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悟出文言真味
2019-07-01尹好王萍
尹好 王萍
摘 要:中学文言文教学须教学生悟出文言真味。董旭午老师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大胆猜读、启发学生深入品读、指导学生用心积累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出了文言的真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愚公移山》
前段时间,有机会听董旭午老师教学《愚公移山》一课,笔者的感受是:文言真味,是可以这样在课堂上教悟出来的!感悟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大胆猜读
猜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再结合课文语境来猜出某个字词的意思。为了充分体现“猜读”的特点,这次上课,董老师要求不事先通知学生讲哪篇课文,更不要组织他们预习。课前20分钟,董老师与学生作简要沟通(约5分钟),接下来组织学生预习,预习时不允许看教材,而只能看董老師提供的文本资料(删掉了课文注释)、学习资料,但可用《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课上,学生也不能用教材,而用董老师自行打印的文本资料。董老师说:他就是要上这种没有注释的“裸课”,就是要引发学生大胆地猜读,让自主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
请看课文中的这段话: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这段话中,有“聚”“毕”“险”“指”“相”“许”“曾”“荷”“箕畚”“反”10个重点疑难词。当下,绝大多数教师也都是把这些词的词意直接串讲、解释给学生。可是,董老师在教学中却没有自己解释一个字,而是始终都是在启发、点拨学生大胆猜读。“聚”“毕”“指”“许”“曾”“荷”这几个词,董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前后文语境,硬是启发、点拨他们猜出了“聚——使(召集)家人聚”“毕——使……尽,竭尽”“指——直”“许——赞许”“曾——竟然”“荷——肩担”“反——往返”等意思。“险”“箕畚”这两个词属于词类活用,猜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此,董老师这样教学:
师:“险”这个词是什么词性?
生:形容词。
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这里这个“险”该作什么词?
生:该作名词,就是指“险峻的太行、王屋二山”。
师:(点头,继续点拨)“我爱连云港的美丽”这句话中的“美丽”,还是个形容词吗?
生:不是了。应该是名词了,就是指连云港美丽的风光。
师:(高兴地)对了。古今一也。请同学们以后别再把词类活用看得那么神秘了。
师:“机播小麦”中的这个“机”该怎么解释?
生:就是“用机器播种小麦”的意思。
师:“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该作何解释?
生:应解释为“用箕畚”。也就是名词作状语。
师:(进一步举例)“李大妈真的很青春”这句话中的“青春”,就是名词化作形容词,表示依旧年轻、漂亮;“不要总是说三道四的”这句话中的“三”和“四”,就是数词化作名词,表示讲人家不好的坏话;“要严肃考纪”这句话中的“严肃”就是形容词化作使动词,有“使考纪更加严肃”的意思。
师: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留心那些鲜活的语言,就像这样古今融通地活学词类活用现象。只有这样学,才会学得更活泼有趣、有实效。
更有趣的是,董老师竟这样引导、启发学生大胆地去猜读“相”这个文言词:
师:这个“相”字有“彼此”“互相”的意思吗?
生:应该没有。
师:“许”是赞许的意思,那么,愚公一家人都在赞许谁呢?
生:愚公。
师:那么这个“相”就可以直接作代词,代指愚公了。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让学生查阅《古汉语词典》。学生查到“相”有“作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的意思,在这里可以讲得通。教师不甚满意。]
师:就不要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了,干脆就作代词吧,就叫偏指代词,代指愚公。请同学们在词典上加上“偏指代词”这个说法。
[学生照做。]
师:“尽信书不如无书”,词典上的说法就一定都正确吗?不是的。它也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你们可都有责任的哦。
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总是觉得需要讲的东西太多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还有什么“名词动化”“形容词名化”“数词作定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通假字”(还要分“同音通假”“谐音通假”“形近通假”“古今通假”)等等,动辄就一套一套地都讲给学生听,却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真的理解和消化。实际上,死讲那些自己都前后打架的概念根本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好文言文、自助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更是没什么好处。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量把猜读的机会留给学生,并坚信他们一定能够猜得出来。长期坚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文言基本功,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做事能力和独立健全人格等的形成与提升。
二、启发学生深入品读
一个字,为什么作者非要用这个而不用那个?一句话,为什么作者非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这里面藏着语言表达艺术的奥妙。《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字面上看起来很素朴、平实,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也是很讲究语言表达艺术的。这一点,若教师不好好教学生用心去深入品读,学生就很难感受得到和感悟得出。听了董老师的课,笔者更加坚信这一判断。
