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足球进校园
2019-07-02陈亮
陈亮
【中图分类号】G633.96;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14-01
一、背景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阳光体育的号召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教育、社会和经济等多元功能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种机制相互配合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同时对参加锻炼的人数、身体机能、体育组织、配套人员和设施做出了理论数据的定量。
2009年6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視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2015年9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4〕46号)要求,在有关单位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了综合认定。这些方案通知的出台,更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保障。
2.国家历届领导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期许
正如一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权威人士向中国提出的三个问题里的,“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中国不仅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还会联合举办冬奥会。这些事例说明,中国有能力办好任何一项体育赛事,办赛水平上去了,同时要求我们的竞技水平也要上去。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最高影响力的三大球,我国的篮球、排球水平已经与世界水平接轨了,唯独足球水平上不去。只有把足球水平提上去,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还有邓小平的关于足球从娃娃抓起的论述,以及习近平对于中国足球的良好祝愿: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中国举办世界杯、中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
3.足球从业人员数量少、后备力量匮乏、训练设施、训练体制不完善、选拔机制不完备、经济投入、文化因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阻碍中国足球的发展。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足球进校园的必要性研究
1.何为校园足球
简而言之,就是从娃娃抓起,具体指的是以小学为起跑线,将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等)引入日常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快乐足球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在发挥个人天赋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2.必要性研究
(1)它是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一项群体活动,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准备。
(2)足球的引入会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3)更会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达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三、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1.社会各界对足球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必要的扶持政策
2.学生家长受居住地域的影响,思想观念开放程度不一
3.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
4.青少年学生对足球的认知差异
四、足球进校园的途径策略
1.教师巧妙利用足球游戏,创设足球教学和训练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欲望
2.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展示足球魅力
同时,结合中考体育中足球必考项,这一契机,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比如,我校举办的趣味运动会中的“越障碍——射门”,既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又能训练学生的灵敏、速度、柔韧等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射门球进的喜悦。
3.开展校园、片区、县域等多级足球联赛,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为国家各级专业足球团体储备人才,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五、结论
总之,校园足球的普及与发展,不仅仅是体育教师的义务,更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加大对足球教学及其方法的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运用新奇、科学的足球教学法,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足球运动的快乐,真正做到普及校园足球,真正贯彻落实“体育回归校园,教体结合”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