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世说新语》汰侈门首条的含义

2019-07-01孙嘉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浅析

孙嘉明

摘要:《世说新语》汰侈门以石崇残杀侍女一则为首条,且与石崇有关的条目在汰侈门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显示了石崇在汰侈门所记载的诸人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可知此条意在抨击西晋豪门权贵穷奢残暴,并以此为反面例证来响应宋文帝时期的一些施政措施。同时,汰侈门首条与主持编纂《世说新语》的临川王刘义庆其自身经历也有着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浅析;《世说新语》;汰侈门;首条

《世说新语》汰侈门共十二条,“汰侈”一词的含义指骄纵奢侈,其主要记载了西晋时期一些外戚权贵骄纵奢侈、凶残暴虐的生活情况,重点在于描述了石崇、王恺等人的奢靡生活。在这十二条中,大多数条目同时牵涉到数人,其中与石崇有关的共六条,与王恺有关的共五条,与王敦有关的共三条,与王济有关的共三条,与王衍有关的共一条,与王导有关的共一条。汰侈门第三条亦提到石崇,但其主旨是体现王济奢侈无度的生活,对于石崇只一笔带过而未加详述,故不予论及。可见与石崇有关的条目在汰侈门中占有一半的比重,超过其他人物的比重;且首条、次条皆与石崇有关,因此可见石崇在汰侈门中地位极为特殊。故而分析《世说新语》汰侈门首条,对于石崇的分析是有必要性的。

汰侈门首条载:“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1]此条牵涉三位人物,分别是石崇、王导与王敦。其事大意指石崇经常举行宴会,并使侍女侍奉客人饮酒,客人饮酒不尽则令黄门斩杀劝酒的侍女。王导与王敦曾共同拜访石崇,王导不善于饮酒,但因为不忍侍女因此殒命而勉强为之,以至于酩酊大醉;而王敦却坚持不饮酒,虽前后三位侍女被杀仍面不改色。王导责备王敦,而王敦却以非自家事为由回答王导。在这一条中,石崇的骄奢残暴、王导的宅心仁厚、王敦的冷血跃然纸上,体现出《世说新语》精妙的艺术造诣,细察之,则可看出此条记载的内在深意。

首先应当确定汰侈门首条的发生时间。从首条记载石崇常举行宴会、奴仆众多的内容来看,石崇此时已经成为豪富。而石崇为西晋开国元勋、司徒石苞之子,据《晋书·石崇传》所载,石苞临终时分财物给其他诸子,未给石崇留下财产,故而石崇积累财富是依靠自己所得,尤其是其在荆州刺史任上。《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又“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2]而《晋书》卷四记载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八月,石崇以南中郎将的身份受诏屯兵荆州,故而石崇担任荆州刺史进而劫掠客商、掠夺财富当在此之后。此外,此条另一人物王导的生平亦可为证,据《晋书·王导传》载,王导十四岁之后继承祖父爵位,后入洛为官。考王导生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十四岁时正值晋惠帝永熙元年(290),而其拜会石崇当在入洛任官之后。而石崇自永熙元年(290)八月出任荆州刺史之后,历任大司农、太仆、征虏将军、卫尉等职,直至永康元年(300)身亡,而金谷园也应当建于这一时期内。由此可得,汰侈门首条发生的时间应在永熙元年(290)八月之后,永康元年(300)石崇败亡之前。这一段时期处于西晋完成大一统之后的鼎盛时期,国家奢靡之风渐渐蔓延开来,“世属升平,物流仓府,宫闱增饰,服玩相辉。于是王君夫、武子、石崇等更相夸尚,舆服鼎俎之盛,连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树”。[3]而这一时期奴婢地位地下以至于等同于货物,于是出现汰侈门首条石崇肆意残杀侍女奴婢一事是符合当时历史现实的。而汰侈门将石崇残杀侍女一事录为首条,在贬斥石崇等人残暴的同时,也与宋文帝时期一些施政措施相呼应,具有歌颂宋文帝的深刻含义。

作为以藩王入继大统的皇帝,宋文帝与诸位藩王的关系并不融洽,这一方面是由于宋文帝刘义隆并非太子,且是在宋少帝刘义符被大臣所废后由藩王入膺宝位的,故而皇权的合法性容易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南朝宋时藩王典兵,往往作为地方大员同时拥有行政权与军事权,对于皇帝而言是不小的威胁。而刘义庆与宋文帝的关系更为微妙。元嘉元年(424)宋文帝即位之初,任命刘义庆为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常侍,这时的刘义庆作为京畿长官,拥有京城的军事、行政大全,地位显耀。元嘉六年(429),又进封为尚书左仆射,后又加封为中书令,同时兼领丹阳尹。然而屡次加封对于刘义庆而言并非善事,因为少帝时,中书监、护军将军傅亮、司空、录尚书事徐羡之以重臣身份率兵强行入皇宫废黜少帝,寻又弑杀之,文帝继位后相继诛灭此二人。对于刘义庆而言,自己身居高位而又拥有兵权,相类于前朝傅亮、徐羡之,故而必然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元嘉八年(431)苍穹出现异象,“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4]这直接体现了刘义庆确实对于宋文帝心存畏惧。元嘉九年(432),刘义庆被任命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南北州诸军事,《世说新语》也编著于此后。荆州地广兵强、军械物资充盈,又处于长江中游,對于朝廷而言仍具有威胁,因此从各方面向宋文帝示好对于刘义庆而言是极有必要性的,而汰侈门首条对此有所体现。

