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研究

2019-07-02闫光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乡愁

闫光芹

[提要] 近年来,农村问题引起极大社会关注,农村劳动力外流问题尤其明显,探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和回归可能性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全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为基础,以湖南省古丈县中寨村实际调查为例,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推拉理论等三大经济学原理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探讨其回归农村的可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等建议,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乡愁”;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回归

基金项目:湖南省调查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的产业选择研究”(项目编号:JDCX2019217)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7日

回顾过去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的主线都是统筹城乡发展,都聚焦了农村农业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亟待解决。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乡村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乡村建设中劳动力外流引发的空心化、空巢化、农业生产率持续下降、集体土地利用受限等问题已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与调研小组通过对湖南省古丈县中寨村展开实地调查,研究整理国内外相关经济理论,希望从根源上剖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原因,探讨其回归的可能性。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

农村劳动力,考虑到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及本文研究内容,本文中农村劳动力内涵为:具有农村户籍、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不包括在读学生),年龄位于15~64岁的人群。

(一)空心村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仅有20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打工潮”,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90年代,外出务工人员已达2,000万人,1990年后更是增长至6,000万人,2002年涨至1亿人,并于以后年间呈持续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2013~2017年数据,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7,39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7.62%,2014~2017年逐年递增,见表1。(表1)

湖南省古丈县中寨村共1,230人,现省外务工137人,省内务工344人,占全村人口的39%,另外,还有100名左右学生在外求学。中寨村主要劳动力大量被迫出走,外出务工,留下“386199部队”,该村成为空心村,对外的印象也已变为空心化、空巢化,从上述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数量来看,大多乡村也呈现出空心村的现象。

(二)市民化倾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寨村外出务工的村民为了适应城市的节奏,都主动或被动出现市民化倾向,去适应城市的态度和行为,在此过程中,少部分村民希望在城里立足、有定居意向,但大部分村民觉得乡村原有的生活习惯与现在的生活节奏冲突,“乡愁”难解,背井离乡的他们希望可以回到家乡,被动出走是大多数外出劳动力形成“乡愁”的基础条件。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农村劳动力走上了外出的道路?他们的出走又会产生何种负面影响?

二、农村劳动力外流原因及其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原因

1、东西部发展不均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MichaelPiore于1979年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具有双重劳动力市场,即具有高收益、舒适工作环境的高级劳动力市场和低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的低级劳动力市场,双重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跨国迁移发生的原因。同理,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也形成了双重劳动力市场,由于国家改革、转型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聚集,高级市场各方面的条件较好,很容易招募到工人,就算高级劳动力市场可能已经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状态,本地工人仍然不愿从事低级市场劳动;西部地区则欠发达,相对来说,劳动力市场缺乏吸引力,只能由农村来提供低级劳动力进入城市低级劳动力市场,且鉴于各种原因,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也愿意进入城市的低级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低级劳动力市场是东西部发展不均的必然结果。

2、城乡二元差异形成的生存理性抉择。A.Lewis于1954年發表了关于二元经济理论的经典性文章《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此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以土著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传统农业部门,存在隐蔽失业和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缺乏大量劳动力。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大于农村,两部门的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的高工资水平足够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农村生产率较低也反映出现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需求,不能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发展。在对中寨村的调查中,有90%的外出村民选择了“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而外出务工”的选项,结合以上两种理论分析,城市低级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仍然高于农村,对农村劳动力有吸引力,城乡差异扩大,生存理性使农村劳动力外流。

3、推拉力不等导致的共同作用外流。推拉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E.G.Ravenstein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最终由Everatt.S.lee提出的较完善的迁移理论,形成完整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认为个人迁移总是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以下是调查的典型个案:

个案1:

龙同学:您为什么会出去务工呢?

石大哥:当时条件不好,没办法,才出去工作。

个案2:

张老师:你年轻的时候外出找过工作吗?

张大哥:出去过啊,在家没事做,没有发展前景,2010年去温州打工,后来家乡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就回家找事做了。

个案3:

程同学:您一直在外面工作嘛?为什么出去工作呢?

石大哥:对,我一直在外面,当初在家这边女孩子不多,不好说亲事,出去的人都叫我出去,说外面好找老婆,我就出去了。

结合上述典型个案,根据实际调查的回答情况看,农村推力(促使个人外出的力)是物资匮乏、教育医疗无保障、维持生计被迫出走、找不到妻子、内生动力不足、收入低下、政策激励等;农村拉力(促使个人留下的力)则是家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家乡的风土人情、城市生活压力大、不容易被城市接纳、乡村振兴战略激励等。如果推力大于拉力,说明推力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影响更大,农村劳动力会选择外流;反之,如果拉力大于或者等于推力,则不会发生外流。

(二)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

1、发展停滞。中寨村调查结果显示,80%的村民表示自己还有基本的农业技能,外出务工后,自家土地已闲置,也不想再回家耕田种地了,中年人尚且如此,年轻一辈的村民更不会种地,土地闲置荒芜已成常态。另外,村主任也谈到外出的大多是健壮青年,以至开展乡村活动时无人可用,主体劳动力的流失,让乡村建设乏力。

2、社会问题突出,乡村秩序失范。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寨村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很少看见青壮劳动力,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留下了“386199部队”。留守儿童遭遇歧视、妇女无人可依、老人无人照看,矛盾焦点聚集,乡村伦理情感认同遭遇危机,社会问题突出。同时,部分守乡村民由于惰性,无人监督,聚集赌博打牌等现象丛生,乡村秩序失范。

