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2019-07-01杨慧郑煜焱杨强李苏红张春红
杨慧 郑煜焱 杨强 李苏红 张春红
摘要:针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现状,结合食品高级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深入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强调思考独立与激发创新思维等建议,旨在为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概论;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3-0089-02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专业大学生选择考研和深造,食品高级人才培养无疑成为广大本科院校教学新的侧重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是食品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本课题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使学生能够掌握食品的基本加工技术,并具有一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水平。
1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是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大纲为核心,以教师讲解教材为重点,期末考试倾向于知识点的短时间快速记忆。首先,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一般与教学大纲的选编和教材的选择有关),采用多媒体PPT及其与板书相结合形式,期间学生处于机械接受知识状态,被动消极,大部分学生不会积极主动思考,更不会把知识点举一反三,呈现的是学生上课空手来、下课脑袋空空走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随身携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也给课堂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低头族”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课堂教学效率更加降低。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创新思维、科研思维的培养方向存在偏差,亟需改进。其次,当前食品加工技术日新月异,各种高新技术及设备不断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世界食品加工状况也不断更新,然而教材的更新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学时也受限。再次,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准时出席和作业完成完整性,期末考试则根据平时上课的重点、难点出题,考题模式固定、答案固定,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能拿到满意的分数,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该课程是在食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学等基础上开设的核心课程,学生学习时应具有一定的食品理论基础,然而大部分院校在大二学期便过早开设了该课程,学生理解知识点有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本课题拟从课堂讲授、课堂教学手段、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展食品加工技术概论的课程建设改革。
2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改革建议
2.1 增加课堂理论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每年食品类本科毕业生的出路有很多,因此他们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讲解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准备报考食品类研究生的学生,将来会从事食品加工的科研方向,希望教师能够加大知识的理论深度,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讲解食品工艺,还要从内在原理方面进行解疑;准备在食品行业就业的学生,希望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拓宽其眼界和知识面。教师应在规定学时和有限课时的课程教学中,结合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本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重要程度)进行有条理、清晰的串联,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握各类食品加工技术的共性和个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相关食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主动思考,课堂上教师就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度讲解,从点到面,使知识生动形象。例如:在进行食品热加工章节讲授时,教师辅之以代表性食品的加工工艺和方法的介绍(巴氏奶与常温酸奶加热方式的不同、原理的区别、设备的差异等),通过点面结合促进学生理解热加工的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查阅现今食品行业流行的非热加工方式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探讨热加工和非热加工将来在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外资源,可以邀请食品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种加工工艺专题讲座,带领学生观看食品的生产流程和设备的视频影片资料,使其了解、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利用学生认识实习(两周)和教学实习(四周)时期,选择有代表性的知名食品工厂企业(伊利、康师傅等),深入车间生产第一线,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流程、机器设备的生产原理和操作的讲解,教师进行补充,将理论知识联系到生产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在校内实习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室操作和实習实训项目,根据加工技术的特点,准备充足的实验原料,安排合理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
2.2 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一般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演示PPT,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抬头听讲、埋头记笔记。这种方式即使教师认真备课、讲课投入,学生听起来仍然枯燥无味,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效率低,无形中也降低了教师的讲课热情。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实现相关知识的同步搜索,以及购买录像材料(商品化的某些食品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图片,通过电脑多媒体的声音和画面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技术内容(如米面制品、蛋制品加工技术),可以采用在实验室边讲授理论、边操作的方法;对简单且重要的课程内容(如蔬菜水果的超高压加工),可以将课堂让给学生,让其准备资料、走上讲台进行知识讲解,然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勤思考的好习惯和流畅的表达能力,提高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查阅文献)。在平时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和课堂随笔测验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进程。在此环节要注意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多加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引导,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等网络联系形式的便利价值,与学生进行单个有效沟通,充分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要注重了解食品加工技术的最新前沿理论,多参加相关的国内外会议和参观相关的食品企业生产线,开阔眼界,丰富学识,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
2.3 改进课程考核制度
该课程的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率、课堂活跃度和课后作业,期末成绩则是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需要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平时成绩可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如就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分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做PPT,在课堂上演讲,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设计产品,从产品的命名、创作理念、原材料配方、制作工艺及食用对象等方面入手进行演说,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食品行业的热爱,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期末成绩可以在60分及格的基础上加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接近生活实例,不拘泥于固定答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和创新。
3 结语
探讨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工作或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广大食品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该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拯.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6):56-58.
[2] 刘建福,李素芬,关文强,等.本科《烘焙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54-155.
[3] 李兆丰,李才明,顾正彪,等.研究型大学中《淀粉化学及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