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导学
2019-07-01
妙点揣摩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词中具有豪迈气派的代表作,是北宋詞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周瑜,所以下阙“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笔墨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史书记载,周瑜娶小乔,是在他二十四岁攻克皖城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从生活细节上烘托了周瑜的年轻得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因此有人认为这里写的是诸葛亮。其实,这种装束是三国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用来刻画周瑜,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这样理解才符合文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进程。试想,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尔不凡的青年将军,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顷刻间化为灰烬,这是何等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呢?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贫弱,时刻关心着边庭战事。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如同三国称雄一时的豪杰那样,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啊!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杀敌报国的壮志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下子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无可奈何地以酒浇愁了。虽然词尾的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冲突后在词人心理上的一种反映。
(二)《定风波》下阙中,自然界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下阕的第一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紧接着“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变幻莫测。“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指词人刚才遇雨的地方。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词人“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先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结束。这样结束,初看似乎不太好理解,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太好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对此究竟应怎样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变幻莫测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解释当然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与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表现的情绪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吻合。不如作这样的解释为好:“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即无所谓晴天、雨天。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这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词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一、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
1.对作品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创造出雄浑的气氛,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并自然地过渡到下阕。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的风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9题。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1)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进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苏轼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2)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3)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4)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有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这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他一定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词,无法完成简单的逻辑。他在牢房里的应对,绝对比不过一个普通的盗贼。因此审问者们愤怒了也高兴了,原来这么个大名人竟是草包一个,你平日的滔滔文辞被狗吃掉了?看你这副熊样还能写诗作词?纯粹是抄人家的吧!接着就是轮番扑打,诗人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号着,哀号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号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荒唐透顶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
(选自《文明的碎片》)
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出对其含义表述正确的一项( )
(1)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
(2)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
A.(1)中的两个“牵”含义相同,(2)中的两个“搓捏”含义不相同
B.(1)中的两个“牵”含义相同,(2)中的两个“搓捏”含义相同
C.两个“牵”和“搓捏”的含义都相同
D.两个“牵”和“搓捏”的含义都不相同
5.具体说明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
(1)独特国情:_________________
(2)行为系统: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自己学过的苏东坡的诗文,谈谈下面语句的含义。
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
答:_________________
7.第(4)段开头撇开一笔,说“把笔停一下”,意为暂时中断对苏东坡受审问、拷打的叙述,描写另一与之相关的内容。请问:
(1)“停”到什么地方为止?
答:_________________
(2)插入这段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
8.符合文中畫线句(“原来这么个大名人……”)的表述特点的选项有(不止一项)( )
A.模拟审问者的口吻
B.剖析审问者阴暗、丑恶的心理
C.表现审问者气愤的设问
D.揭示审问者荒唐的逻辑
E.这是审问者对苏东坡的怀疑和斥责
9.文末“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关涉苏东坡三篇诗词,请写出它们的原句或篇名。
(1)打得你淡妆浓抹: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原句)
(2)打得你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填写原句)
(3)打得你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___(填写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