3、乡村文化断层。乡村文化是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沉淀物,但这种特色文化却由于主体流失而传承断裂。中寨村的年迈老人告诉我们,他们老一辈的文化、民族特色都无人传承,目前仅老人会用苗语交谈,些许中年人也会,小孩子基本不会;进行文化活动、一定规模的表演时,需要从其他村寨拉人或请专业人员表演。另外,他们还反映农家“坐酒席”也无人可“帮忙”。

三、农村劳动力回归可能性分析

(一)乡愁:连接家乡纽带。就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来看,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是由于生存理性而形成的被迫出走,属于被迫离乡型,中寨村90%的外出务工村民都选择了“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而外出务工”。提起家乡,大部分村民表示乡村原有的生活习惯与在外的生活节奏冲突;老人、孩子在家无人照料;交谈中,家乡的青山绿水、“粗茶淡饭”、人文风俗等“乡愁元素”均被提及。可想而知,他们都是有回乡念头的,“乡愁”就是外出劳动力与家乡的连接纽带,背井离乡的他们希望可以回到家乡,乡愁作为助推剂,更推动了外出劳动力返乡的念头。他们为何不回?为何不能回?中寨村村民告诉我们,他们还在考虑家乡是否有发展机会。

(二)能力:带动家乡发展。据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婧对全国各省市发放的问卷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渠道广泛。在我们的调查中,外出务工劳动力也表示在外学到了一定的知識、技术和能力,总体上来说,他们拥有的技术和能力的广泛性却足够带动乡村的发展。另外,也有小部分“乡村贤人”,有前卫的发展理念和敏锐洞察力,如曾外出工作的“乡村能人”石泽良,探索分析出家乡发展的潜力,于2014年回乡创业,经过多方面考察后,选择承包土地种植200亩茶叶,成为龙鼻村最大的种茶大户,最终与旅游公司共同打造出“茶旅融合”的新发展模式。众多外出劳动力都很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希望能加入建设家乡的队伍。

(三)舞台:展示自我能力。外出劳动力有回乡念头,有能力带动家乡发展,如果家乡提供一个让其展示的平台,达到或稍低于在外工作时的收入水平,就大大增加了劳动力回归的可能。龙鼻村于2014年成立旅游公司,金牌导游石某成功返乡就业,告诉我们她一直在外地当导游,也一直想过返乡,近几年关注到家乡的发展趋势,发展乡村旅游后,主动返乡,在陪伴家人的同时,也可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返乡工作、表现优异的石某捕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基于“乡愁”心理,外出劳动力有了返乡念头,有能力、有技术的他们开始关注家乡发展动态,如果家乡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局面给他们提供足够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外出劳动力返乡则是必然趋势。

四、农村劳动力回流建议

(一)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机会。大部分农村都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本地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可据实际情况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农村发展旅游的模式,吸引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湖南省古丈县龙鼻村,充分利用“古丈毛尖”品牌,茶旅结合带动发展,2018年墨戎苗寨为村民群众开拓餐饮、演艺、安保、销售、保洁等服务就业岗位520个,其中300余岗位由外出务工返乡劳动力担任。在对中寨村的调查中,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时,都思念家乡,即有乡愁,80%的劳动力选择了只要家乡有适合的工作机会,他们就会回家工作的选项。以前的乡村劳动力供过于求,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机会,可扩大乡村对劳动力需求,解决供求问题,吸引劳动力回流。

(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需要重新升级产业结构,变单一为多元产业相结合,发展种养殖业等,提升土地利用率,共同助力农业发展。2017年10月,十九大政府报告提出了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根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选择与当地资源等相适应的条件开发产业,提供一定的开发资金援助,引进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与理念培养,做到授之以渔,真正意义上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加快进程中,城乡差距近一步扩大,一方面农村居民想要发展和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农村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在无形中成为一种推力作用在劳动者身上。湖南省中寨村,全村无一盏路灯和停车场,自来水管老化,缺乏机耕道、引桥等基础设施,放眼全国的农村,都普遍存在着交通问题、网络问题,所以农村应在扶持下,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公路、路灯、机耕道、引桥,修缮自来水管道等。此外,下一代的教育和医疗保障都是劳动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條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医师资源匮乏,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保障教育医疗,引入优秀人才,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物品投资,以此拉力留住农村劳动者。

(四)“乡情扩散”,发挥能人带动效应。中国人有传统的故乡情怀,有“乡愁”,这也是吸引农村人才回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沉淀意义的文化,是每个人最终的心灵归宿。从劳动者自身来看,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出于生活压力,背井离乡,长期在外奔波,会产生由于传统情感和当前生活错位的思绪,政府可以此为契机,弘扬家文化,唤醒暂时沉睡的乡愁或者让乡愁愈发强烈,从而激励外出务工劳动力回农村发展;也适时请优秀人才回乡交流,增强其对家乡的归属感,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吸引优秀人才回流。

五、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本不仅仅是影响一个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还直接对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生影响,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农村劳动力外流,形成空心化后,想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村,首要问题是吸引和培养劳动力,最重要的便是解决农村建设中主体流失、人才缺失的问题。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提出的引流建议,发挥内在优势,吸引更多农村人才回到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的同时,解决其“乡愁”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2019.2.19.

[2]李明星.桂西十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外流及负面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刘嫦娥,谢玮.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回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9(5).

[4]M.Piore.Birds of Passage:Migrant Labo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5]苏婧,高亚春.农民工就业状态调查研究[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7).

[6]史英静.乡村振兴:留住年轻人[J].城乡建设,2018(19).

[7]孙秀丽.新农村建设人才流失问题及政府主导型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9).

[8]刘嫦娥,谢玮.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回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9(5).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乡愁凭寄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