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笔研究

2019-07-01梅菊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氛围意境

梅菊

摘要:中国画从古代以来就讲究气韵生动,含蓄美,中国画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种类型,总得来说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而且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它以线条,笔墨为绘画之根本,体现了独特 的中国艺术精神。相得益彰,传神写照,传达的是精神观念,传神写照不只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其他方面,观念先行。

关键词:新工笔;氛围;意境

一、艺术实践与素材收集

时间飞逝,对于我们美术学院的学生而言,最重要当然莫过于是创作。很早之前我就开始偷偷想象我的创作,对于创作,我是先想画自己感兴趣的。一直以来我十分喜欢古代山水画家倪瓒,喜爱他的别具一格,喜爱他的作品意境。他的墨线线条也是我的最爱,另外我也喜欢新工笔画家张见,他把人物只是当作画面里的一种元素,用人物神态烘托画面氛围意境,他使我意识到传神写照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他的画面颜色搭配也是我所爱的。所以这次创造我主要表达的是线条美和画面氛围意境。在老师督促下,我开始收集素材,画小稿。慢慢地画了一些小稿,但是不是很满意,脑子里也没有想法,很愁,没有看见我可以用来表达我想法的素材,后面回了次家,有天早上起床,刚刚睁开眼睛,看向窗外,外面满是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和奶黄色小区楼搭配起来,油然而生出来是温暖希望开朗的氛围,使我豁然开朗,所以我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创作,老师看了之后,觉得画面效果不是很好,画面显得很僵硬,很简单。最后又画了一些稿子,老师选了画三条屏。我也参考一些画家艺术作品和构图。一个好的绘画作品它要传达怎样的思想,如何加工画面效果,作品画面是怎样的色调。我们在绘画时候要学会多多观察生活,充分了解你绘画对象,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谦虚严谨,但是在绘画创作时要有充足的信心,然后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下笔,要记住创作过程中不能犹豫,不然整个画面就会没有力量。

二、作品图式与技法表现

作品形式三条屏。我的毕业创作作品,从构图上来讲,3条屏3个人物3个动态,正面全侧,两边的全侧人物看向中间正面人物,这样的构图新颖有趣,烘托氛围。作品中除了人物其他的元素,我也是精心设计,有疏有密,有方有圆,有竖有横,有直线有曲线。从造型上来讲,脸型的走势与头发的头饰,形成对比,丰富人物形象。中间人物采用Z字型走势,眼球往右看鼻子往左走嘴巴往右下巴往左,让人物形象不要顺势,不会平。从色彩上讲,整个作品是黄灰色调,色调偏中性,有白色莲花与底色的蓝灰色作对比,中间条屏下方分染蓝灰色,底色颜色渐变使画面效果丰富,烘托冷寂的氛围。所有画面中的元素对象的颜色我都加了其对比色降低颜色的饱和度。使每一块颜色融入画面。从技法上讲,分染罩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丰富画面,我用积色的方法,做出不匀的效果,与罩染颜色互相对比。例如中间一幅,由于绘画材料是娟,娟淡淡的渲染出來的画面效果是虚虚朦胧的。于是白色的莲花以及周围零星的残荷,用积墨的绘画技巧分染,虚实对比丰富画面。中国画不管任何描绘的对象是什么,它其实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在意义层面上来说,我们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有着对事物的独特的观点,它着重于人生体悟与智慧。儒家、道家的这种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给古代画家提供了灵感,对绘画意境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再从美学意义上来讲,意境就是超越真实具体的事物,从而获得一种哲理性的体悟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感受,就是“意境”的意蕴。由此可见,“意境”究其根源应该是儒、道思想哲学。比如我所喜爱的画家张见,张见的作品早已不是早期形式对文艺复兴的吸收了,而是精神上的体验体悟,画面空间表现了多层次的意向。创作主要是突出画面的形式美,和我设计的氛围,用颜色去营造意境,用线条去丰富画面,从我的创作中,能感受不一样的东西,我所要传达的观念,耐人回味,引人深思,人物的神态也是画面重点,呆滞眼神,夸张变行,荒诞陆离。

三、创新意识与创作感悟

“新工笔”的绘画形式是中国画的新气象,其主要不同于其他绘画的有两点。第一它属于工笔画的表现手法,但又包含着很多的创新和内容形式的变化,这种绘画形式也是由传统绘画形式转化而来,第二,新工笔是工笔绘画的新的代表绘画形式,传统的工笔绘画技法技巧,再加上现代的哲学观念理念,与传统的工笔画区别出来。我的创作,创新在一是构思想法,二是视觉上。是观念上的转变,参照画家张见,比如张见的《晚礼服》将人物当作画面中的一个元素,用人物形象表达画面效果,体现的是自己的构思与想法,与传统工笔有所不同,因此是观念上的转变其。我的创作的构思也是由此得到启发。另外一个是从视觉上的变化,传统工笔绘画形式写实细腻,而我的创作新工笔是比较含蓄委婉朦胧,创作在视觉上跟以前画的传统工笔是有区别的,尤其重要是创作画面的审美趣味性。我的创作画面多用点线面结合,来丰富画面,用灰色系的颜色烘托画面寂静的氛围,染色过程中,我注重颜色深浅变化虚实的强烈对比,加强画面效果。中间一幅,画面下方莲花,,底色我先用蓝灰色加上一些淡墨分染过渡,莲花以及一些凋零的残荷用白色,用强烈的颜色对比丰富画面,因为用的绘画材料是娟,娟淡淡的渲染出来的画面效果是虚虚朦胧的。于是白色的莲花以及周围零星的残荷,用积墨的绘画技巧分染。虚实对比丰富画面。我的创作经过漫长地定稿,中途真的很想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画自己最想画的,构图素材很难,看了很多图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出去自己去拍照找素材,也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素材,自己也尝试画了几张小稿,也不行。到了创作后期我渐渐发现自己还是看的少,自己知道的也寥寥无几,自己造型能力也差,不然定人物形象也不会这么困难,因此今后就要多看看优秀作品,更要增强造型基础,画面美感不足,经验不足。经过漫长思考探索后终于有了一些发现和创新。创作的绘画过程,准备阶段和绘画过程十分困难艰辛,但是我们有目的逼迫自己努力提高,知难而进,努力解决困难,勇敢面对自己所缺的问题。这样就能发现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然后完善的自己,提高自己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蓬:芥子园画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月

[2]姜松荣:中国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 1月

[3]屈健,中国美术史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氛围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