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碎屏险的现在和未来

2019-07-01马昊腾

今日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道德风险投保人投保

马昊腾

智能手机时代,手机愈发精致,价格不断提高,摔碎手机屏幕所要的维修费也持续走高。为应对这种潜在的巨额支出,手机碎屏险应运而生,弥补投保人摔碎屏幕后要付出的维修费用。本文简述手机碎屏意外保险的发展现状与遇到的问题,并为此类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手机碎屏险简介

手机碎屏险,又作手机碎屏意外保险。现如今,智能手机越做越精致,价格也越来越高;生活中手機的使用非常普遍,磕磕碰碰难以避免,偶然摔碎了屏幕,维修费用十分高昂。为应对这种大额维修费用,手机碎屏险应运而生,弥补手机持有人的经济损失。目前多数碎屏险的承保范围还只限于屏幕碎裂,部分公司推出的产品囊括液体迸溅等手机意外情况,业务类似意外保险。

二、手机碎屏险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手机碎屏险的发展速度迅猛,保险销售渠道多种多样。各大国内手机生产商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碎屏意外保险业务,许多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也都有了相应的保险产品,专业保险公司也早有涉及此类保险。总的而言,手机碎屏保险基本覆盖常见手机型号,热门手机型号相关保险数量很多,提供保险的机构复杂多样。

然而,手机碎屏险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网络上有关手机碎屏险该不该买的文章越来越多,不少人认为碎屏险条款严苛,猫腻重重。还有学者从保险本质的角度质疑手机碎屏险的合理性,其认为保险是应对个人难以承担、损失概率极小的损失,手机碎屏发生的概率、涉及的金额都不可与常见保险应对的事故作比较。质疑声越来越多,问题案例接二连三,手机碎屏险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三、手机碎屏险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作为一款信息十分不对称的保险,手机碎屏险在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谓道德风险,即投保人在购买手机碎屏险后可能会由于心理上疏忽、降低防备,或是主观上的不在乎、未尽合同载明的不作为义务,使得手机碎屏几率大大提高。很多人在买了碎屏险后,对手机的爱护程度远不如从前,而这种“反正有保险”的想法,使得碎屏险的赔付概率大大提升,保险精算出现偏差,进而会导致保险公司的亏损。

所谓逆向选择,指的是平时不爱惜手机的人更有可能购买手机碎屏险。平时对手机关爱有加的人投保意愿较小,而平时不爱护手机,碎屏几率本来就很大的人会更倾向于购买保险。这也会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有异常提升,精算定价出现偏误。同时,由于手机碎屏险知名度较小,很多未出现过手机碎屏的人从未关注过此类保险,只有手机屏幕经常损坏的人才有所了解。考虑到这些因素,碎屏险逆向选择风险十分大。

(二)碎屏险保障范围小、投保要求多

目前,多数手机碎屏险只承保手机屏幕碎裂的情形。而现实中,手机可能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诸如手机进水、黑屏、按键扬声器显卡失灵、充电口异物阻塞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但能被手机碎屏险覆盖的却寥寥无几。手机碎屏只是各种各样的手机事故中的一种,而手机使用者不能预料到将来手机会因怎样的原因被置换掉,考虑到保费和覆盖范围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投保人投此类保险的意愿会有所下降。

手机碎屏险对标的手机的品牌与型号也有一定限制。以平安保险为例,其手机碎屏险只针对苹果手机,并且对手机型号还有一些要求。总的来看,在各类型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手机厂商复杂的保险产品覆盖下,绝大多数型号的手机都有险可投,但一些手机碎屏险产品可选择范围很小。这种不充分的价格比较与对产品可信性的怀疑,都可能使投保人的投保意愿有所降低。

此外,碎屏险的约束条件也很多。很多碎屏险业务要求的投保时间为购置新机后的30天内,部分保险甚至将容忍期限缩短为5天;保险公司对手机的新旧也有所要求,旧机往往不纳入承保范围。这些条件虽提高了保险公司精算的准确性,但也排斥了部分投保人,缩小了利润空间。

(三)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手机碎屏险在损后手机维修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手机碎屏险更换的屏幕质量参差不齐,多数碎屏险均在条款中载明:维修使用原厂品质屏幕。由此可见,碎屏险维修更换的屏幕可能非原装屏幕,屏幕质量难以保证。

与此同时,多数碎屏险不补偿维修过程中标的二次损坏造成的损失。很多手机在维修时会“解决旧问题、出现新麻烦”,这使得手机持有者不敢轻易修手机;而碎屏险不对修屏过程中的额外损失负责,不能从根本上弥补投保人碎屏带来的损失,甚至有几率为其带来更大的损失,这极大地降低了投保人的投保意愿。

四、手机碎屏险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核保体系,加大宣传力度

从保险人自身角度,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核保体系,对每位投保人进行细致审查,要求其披露手机碎屏历史,以评估每位投保人的风险。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碎屏险的存在,将更多新机用户和爱护手机者纳入保障群体,以提高精算定价的准确性,降低逆向选择的副作用。

(二)制定周密的保险条款,杜绝道德风险

保险人可以从合同条款的角度,严防投保后投保人风险增加。碎屏险公司可以丰富合同免赔条款,对投保人潜在的道德风险、心理风险作出免责规定。碎屏险公司还可以设定绝对免赔额,要求投保人在碎屏维修时支付一定数额钱款,从而消除其心理风险。有免赔额的约束,投保人在摔碎屏幕后仍需自行承担少部分费用,尽管这笔钱可能微乎其微,但对于理性且爱惜钱财的投保人而言,这笔支出可以大大提高他们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谨慎程度。通过此种方式降低道德风险,手机碎屏保险的定价将会更精确,社会资源也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三)提高精算技术水平,扩大保险保障范围

可能是考虑到复杂标的难以预测的损失概率,许多保险公司仅推出了针对少部分手机型号的保险产品。于保险人而言,较少的产品种类会使得公司丧失大量潜在客户,盈利空间因而会有所减小;于投保人而言,较窄的选择范围会使其不能选到满意的产品,可供思量比较的余地较小,从而购买碎屏险的意愿降低。为增加手机碎屏类保险产品种类,保险公司可以提高对此类风险的精算定价技术,多种类、广覆盖地解决手机用户的投保需求,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还能从社会贡献的角度保障更多手机持有者的利益。

(四)提高维修质量,对接官方机构

出于对非原装产品质量的怀疑,部分手机用户不愿购买保险公司和第三方平台的保险产品。为解决这种问题,保险公司可以对接手机生产厂商,用原装屏幕、官方服务处理出险手机。此外,保险公司还可将维修过程转交给投保人,以报销投保人原厂维修单据的形式给付保险金,从而提高手机维修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投保人在手机维修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而增加投保人对出险维修补偿的信心。更专业的维修机构也会降低维修过程中二次损伤的概率,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投保人对维修复原手机的信心。

五、结语

手机碎屏险在理念上十分创新,在实际运营中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生产商都推出了手机碎屏险业务,保险公司与第三方机构也不甘示弱,各类手机碎屏意外保险鱼贯而出。我国智能手机持有量还在快速上升着,相信随着手机使用群体不断扩大,碎屏险的市场会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碎屏险会更科学、更可信赖。(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猜你喜欢

道德风险投保人投保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道德风险的反应研究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浅论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法定解除权
人身保险,不容忽视的告知义务
保险理财 四大要点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