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07-02林永胜张武君陈阳周先治赖正锋张玉灿
林永胜 ,张武君 ,陈阳 ,周先治 ,赖正锋 ,张玉灿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州,35000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园艺研究中心)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原产于印度,又名金荔枝、凉瓜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起源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中国、印度、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味苦,性寒,有去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滋养强身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其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镇静心脏等作用[2~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苦瓜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入,苦瓜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苦瓜在长时间种植过程中种性会不断退化,同时受不同地域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需要不断推出市场需求的苦瓜新品种,以保证苦瓜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育成苦瓜新品种的长势、抗病性、产量等进行调查比较,同时结合公司营销人员对市场的调查结果,筛选市场需求的苦瓜新品种,为苦瓜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如玉 171、1702、如玉 162、1614、1613、如玉136、如玉 119、如玉 135、如玉 146、如玉 129 为试验处理材料,以新翠为对照,试验的苦瓜新品种均为本课题组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地点及设计 福建漳州平和,肥力中等,以银砧1号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前茬为嫁接苦瓜,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5.2 m2,大棚栽培。
②田间管理 2017年12月3日播种育苗,12月 16日嫁接,2018年 1月 18日定植,株行距2.0 m×1.1 m,“人”字架栽培,每个小区定植16株。4月1日开始采收,6月10日后停止采收。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③果实考种项目 采收盛期每个小区取3条瓜龄较一致的苦瓜在适采期观测单瓜质量、瓜形、瓜长、瓜径、瓜肉厚、瓜皮色,采收前调查各小区植株第一雌花节位,登记各批次小区产量,采收中期调查植株长势、抗病性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描述
通过对不同苦瓜品种的瓜形、瓜色、瘤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田间调查(表 1),结果发现,除如玉119为短圆锥形外,其余品种苦瓜的瓜形为长圆锥形;瓜色除了CK、如玉119为白绿,如玉135、如玉129为绿色外,其余均为亮绿;瘤状除了CK为短纵条间尖瘤外,其余均为(短)纵条间圆(钝)瘤;抗病性均达到中等水平及以上;长势也均为强或较强。
2.2 主要农艺性状
通过对不同苦瓜品种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表 2), 结果发现,除了如玉119第一雌花节位为19.1~24.3节,为中晚熟品种外,其余品种的第一雌花节位在8.4~16.9节,为早中熟品种;商品瓜的单瓜质量均为500~700 g;瓜横径除了如玉136、如玉119为 26~30 cm,比CK短外,其余品种与CK相近,均达到30 cm以上;瓜纵径与CK也相近,均达到6.0~7.5 cm;瓜肉除如玉119较厚,达到1.5~1.7 cm外,其余品种肉厚均为1.1~1.6 cm。
表1 苦瓜新品种基本情况描述
表2 苦瓜新品种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
2.3 产量
通过对不同苦瓜品种产量进行田间调查 (表2),结果发现,不同苦瓜品种间的小区产量差异较大。经Duncan's多重比较差异性分析,如玉162与CK存在极显著差异,如玉119与CK存在显著差异,但如玉162与如玉119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如玉162小区产量最高,达230.4 kg,折合667 m2产量为4 353.6 kg,较CK增产23.2%,增产幅度最大;如玉 119次之,小区产量达 216.7 kg,折合667 m2产量为4 094.7 kg,较CK增产15.9%;如玉171、1614分别较CK增产12.4%、10.4%,但差异性不显著。
表3 苦瓜新品种产量田间调查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本课题组不仅在平和开展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还在福清、厦门等地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与本试验点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如玉162、如玉119与如玉171产量较高,其中,如玉162与如玉171为早中熟品种,如玉119为中晚熟品种,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与消费者的习惯,加以示范推广种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