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程的探索

2019-07-01陆虹宇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

陆虹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是一种“活”的文化,也是无比珍贵,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美术教学课程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成为学校美术老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意义;策略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除了拥有大量像敦煌莫高窟、长城、北京故宫、苏州古典园林等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京剧、剪纸、芜湖铁画、昆曲、浙江龙泉青瓷等。这些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因此,我们更要不断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长。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程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深厚的文化,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程,让学生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成为民族未来文化的创造者,成为学校美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学校的美术教学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欣赏、体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入探索中华文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蕴含了中华各民族的审美个性,而且包含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不同的情感,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不同的传统艺术和民间工艺,更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程的策略探索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探索并不是很理想。一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家长过于侧重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忽视了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美术的重视度降低,也不会在美术课上投入过多精力;二是因为学校美术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堂的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运用不熟练,观念更新不及时。三是美术教材缺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内容。基于以上多方面原因,笔者对于美术课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美术教师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

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很多美术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各色各样的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等不甚了解。想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美术课程,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扎实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在美术课程的融入。芜湖铁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造出一幅幅风格独特的画作,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既有国画之境,又有立体之感,是非常好的美术教学素材。但是要想充分运用芜湖铁画来进行美术教学,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美术教师首先要自己对芜湖铁画进行学习,了解铁画的特点、历史发展和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才能更顺利地进行授课,更好地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芜湖铁画,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技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所以,比传统、单一的传统美术课程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剪纸艺术。它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流传千年,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而制作的材料仅需要剪刀、纸、刻刀即可。因此,在美术课程中融入剪纸艺术,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广受学生欢迎。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民间剪纸作品的图片,让大家了解剪纸艺术,然后再播放一些简单的剪纸教学视频或者PPT,带领学生一起体验剪纸乐趣。在欣赏剪纸和体验剪纸过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戏剧、杂技、传统技艺、传统节庆等等。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程的探索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素材,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枯燥单一的理论教学和单纯的欣赏,以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综合运用欣赏与手工实践、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运用以及带学生开展考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比如,在美术课程中融合传统的戏曲艺术时,美术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欣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戏曲艺术,欣赏戏曲中各种各样的脸谱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脸谱面具,让学生了解脸谱知识,将脸谱的造型、颜色和图案与人物性格特征、道德伦理特征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脸谱艺术,体会戏曲脸谱独有的魅力,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美术课程不仅承担着美术教育发展的重任,而且承担着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探索将非物质文化融入美术课程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亚萍.中学美术教育中如荣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3,3.

[2]公方芳.剪纸艺术如何走进小学美术课[J].中华少年,2017 (34).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