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农村初中贫困生的学业管理水平几点思考

2019-07-02张清松朱智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张清松 朱智林

【摘要】传统上讲农村初中阶段教育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要完成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二是要为高中阶段输送优质的生源。笔者认为第二条有更深层的意义,就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民脱贫进入攻坚阶段,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贫困家庭能培养出一名人才。农村初中贫困生正处于能否上大学的关键十字路口,因此,能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显得尤其更要。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及学生本人三位一体联动入手加强管理,培养更多的优秀农村学子,完成精神扶贫任务,最终实现贫困家庭成功脱贫。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学业水平  精神扶贫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205-01

一、引言

本人长期供职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通过长期深入地对学生观察以及对其家庭情况了解发现:除极个别情况,越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学生的学业水平越容易差,学生本人的学积极性也越不高,家庭的监管也越不容易到位,教师也最容易放弃对这部分学生寄予希望。

笔者认为我国要实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贫困家庭出一个大学生。其实就是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工作,无论是学校或是教师都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格外的力所能及的照顾,只有家庭、学校及学生本人三方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

1.家长的监管教育作用不可或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监护人,也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说白了,老师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要陪伴他们一生的是父母而不是老师。因此,父母是最懂孩子的。虽然孩子进入了初中阶段,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他们仍然还是未成年,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对家长还有一定的依赖性,家长的观点、态度、决心、意志等都会对初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村的许多家长本人普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由于本身的知识水平很有限,因此,他们在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上没有那么有自信,再加上有些学生家长会有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反正考上大学国家也不分配工作了,大学毕业后还是出来打工,还不如早点出来的好,早出来早挣钱,况且挣得也不一定少。基于以上认识,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要从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上,让家长认识到还是上学好,考上了大学对个人,对家庭会更有意义,只有取得了家长的坚定的支持,让家长对学生长久地、持续地产生影响,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不可动摇

教师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平日里,教师和学生们相处的时间比家长要长,教师除了课堂上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文化,还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师、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老师、一个能激起学生满腔热血老师,对一个出身于贫困家庭学子来说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在这样的老师悉心教导下,任何一个初中阶段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学生,都不会碌碌无为虚度大好时光的。

成功的孩子有时需要老师每天逼一把。人都是有惰性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如果偷懒的机会,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放过的,如果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性,那就不好改了。因此,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地站出来,不给他们任何逃脱责任的机会。当孩子们发现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时,他们就会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成功迈进。

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不可替代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家庭和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外因,要想学生真正的有出息,就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学生才有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要让来自贫困家庭学生认识到人来到世间都是有使命,那就是要改变现实,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面貌。要会适时地给学生能承受的思想压力,只要压力合适,他们就会变成动力,就会勇往直前、越战越勇。

让学生认识到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环境。人生来就如一张白纸,一生轨迹就如同在这张纸上作的画,它的价值高低就看你是如何行走:走得一塌糊涂,一钱不值;走得妙趣横生,价值连城。一个真虾能值几钱,经齐白石一画,价值飙升;一匹良马能值几何,经徐悲鸿一描,价值千万。人生的价值并不在纸上,而在纸上作画的水平。如何提升自己的学生的人生价值,就要让他们先改变他们自己,把自己变成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三、建立三位一體的联动机制

要实现来自贫困家庭学生向成人、成才、成功的方面发展,顺利走过这一关键的十字路口,不是说说就能行的,需要三方真刀真枪地干才行。具体执行起来,就有可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只要三方中的一方懈怠或放弃,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能够做到各方信息反馈自动、勾通畅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困难,技术上不会有任何障碍。比如给每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建立一个微信群,让家长、学生及教师都加进来。从而做到信息共享,教师和家长适时对孩子的情况有所了解,学生也可及时向家长或教师反应问题和状况,以防孩子落入这样一处怪圈:学生在校,家长放手;学生回家,教师不管不问。

参考文献:

[1]盘国清.基于以人为本的初中教学管理及优化策略[J].读与算,2013(14).

[2]傅纪恩.家庭因素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

[3]蒋晓彬.农村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84.

[4]王金霞.农村初中生学习效能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学业倦怠的调节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9):70-7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兴趣引导 强化课外阅读,提升农村初中生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