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橡胶林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9-07-03张永科朱国渊王进强吴忠华阿红昌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橡胶林西双版纳州橡胶树

张永科,朱国渊,王进强,吴忠华,阿红昌,段 波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又名桉尺蛾、大尺蛾,俗称量步虫、拱背虫等,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是一种食叶害虫。该虫寄主种类丰富,可危害油桐、桉树、茶树、柑橘、荔枝等30多种植物[1-5];分布广泛,国外主要分布在孟加拉西部以及印度地区,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3,5-6]。

2014年8月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植胶区首次发现油桐尺蛾取食危害开割林橡胶树叶[7],截止2015年底,累计危害面积达471 hm2。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危害橡胶树叶片,初期造成叶片缺刻,严重时整株树的叶片被啃光,只剩叶柄和秃枝,影响胶树长势及产胶量。笔者于2014-2017年开展油桐尺蛾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工作,初步明确了油桐尺蛾的发育历期、分布及在西双版纳的发生危害规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橡胶树枝条、叶片;油桐尺蛾各虫态;高枝剪、捕虫网(网孔0.125 mm)、太阳能杀虫灯(深圳市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100%纯蜂蜜(安徽蜂献蜂业有限公司)、喷壶、培养皿、滤纸、养虫笼(55 cm×55 cm×55 cm);Leica M125体式显微镜、Canon 7D相机。

1.2 调查方法

1.2.1 系统调查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东风农场红卫生产队(海 拔 657 m,N 21°44′17.06″ 、E 100°44′28.77″)、中林生产队(海拔 694 m,N 21°40′27.48″、E 100°38′57.45″)、勐腊县勐满农场满中生产队1组(海拔 608 m,N 21°23′04.46″、E 101°19′22.90″)、满中生产队 5组(海拔624 m,N 21°23′24.94″、E 100°20′33.81″),采用“Z”字取样法,以株为单位,每点调查30株(分东南西北4个方向,每个方向随机选取3段40 cm左右枝条),虫害暴发期每7 d调查1次,零星发生时15 d调查1次,记录油桐尺蛾的发生情况,如虫口数量、危害率等。

1.2.2 普查

采用扫网、勾枝、杀虫灯诱集等方法,分别于每年的5-6月、8-9月,调查云南省植胶区6个州市(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红河州、文山州、临沧市、德宏州)油桐尺蛾的发生分布、寄主植物、危害规律。

1.3 油桐尺蛾室内饲养

从野外采集油桐尺蛾的幼虫、蛹或成虫,带回实验室,放入养虫笼,笼内铺一层2~3 cm厚的细沙土(保持沙土8%~10%的含水量),放入新鲜的橡胶树枝条和叶片。在温度(28±2)℃、(24±2)℃,相对湿度75%±5%,光周期L∶D=12∶12条件下饲养,每天观察、记录油桐尺蛾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检查并更换笼里的枝条和叶片,及时清理笼内的虫粪等杂物。成虫羽化后开始放入蜂蜜水饲养。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Arc-GI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桐尺蛾形态学观察

成虫:雌蛾体长22~25 mm,翅展52~65 mm,体灰白色,触角丝状。胸部密被灰色细毛;翅基片及腹部各节后缘生黄色鳞片;前翅外缘为波状缺刻、缘毛黄色,基线、中线和亚外缘线为黄褐色波状纹(此纹的清晰程度差异很大,有时很不明显),亚外缘线外侧部分色泽较深,翅面的色泽由于散生的蓝黑色鳞片密度不同,由灰白色到黑褐色,差异极大,翅反面灰白色,中央有一黑褐色斑点,后翅色泽及斑纹与前翅相同;腹部肥大,末端有成簇黄毛;产卵器黑褐色(图1-1)。雄蛾体长19~21 mm,翅展52~55 mm,触角双栉状。体、翅色纹大部分与雌蛾相同,但有部分个体,前、后翅的基线及亚外缘线甚粗,因而显出与雌蛾形态的显著不同;腹部瘦小(图1-2)。

图1 油桐尺蛾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0.7~0.8 mm,初产卵粒青绿色,将孵化时呈黑色;聚集成堆,上面覆盖有黄褐色绒毛(图1-3)。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4 mm,老熟幼虫体长65~70 mm。拟态,体色随栖息环境而变化,呈深褐、灰绿、青绿色,头部密布棕色小斑点,头顶中央向下凹陷,前胸背面有2个突起;腹部第4、5节背面各有2个小突起;胸腹部各节均有颗粒状小点(图1-4、1-5)。

