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

2019-07-01林顺水

今日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小数深度建构

林顺水

小学数学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数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的认识、对平面图形的熟悉以及对数学常识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它属于基础性教育的一部分,但小学数学作为以后数学学习的奠基之石,具有夯实基础、培育思维的作用。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仅适用于高级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符合新课标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而且将其运用于数学基础教育之中对于培育数学就学者对于培养生活中数学规律的感知力、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突破思维瓶颈、建立认知框架以及培育逻辑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洛克威尔曾言:“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思维使人成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独立个体,而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尚未开化的初级阶段,对于世界的认知仍旧十分模糊,但是与模糊的思维相反的是小学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强可塑性,因此,教师应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小学数学的数理知识建立自身的知识理论库,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与逻辑组织力,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论题之一。

一、深度学习对于小学阶段学习者的意义

(一)深度学习的含义与发展

1.深度学习的含义

“深度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与表层学习及浅层学习相对的一个学习领域的概念,它突破表层意义的限制,上升到形而上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观层面,针对相关知识点和生活表层进行解构与建构、解码和编码,完成了从单纯的符码到意义建设的全部过程。

2.深度学习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人脑科学、机械科学及信息学习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最先被提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借由加拿大的一名学者所提出利用数据进行人脑模拟而进入新的探索阶段,是二十世纪人类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自身的一次突破性认知,在当今,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符码及意义的深层次思考,重新建构了人类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知。

(二)深度学习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

引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小学的授课教育并非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近些年来,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已在教育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是教育界的各方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持反对意见的教学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引入深度学习的方法并没有实效且难度较大。这一类观点主要立足于小学授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者素质的不统一而言的。小学偏重于基础认知和常识普及,小学就学者的能力偏弱,缺乏主动性,难以形成完善的自我解构和建构的能力。另一方则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相同的条件,得出在小学阶段夯实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对于数学思维性的认识,鼓励学生提高深度学习的能力,形成自身所具有的学习方法,针对性地对数学进行研究。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接受外部的信息,吸收信息的能力强,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也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生理特性,来引入深度学习的方式,以适应时代和教育的发展。

尽管针对深度学习方法的应用,各界的态度看法不一。但是深度学习确实是一种从长远效益来看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学进步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它是新世纪的理论产物,是现行的一种有效的且可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从思维方式方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和升华,将学生机械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习题操作转换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概念建构和知识网的落实。

二、小学数学授课的现状

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相较于其他高层次的数学教育而言更为简单,它看重的是生活中的数学,要求对数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数字具备有一定的敏感度,初步具有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的授课根据教学者自身能力以及着重点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看重知识理论的基本建构,注重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在教学方式上较为传统,采用识记和公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数理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教授方式,在教育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小城市中较为常见。

另一种则是强调思维模式的灵活化处理,将基础性知识的讲解放置在逻辑思维建构之后,采用趣味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一种方式受到当今的教学界的鼓励,与西方数学教育初步合轨,在教育较为发达的东部城市及大城市间运用广泛。

三、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措施分析

(一)教师根据课程內容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深度学习法作为一种具有先进性、层次性、渐进性的新型学习方法,对教学和学习都具有引导式的重要意义,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与使用。教师可以率先根据课程内容来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对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相关的预习准备,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进行。比方说,在北师大版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找最大公因数”这课中,要意识到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建立在“倍数和因数”以及数字之间乘除运算之上,教材题目要求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在课前教师可以这样布置任务:找找哪些数字相乘可以得到12,那些数字相乘可以得到18,列出尽可能多的算式。这样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将公因数的推理步骤呈现成为具体的任务。

(二)利用深度教学引导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方式对教学者也提出了要求,教学者也应在内心建构深度教学的理念,有意识地规划学习授课方式,引导深度学习。新课标中也提出了观察、推理、计算,合作和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授课,鼓励学生将运算方法展示给同学,并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关注力。比如说,在教授“小数乘法”时,要立足于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来建构学生对于小数的认知。在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乘法”中“每块橡皮是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0.2*4是整数乘以小数的运算,但它实际架构在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运算上,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点名进行运算,将运算过程展示在黑板上,并一一进行讲解,最后对教材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讲解,将小数0.2转换为先前所学过的元及角的知识,将0.2转换为旧知2角,4个2角等于8角,第二种认知,用图形结合思想,4个0.2就是0.8,第三种方法,4个0.2可以看成8个0.1,加深学生对于小数乘法的理解,并提供多种解题的方案。

(三)利用总结及举例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结和举一反三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育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它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教学者应该在课程任务的布置之中穿插对今日学习任务的总结性任务,并针对所讲解的习题来布置相关类型的题目,有意识地培育学生总结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产物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大帮助。立足于所适用的人群合理地进行深度学习的安排,以深度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用总结及举例的方式巩固学生学习内容将会助推小学数学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数学教学事业的进步。(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星校区)

猜你喜欢

小数深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失踪的小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