课文里有“……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两处对话。其中的“如……何”是个固定文言句式,意思就相当于今天的“能把……怎么样”,似乎没什么好讲的,很多教师对此都是一带而过,让学生记住这个固定句式的固定意思就完事了。可是董老师却没有就这么做,他通过学生齐诵、独诵,教师范读等方式,反复引发学生品读“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的不同意味,尤其是“其如土石何?”中这个“其”的独特意味。最终,学生真的就品出了其中的真滋味:“如太行、王屋何?”语气没有那么强烈,更没有强烈责难、嘲讽愚公的意味,只不过是愚公的妻子在表达对丈夫的质疑和责怪,这质疑和责怪中还包含着担心和关切;而“其如土石何?”这一句,由于增加了一个“其”字,反问语气则要强烈得多了,它更强烈地表达了智叟对愚公的质问、责难和冷嘲热讽。
课文中还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和“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几句话,看上去也很朴素、平实,好像没什么值得深入品读的。可是董老师对此的教学却放出了异彩。品读前几句时,学生说“帝感其诚”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董老师就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相当于“被”字的这个词,结果学生找不到。董老师又启发学生悟得:这个“被”字可通过在原句中添加一个“于”字的方式来弥补。可是,若真的把这个“于”添加到原句中去,读起来句子的节奏就慢下来了。这节奏一慢,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天帝听到愚公故事后的震撼和感动,也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天帝特别担心愚公一家挖山不止的急迫心情了,还无法体现出天帝立马派两位大力神去背走那两座大山的快节奏。品读后几句时,董老师与学生商量:可不可以删掉“无陇断焉”中的这个“焉”字,让这几句话就变成“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呢?他请学生再默读几遍,好好品味,看看这样改到底好不好。通过默读、思考、讨论和品析,学生认为:不可以这样改,因为改后句式是整齐了,节奏也变快了,但读起来就没有那么舒缓了,一点儿都不自然、惬意了。董老师继续启发,学生终于悟得:两座长期挡道的大山被搬走了,愚公、他的家人以及所有支持愚公的人是多么高兴和惬意啊,这个并不起眼的“焉”字深深地蕴含着愚公及其家人的高兴、开心、惬意、幸福和自豪,而且,这高兴、开心、惬意、幸福和自豪也属于所有理解、支持愚公及其家人的勇敢者和奋斗者——包括学生自己!
看来,教师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文字底里进行品读,并充分地进行互动、对话和探究,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品悟出语言表达的真门道来。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几千年淘漉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教师更应该用心地教学生深入品读。语文教师长期进行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不仅对学生深入情理地学好语言表达艺术有益,而且还会使学生渐进、无痕地发育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格。
三、指导学生用心积累
这堂课,董老师预设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掌握疑难字词,重点积累文言词“曾”“许”“如”“反”“虽”。据董老师讲,这是他生活化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的一个必选动作,叫作“教学生把积累文言字词当日子过”。多年来,董老师一直坚持让学生在高中三年积累600个文言词汇。具体的做法是,每讲一篇文言文(包括训练和考试的文本),师生一起圈定10个左右文言词(尽量避免重复),要求学生先在词典上标好这些词,并重点勾画每个词不常见的义项,依次抄写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同时写清其在词典中的页码。学生平时须经常翻阅这个本子,以不断强化理解、记忆,直至养成一种“当日子过”的好习惯。
这堂课,董老师先以“曾”字为例,教学生如何积累。首先,他展示了“曾”这个字在文言词典中的若干义项,之后,指导学生在文言词典上把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意思勾画、标示出来。如:“曾”读céng,通“层”,意思是“重叠的”;“曾”读zēng,通“增”,意思是“增加”;“曾”讀zēng,意思是“竟然”或“连……都”;“曾”读zēng,意思是“乃”或“又”;“曾”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辈的亲属”等。再之后,他要求学生将之抄录到专门的文言疑难词汇积累本上,并标上页码。同时,他强调,其余那几个比较熟悉的义项,如“曾”作“曾经”讲之类,就不要抄录到这个专用本上了。最后,他布置任务:“许”“如”“反”“虽”这四个词,也要这样积累,课下自主完成。董老师嘱告学生:每学一篇文言文,都应这样积累,平时尤其是考试前要经常翻阅,以达到温习、巩固、强化的目的,日久天长自然就会长能耐、增本事。
笔者认为,董老师这样指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文言词汇的自主积累,也正是在指导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的真味。文言词汇积累这一关过好了,无论是对学生自助学习古代典籍进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是对学生在中、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都特别有益。更重要的是,就在这一天天“把自主积累文言词汇当日子过”的过程中,一个诚信打底、独立自主、人格健全的人也慢慢地立起来了。
教文立人是语文教学的终极教育目标,文言文教学的终极教育目标也不例外。当下,极端应试主义、功利主义等泛滥成灾,致使中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远离了文言真味,远离了学生的生命和心智,更远离了语文教学的终极教育理想。对此,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勇于担当起扭转积弊的使命,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教学生品悟出文言真味,学好古文,做个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