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2019-07-01邓景禄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终身学习三观

邓景禄

摘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项要求。笔者从事中职思政课教学多年,从自身的角度阐述中职思政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以期抛砖引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三观;终身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相对复杂,个体差异性大,纪律、法制观念淡薄,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坚定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和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标榜。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在于他的专业知识,还在于他个人品质。”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想影响学生,教好学生,应该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的品质:

一、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列主义立场和观点,要用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武装头脑

思政课的功能,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要求教师要用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具有为人类而奋斗的意志、决心和信心;还要对当前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对我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全面的把握。要用我们民族的共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意志、决心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列主义立场和观点,要用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武装头脑。

二、思政课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是人们对事物及社会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三观”能完善人们的人格,引导人们正确的行动,错误的“三观”扭曲人们的人格,把人们引向弯路邪路甚至错路。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如果教师本身“三观”不正,用错误的观点去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不仅会危害学生,更是危害社会,危害祖国,危害民族。例如,如果老师用吃喝玩乐而不是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用悲观消极无为而不是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索取而不是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生就会无心向学,好吃懒做,就会成为一个认知错误、思想堕落、行为懒散的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进社会就有可能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和人民,危害民族。正人先正己,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楷模,应该用正确的“三观”去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祖国、社会、民族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三、思政课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行为,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主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学生观呢?就是对学生有一个科学而客观的看法,表现在三个方面:

1、正确认识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既要珍惜学生的向师性,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建立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2、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和可塑性。既不能忽略学生内心的感受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也不能忽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是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的核心内容。

3、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潜力。要侧重于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个别差异,从提高基本素质的角度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这是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巨大的和全面的,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他们,发扬他们的优点,发现纠正他们的缺点,激发他们潜能,使学生真正成长。

四、思政课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终身学习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搞好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本身的职业理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教育理念是“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才能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才是课堂学习主人。注重学生自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学习。我越来越感受到,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有竞争力,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结束语:

思政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品质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只有坚定马列主义立场和观点,用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武装头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学生观,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筑巢者、学生的引路人,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忠梅.思政课教师该怎样“铸魂育人”[N].重庆日报,2019-04-11 (007).

[2]蔣珍明.建设高素质公安思政课教师队伍[N].人民公安报,2019-04-21 (003).

[3]孙碧艳.中职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以湖南为例[J].新丝路(下旬),2016 (02):69-70.

[4]潘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甘肃教育,2008 (19):13.

[5]于红梅.浅谈新时代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职业,2016 (08):63.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终身学习三观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