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味古诗之美 提高文学素养

2019-07-02李斌

文理导航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实践活动朗读

李斌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学得更透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与情感,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境中浸润心灵,提高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朗读;情感;整体美;想象;实践活动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瑰丽璀璨的宝珠,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与情感,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境中浸润心灵,提高素养。

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诗歌意味

新课标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大声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人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产生强烈的语感。在教授古诗时,教师要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眼观全文、心感其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在反复咏诵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感知、品味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二、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人游山玩水,无不情系山水;摹景状物、陈事言人,无不寄托其好恶之情、褒贬之意。这类古诗或景中寓情,或物中寓情,或以事言情,或借议抒情;而所抒之情亦是丰富多彩。比如,贺知章《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前两句由树而枝、由枝而叶,很有条理,描绘了柳树的姿态,我们可以由此想象出柳树的高大茂盛、婀娜多姿。但诗人本意远不至于此,一番形象描写之后,诗人以设问手法一转话锋,引出了春天这位播撒生机的使者、点缀江山的画师。

三、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以及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诗境。

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赏歌曲《九月九的酒》,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

四、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物体为支柱,而古诗具有“文约而意丰”的特点,语言凝练,诗意跳跃性大。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理解丰富的内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开拓广阔的思维天地,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

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诗词中,促发学生独立思维的想象点,通过补想、续想、联想等,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感受诗的意蕴。在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高空俯视图、远景、近景,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是你身处在这庐山中,会看到什么?你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学生在一连串的想象思考中悟出: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

五、引導学生体味情调之美

情调指作品中的情感格调,是由诗人的情感所主宰的语言艺术。情是诗歌作品的血液,语言是诗歌作品思想流动的外在载体。诗人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他所精心营构的语言来反映、表达。

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情调凄婉迷人,读来感人至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其中“连”和“入”写出了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诗人因离情萦绕而我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然可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孤寂凄清中鼓起精神,用比喻表明自己的心态。

同是有情调的作品,因其情感的浓或淡、强或弱,以及阔大或狭小,在语言符号的表现中,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或格调。试看与晏几道同时代的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情感有不同的向度,但必须真实。真实的情,才能产生富有美感的情调。

六、组织形式多样的古诗实践活动

古诗能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这离不开情感的体验。每首诗的教学过程,大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古诗实践活动,如改写古诗、情境表演、游戏、绘画、补白、演唱等。学生在活动中可进一步理解诗的情感、意境。例如,教师可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为诗作画,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可以要求学生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据诗想象,即兴作画,“画”解诗意,再现李白与汪伦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景。选人教材的古诗,意蕴悠远,留有广阔的艺术空白,耐人寻味,如古诗《游园不值》《游子吟》《题临安邸》等。

总之,古诗教学应从字、词注释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抓住意境、走进意境,让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并在情感的推动下,对古诗有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在诗境中得到浸润。

【参考文献】

[1]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566)

[2]刘东方,周钱.文学风格探析[J].江海纵横,2010(2):53-56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实践活动朗读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