在刘义庆看来,石崇残杀侍女一事是应该予以贬斥的,因为诸如石崇等人残暴虐待以致杀害奴仆的行为对于国家而言是有害的,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尤其是在战乱频仍、北虏入侵的刘宋王朝,恢复生产是国家一大要务,而随着南渡世族在江南站稳脚跟以及江南本土世族的逐步发展,隐藏流民、广畜奴仆、侵占农田等等行为在世家大族之中已然成为常态,这对于刘宋王朝稳定统治而言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文帝爱民如伤,终元嘉一朝,朝廷始终重视农业生产,对于北方投奔而来的流民以及疆域内的子民尽力予以国家层面的照顾。对此,《宋书·文帝本纪》有诸多记载,如元嘉元年(424)宋文帝即位之初,诏令荆、襄二州的税布减半;元嘉二年(425)八月,设置京兆、扶风、冯翊等郡以安置到达汉水的关中流民;元嘉八年(431)六月,下诏鼓励农桑,奖励力田出众者;元嘉十四(437)年正月,下诏赐予孤老、六疾不能自养者谷物五斛;元嘉三十年(453)二月,以青、徐二州饥荒,遣使振恤。而宋文帝元嘉时期朝廷重视农业生产、抚恤百姓、安置流民的原因在元嘉二十年(443)朝廷的一道诏令中可以看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一夫辍稼,饥者必及。仓廪既实,礼节以兴。”[5]由此可见,在宋文帝时期,朝廷爱民如伤,积极鼓励农业生产以期增强国力、开创盛世。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崇所处的晋惠帝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权臣贪赃枉法、豪富骄纵奢靡。由此,刘义庆之《世说新语》汰侈门首条将石崇时期底层民众与元嘉时期民众的生活处境作了鲜明的对比,以此在贬斥前事的同时,也呼应了元嘉时期朝廷的相关惠民政策,进而不露声色地对于宋文帝进行了颂扬。

仔细分析《世说新语》汰侈门首条,结合《宋书》所载,可知其与刘义庆自身的经历也应当有所联系。据《宋书·刘道济传》所载,元嘉时刘道济担任振武将军、益州刺史,“初,道济以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护,费谦固执不与。远方商人多至蜀土资货,或有直数百万者,谦等限布丝绵各不得过五十斤,马无善恶,限蜀钱二万。府又立冶,一断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氐奴既怀恚忿,因聚党为盗贼。”[6]在刘道济的伤民政策下,民怨沸腾,致使自诩为晋朝宗室的仇池人司马飞龙因之聚众为乱,攻破郡县,后被刘道济遣军讨灭。后帛氐奴与赵广、梁显等人诈言拥立司马飞龙聚众为乱,引诱对刘道济不满的民众加入叛军队伍。叛军声势浩大,建年号、置百官、封诸王,另立朝廷,以致“蜀土侨旧,翕然并反”,[7]而刘道济也忧病而死。

在此背景之下,元嘉九年(432)二月,刘义庆以平西将军的身份遣扬武将军、巴东太守周籍之率军援救成都,数战皆捷,叛军率残部退至深山藏匿。元嘉十三年(436)四月,宋文帝派遣宁朔将军箫汪之讨伐叛军残部,叛军将领赵广、梁显率部出降,蜀中之乱遂定。而此次叛乱原因便在于益州刺史刘道济,其在蜀中变相掠夺来往商贾、压榨百姓以积聚财富,其所作所为与西晋时荆州刺史石崇极为相似,而且最后都不以善终。而作为遣军平叛的刘义庆而言,其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颇有了解,故而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刘道济与石崇之间的相似性。而且刘道济之事就发生在刘义庆编著《世说新语》汰侈门之前或约同時,因而将石崇之事列入首条,也应当有借古事写今事,警示官吏为政清廉、勤政爱民之意。

作为《世说新语》汰侈门的首条,石崇残杀侍女的凶残暴虐、王敦固不肯饮的心狠顽固、王导勉强为之的仁心在短短一小段文字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结合《晋书》、《宋书》等相关史料分析,可以得出其中暗含的对于宋文帝元嘉时期相关政策的颂扬以及对于刘义庆自身经历的体现,这种跨越朝代的联系彰显了《世说新语》作为一部传世名作的经典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877.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06.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83.

[4](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76.

[5](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90.

[6](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80-1381.

[7](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81.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浅析
浅析搓法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明代漕运轻赍银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