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和谐气氛 构建和谐作文

2019-07-01邓运其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邓运其

摘要:语文教学从来都不只是基本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能力正是语文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不仅影响着孩子们日后的考试分数,更影响着他们以后在生活中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已经不属于入门时期,需要对学生进行作文方面的综合训练和拔高,只有教师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作文写作环境,并懂得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孩子加以引导,配合以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才能使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建立起好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堂气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良好的写作水平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阅读量的增加,更需要学生有明确的写作意识。在现阶段,也许学生没有那么喜欢写作,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练习之外,还需要创造出和谐的、有趣的作文课堂,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练习,使用一些有趣的写作案例来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

一、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借鉴优秀习作

如果想写出能够让大家有触动的优秀文章,一定是需要在文章中注入真情实感的,但是小学生毕竟生活经历较少,许多事情或者话题并没有经历和体验,就很难写出真实、能够打动人的好作文。那么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优秀习作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让学生根据别人的文章内容进行仿写训练,体会别人在一些事情时的心情,学习他们表达特定心情的句子。体验过后可以激发创作意识的萌动,学生才会愿意动笔。但是枯燥的阅读是不利于调动课堂氛围、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习作案例。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设一个“一天一个小故事”的环节,有时候是教师自己讲一个可以用作写作素材的故事,有时候可以发动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闻或是自己在文章中看到的感兴趣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增加许多可用作写作的储备素材,并且课前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状态之前进行一个预热,慢慢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能够营造比较有趣味性的、比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这个故事分享的过程中是放松并且享受的,这样长久之后,学生也许会认为文字是一种很神奇、很能够表达心情的表达方式,会慢慢喜欢上写作。喜欢是一切事情的前提,学生通过课前的故事分享喜欢上了文字用于写作,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是不在话下了。

二、增加师生的課堂交流,烘托课堂氛围

和谐课堂的建立需要学生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学生才越来越敢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互动,才能最终建立起和谐的课堂环境。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在师生交流的时间里并不应该是单纯的闲聊,而是提供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情感、积累生活经验的素材,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写作,并树立起他们写作的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高兴地走进课堂,拿着一袋小零食分发给学生们,然后告诉学生们自己今天很开心,让学生们猜猜是为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可能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可以摆出很神秘的表情看他们,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猜想与讨论。在同学们抓耳挠腮猜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说:“我今天在上班的路上帮助了一位老奶奶给她孙子的班主任写了一封交流信,她很开心就把零食给我做谢礼啦,我也很开心,所以把零食分享给你们,我们一起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吧!”

这看似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见闻分享,实际上潜移默化地传递了许多有利于学生成长以及写作的价值观和写作素材。例如教师说“我把零食分享给你们”是在教学生学会分享,并且引导学生明白分享是令人快乐的,同时,这件事情是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用到有关于“分享”或是“一件喜悦的事情”这样的习作中的。而教师帮助老奶奶的行为则是在传播“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写作素材。教师帮助老奶奶的内容是写一封交流信,这里意在引导学生懂得,写作不仅仅是考试中需要考察的一项能力,更是一件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事情,可以帮助交流、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并且热爱写作。同时,课前这种愉悦的氛围可以很好地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接触习作。

三、引导学生进行发散的写作练习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是指,不同的人即使接触到同一个事物也会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因此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举例、讲解都是面向全部同学的,但他们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这些不同,教师应该感到喜悦,只要不是过于偏离主题的想法,都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这些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沿着自己的个性发展,获取不同但同样闪亮的成就。

例如我们刚刚提到过的,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所经历事件的案例,在分享结束后,如果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这段见闻写一篇作文,不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偏重点。有的学生可能会写一篇关于分享的文章、有的同学可能会写“难忘的一天”,而其他学生可能会写“写作的魅力”。这些角度都是正确的,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教师在鼓励之余也要让学生们进行作文的交换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最终形成更加全面的自己的想法。这样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们拿到试题就会习惯用多种角度去思考,就不用担心学生们不会写作文了。

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写作的教学需要构建一个比较具有综合功能的课堂,而这样的一个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们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习作课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逢连.浅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J].河南教育,2012.

[2]徐继林.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学法指导.读与写杂志,2014 (12).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