蛹:圆锥形,初期黄绿色,后期棕褐色,长22~27 mm。身体前端有2个齿片状突起,翅芽伸达第4腹节。第10腹节背面有齿状突起,臂棘明显,基部膨大突起2个,端部针状(图1-6、1-7)。蛹重0.8~1.4 g。

2.2 橡胶林油桐尺蛾的发生分布

2015-2018年对云南省植胶区油桐尺蛾的发生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215个点(2015年调查104个点,2016年68个,2017年16个,2018年27个)。结果发现,油桐尺蛾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勐波村委会曼崩村小组)、东风农场(红卫生产队)、勐腊县勐满农场(满中生产队、满泐生产队)重度发生,东风农场(中林生产队)、勐捧农场、红河州河口县河口农场零星发生,其余各州县未发生(图2)。该虫大多发生在海拔530~660 m处的开割林,中幼林未见其危害,且阳坡的橡胶树危害较重。除危害橡胶树外,还可危害胶林里的假柿木 姜 子 (Litsea monopetala)、鹧鸪花(Trichilia connaroides)、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等。

2.3 油桐尺蛾的生活习性及发育历期

油桐尺蛾成虫具趋光性(雄蛾的趋光性比雌蛾强),飞翔能力较强,白天四翅平展静伏于主干的中下部,受惊后即短距离飞行;多在黄昏至深夜羽化,羽化当晚或次日晚交尾(雌蛾一生只交尾一次),灯光对交尾有抑制作用,交尾高峰期为22-24时;交尾后即可产卵,每晚产1~2块卵,分2~3晚产完,产卵时间一般为20-22时,卵一般产于主干离地1.5~1.8 m的树皮裂缝处,有时也会产在带伤痕的树叉下部,每块卵400~2 500余粒。幼虫孵化后吐丝随风飘落,扩散及转株危害,老熟幼虫多在树脚周围l m范围内的土层中进行化蛹(向阳面多于向阴面)。

室内恒温、恒湿条件下饲养观察,油桐尺蛾的发育历期见表1。

表1 橡胶林油桐尺蛾发育历期 d

2.4 油桐尺蛾发生规律

图2 云南省橡胶林油桐尺蛾发生分布

油桐尺蛾在西双版纳州橡胶林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有3个危害高峰,分别为4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图3)。由图3可知,2016、2017年油桐尺蛾种群数量较少,且高峰期峰值有异,这可能与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和各单位的防治有关。油桐尺蛾幼虫具有杂食性、间歇式暴发等特点,2014-2015年油桐尺蛾暴发危害后,各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防控工作,降低了虫口数量。

图3 橡胶林油桐尺蛾发生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明确了油桐尺蛾发育历期、发生危害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除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部分植胶区外,该虫在省内其他植胶区仅零星发生或不发生;在西双版纳橡胶林一年发生3~4代,危害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世代重叠;在24~28℃室温下,卵期5~11 d,幼虫期26~37 d,蛹期8~13 d,成虫寿命3~5 d;完成一个世代需42~66 d。主要危害海拔在530~660 m处的开割林橡胶树,且阳坡危害较重;一般发生在原发生虫害区域,对离疫区较远区域以及分散种植的橡胶树影响较小。

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者报道的有关油桐尺蛾发生危害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在福建省闽清县,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油桐尺蛾第1代幼虫孵化和低龄幼虫为害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油桐尺蛾第2代幼虫孵化和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8];在湖南一年发生2代,两代幼虫分别在每年6月和9月进入5、6龄(此时为害最严重),在29~30℃室温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60~75 d[9];广东,油桐尺蛾1~3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发生较重[5];桂东南一年4代,第1代幼虫5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3代9月中旬出现,而11、12月是第4代幼虫期[10]。这可能与寄主植物与栽培管理、树龄、物候、海拔、温度、降水等小气候环境有关[6,11-12]。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昼夜温差大(1-4月、9-12月昼夜温差11~17℃);橡胶树属高大乔木,每年1月上旬开始落叶,2月上旬开始抽叶,3月下旬叶片老化(75%以上叶片老化),4月下旬开始割胶;本研究普查时间为每年的5-6月、8-9月。这些自然及人为因素间接或直接影响到油桐尺蛾的发生危害。

油桐尺蛾幼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发生隐秘,间歇式暴发,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研究虽对其发生分布区、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但有关其入侵机制、扩散路径及防治措施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橡胶林西双版纳州橡胶树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研究
橡胶林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经营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