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语文幸福性读书教学

2019-07-01蔡真真杨杨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阅读课书籍读书

蔡真真 杨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2017年以来,庆云县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总抓手,迅速推进“全面改薄”及解决大班额工作,教育项目建设实现了绝地反击式的“加速跑”。如今的庆云,学校俨然成为最美建筑,而学生也享受着幸福教育。在“幸福教育小镇”的引领下,特别是乡村教育大放异彩。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乡村孩子们的阅读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一、乡村小学语文阅读的困境

(一)教师对阅读的重视性不够

在教师的心中,成绩仍大于一切,阅读课往往会占据所谓上“正课”的时间,所以教师舍不得将阅读付诸实践。于是,阅读便成为了家庭作业,成为了一项可实施性不强的可有可无的作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然而纵观乡村小学六年的学习中,能到达20本书阅读量的微乎其微,显而易见,教师对阅读的重视性不够。

(二)阅览室等硬性设施不完善

乡村小学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上课用房才基本得以满足,各功能用房、体育用房、音乐用房、甚至连孩子们最为需要的阅览室就更难以满足。社会机构、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没有实现其真正价值。语文课程标准规定5-6年级阅读目标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览室的配备直接制约孩子们的阅读,阅读总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不够

根据调查问卷,在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各类书籍受青睐的程度,依次所占比重为动漫卡通类40%、故事类35%、科普类15%。就学生而言,对于国内外知名作家,不知道的占42%,能写出来名字的也仅限于鲁迅、冰心、郭沫若等大家耳濡目染的几位,而学生们获取这些作家名字的途径基本来源于语文课本。图书室里的文学类、教育类等指导类书籍学生只是敬而远之,读者无兴趣,那么何谈“悦读”呢?

(四)阅读的指导性不强

就教师而言,阅读课就是孩子们的读书课,老师单纯的将借阅的书籍发放下去,让孩子们写完读书笔记就算结束。教师根本不会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阅读,何谈学生愉悦的思考呢?教师本身对阅读课的不重视,也是制约乡村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因素。

二、乡村小学语文阅读到“悦读”的解决措施

(一)激发阅读兴趣,向“三读”化转变。通过教师阅读、学生阅读、亲子阅读,使得读书变得愉悦轻松。如今的庆云县,重视乡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的教学楼,明亮宽敞、藏书丰富的阅览室是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在教师的指引下,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幸福课堂的指引下,我们如今的阅读课真正将阅读还给孩子们,每周选出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全校性的阅读课。教师百日阅读活动,带领孩子走进书籍。课后的亲子阅读教育,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在快乐中读书,悦读越幸福。

(二)阅读后有成果,向“三重”化转变。重指导、重展示、重评价。阅读课从传统的单纯读书到教师指导读书,读同一本书,教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精心备课,提出在读书过程中孩子应该思考的问题。重视展示,在每一节阅读课之后,让孩子们进行思考,上讲台“我说我心”,谈读后感受、说文中优美的句子、讲对文章的理解。重视评价,让孩子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评价文章,感受感情。

三、由阅读向“悦读”转变的具体实施

(一)学生阅读梯级化

学生的阅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阅读内容。低年级亲子阅读,中年级扶放结合,高年级读写并轨。一二年级孩子年龄较小,很多字根据拼音只能认识字面含义,不了解字词的真正意义,所以设置亲子阅读的方式进行;中年级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适当放开孩子们可自由阅读;高年级以读促写,读以致用指导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二)乡村小学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的读书小标兵的评选活动、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班级作文赛、班级朗诵会、家长进课堂、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等等......一系列与阅读息息相关的特色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展开,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感受到阅读带给孩子们的成果。让孩子在简单的阅读中寻找到幸福和快乐,从阅读变成“悦读”。

(三)乡村小学“多元”阅读态势

一年级的诗词诵读;二年级的师生阅读;三年级的分段阅读;四年级的读秀阅读;五年级的群文阅读;六年级的阅读感悟交流等等。结合各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内容和学情及班级特点,设置多元的阅读态势,让阅读变得多样化、多元化。让整个校园里充满着幸福的读书声。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教师业务素质

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配备专业教师用书,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质,为教师们提供图书资源,教育理论、专业书籍、文学名著、名师作品、励志书籍等等,为教师汲取营养提供保障。

(五)微信家长群学生的“百日阅读”更是另一种阅读风尚

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在班级群里参加百日阅读。唯阅读,才是人生不可辜负的美事。读书多了,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百日阅读活动,从一开始的被动由家长督促到现在的主动阅读。每到孩子们完成作业后,会争先恐后的往家长群里发自己的阅读小视频,有时候是读书的样子,有时候是读后的感悟。总之,从简单的阅读,成为了一种愉快的分享。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悦读”成为一种风尚。

(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鼓励学生边读书,边做批注。既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做眉批,用喜欢的符号做标记,也可以边读边思考,以片段仿写或小感悟的形式,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阅读,让学生说我心,写我心。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讀带给学生感悟与成长,在喜悦中成长,在阅读中“悦读”。

庆云“幸福教育”已经启航,每一位老师,都应致力于“自主管理、文武兼修、知行合一”的幸福班级创建,将“幸福教育”加以融合,积极创建幸福课堂,幸福阅读。让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体会幸福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成果,让阅读成为习惯,在成长中促进乡村小学孩子们“悦读”幸福常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阅读课书籍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我爱读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