶瓷市场中的影响力不足

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先有吉州,后又饶州 (景德镇)”,吉州窑对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现藏于东京国家博物馆内的一件南宋“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日本列为国宝级文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吉州窑的传承出现了相对的断层,导致与景德镇等知名陶瓷品牌相比,未获得与其独特技艺相称的品牌知名度,使其缺少较高的市场消费市场认知,给吉州窑陶艺品牌的培育复兴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3) 传统文脉的传承有待加强

永和古镇有两千年历史,在南宋最盛时期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景象,与湖北汉口、广东佛山齐名为“天下三镇”,是“江南一大都会”。目前现状,老镇以明清建筑为主,还保留有较完整的窑包遗址、宋元古街、清朝古街和民国建筑。为保护老镇,已在老镇西南部另建新镇,但新镇区建设中在建筑风貌、街巷格局等方面已出现与传统文脉割裂的端倪。

图2 永和镇老镇和新镇现状

(4) 文化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挖掘

作为庐陵文化发源地之一,永和镇文化积淀丰厚,历史上名人辈出,有文天祥、周必大、欧阳修等。逐步形成了书院文化、名人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商贾文化、吉州窑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古镇现有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县级文保单位以及91处历史建筑。但旅游产品主要以吉州窑遗址公园、吉州窑博物馆等观光型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价值。

2 规划理念与策略

本次规划将包含古镇、新镇和陶瓷产业园及周边相邻区域的12.46 km2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概念层面的规划,以大保护、大产业、大旅游、大景观为出发点,将保护古镇的历史遗存与传统文化展示相结合,将吉州窑技艺与产业创新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田园与城镇空间发展相结合,构建永和镇未来整体发展框架。

在此基础上,规划重点对陶瓷产业园范围进行城市设计层面研究,主要阐述其发展目标、产业功能体系建构、空间布局及发展指引,为吉州窑陶艺传承、创新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和载体。

2.1 三区联动,共谋复兴

镇区已初步形成古镇和新镇区分离发展的格局,规划将古镇、新镇和陶瓷产业园及周边区域整体规划,通过主体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分工、旅游策划、道路交通、建筑风貌等全方位的规划策略和引导,强化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共同发展、相互激发。将古镇定位为历史文化体验场所,新镇打造成宜居生活片区,产业园规划为吉州窑传承与创新高地。以期集聚各类要素,实现底层要素的整合创新,形成产、镇、人、文的协同创新发展,在陶艺产业复兴的基础上,实现古镇文化复兴、繁重重现,将小镇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宜创之地,成为引领吉安融入区域发展的新机会。

图3 三区联动空间布局结构

图4 三区功能协同

2.2 以“陶瓷+”为引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传承吉州窑传统工艺,融入当代创意美学,延伸产业链,形成陶瓷研发设计、产业孵化培育、大师创作、电商金融、主题公园、文化交流等上下游功能。

其次以陶瓷为产业发展源,形成“陶瓷+旅游产业”“陶瓷+文化产业”为产业发展路径的主干。以文化为魂、产业为核、旅游为媒,通过旅游提升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度,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文化内涵挖掘,全面复兴吉州窑为引领的传统产业。

图5 “陶瓷+”引领的产业功能体系

2.3 文旅交融互促,增加小镇活力

重点培育“吉州窑陶艺”“庐陵文化”两大文旅品牌,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结合规划民俗街、博物馆、陶艺手工坊,以及古街、吉州窑博物馆等文化空间,组织策划柴烧艺术节、柴烧博览会、生活美学陶瓷艺术节、吉州窑传承与创新论坛、国际黑釉陶瓷文化论坛等文化或节庆活动,不断扩大两大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以文化为核心组织旅游路线,注重文化融合提升、展示体验,形成庐陵风情、民俗体验、古镇博览、陶艺体验、大师风采等丰富的旅游产品。

图6 文化旅游线路策划

2.4 延续传统风貌,塑造宜人空间

规划重视传统文脉和地方特色的延续,尤其是庐陵文化、赣中民居的传统文化积淀,以低强度、中小尺度建筑开发为主,使建筑融入环境之中。结合各片区的主导功能定位,提出了不同建筑风貌引导片区,包括古镇的传统风貌片区、协调风貌片区,新镇和产业园的现代中式风貌片区、现代风貌片区。在此基础上,对商务办公、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主要建筑类型,明确对建筑色彩、材料、开窗、屋顶、墙面的引导要求,以期塑造特色空间风貌和舒适宜人的整体空间。

2.5 文化引领发展,建设产业复兴平台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优美环境和良好配套的交汇体[3],是高端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产业不仅决定了这一发展平台的前途或未来,也赋予其独立于世的“特色”[2]。陶瓷产业园作为未来陶瓷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本次规划的重点,总占地面积约2.98 k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7 km2。

图7 陶瓷产业园规划总平面

规划以吉州窑陶艺文化传承为引领,陶瓷产业创新为核心,以柴烧窑为特色,融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打造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科创平台、交流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国际性、生态化、文化型的国际生活美学陶瓷科创园。希望发展成为大师引领的创新交流平台、全球最大柴烧特色产业基地、国际生活美学陶瓷高定中心。

2.6 鼓励多方参与,达成规划共识

吉州窑陶艺小镇的规划实践过程,获得了政府部门、产业资本、专家学者、陶艺大师、陶瓷企业代表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除了规划部门和文保部门的深度参与外,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吉州窑陶艺小镇推进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在产业资本方面,引进了在特色小镇运营方面有深厚经验积累的“望舒资本”(代表性项目为“中国化妆品生产基地·湖州”)全过程参与小镇的策划、规划及后期建设运营。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还多次征询陶艺大师、陶艺企业家和当地居民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使产业园区的建设很快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3 结语

永和镇已于2017年8月,成功入选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复兴千年窑火,发展特色陶艺小镇,不仅是本次规划实践的目标,也是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夙愿。

文章以永和镇“吉州窑陶艺小镇”规划为例,尝试基于产业复兴为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实践的探索,以吉州窑陶艺为核心文化,实现产业传承与创新发展,围绕陶瓷产业,打造吉州窑陶瓷产业文化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特色陶艺小镇。规划通过区域联动、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文旅交融互促、传统风貌延续、文化引领发展等策略,实现要素集聚和空间品质提升,形成“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创新发展平台,力图将陶艺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宜创的发展沃土,成为引领吉安融入发展新格局的璀璨明珠。

猜你喜欢

吉州窑陶艺古镇
吉州窑陶瓷中书法装饰的应用研究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香港苏富比历年所见吉州窑拍品
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黑釉瓷赏析
古镇之旅
“疯狂”的陶艺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光福古镇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