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2019-07-01张晶姜波张涛汤俊
张晶 姜波 张涛 汤俊
摘要:以常熟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例,综合分析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就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有效进行生态环境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课程资源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关保障制度。
关键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生态环境;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3-0087-0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总书记多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兴衰与民族命运、环境质量与人民福祉作阐述,他的表述通俗而深刻,将如何處理人类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体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和整体发展观。随着《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我国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如何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在上述趋势的指引下,“生态环境类通识课程”应运而生。
1 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常熟理工学院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实行通识教育,在其培养方案指导性文件中明确规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必须修满6学分以上,主要包括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三大类别的不同主题课程群模块。其中“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归属于自然科学类课程群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2学分,30学时。该课程的基本定位,就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生为教学主体,侧重于从历史进程和中外文明比较的视角,采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授课方法,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互动交流方式,介绍生态环境和文明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生态环境与不同文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主线,阐述生态环境如何推动文明演化。该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生态、生命与伦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分析、思考中外历史文明的发展与衰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珍惜和提升生命价值。
2 课程设计
2.1 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使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培育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保护生态、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渗透交融。本校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开设了“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从多维度、多视角阐述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不断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绪论;2) 生态环境与文明的相关理论知识(1)(2)(3);3) 生态环境与农耕文明;4) 生态环境与工业文明;5) 生态环境与游牧文明;6) 生态环境与大河文明(1)(2);7) 生态环境与海洋文明;8) 生态环境与山地文明;9) 生态环境与城市文明;10)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1)(2)。
这里以生态环境与大河文明章节为例说明,课程将结合中外古代文明多数起源于不同流域来谈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的关系。例如: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恒河流域,古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在中国,从夏商周远古时期到近现代时期,黄河经历泛滥、改道与干涸等情况,流域文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经历了沉浮起落,由先进的文明代表逐渐没落,被长江文明后来居上。课程将从温度、降水、土壤养分等诸多生态环境因子讲起,说明不同朝代都城的迁址、粮食产量、战乱纷争和人口变化等之间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
目前,本校的公选课采用两种形式进行:其一,与超星尔雅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合作,通过购买一些优质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方式,向2018级本科生开放;其二,依托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线下传统课堂形式进行公选课程,供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选修。如何将线上的慕课资源与线下的传统课堂相结合,让两者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建立符合创新教育理念的“三维立体式”通识教育体系,是开设生态环境类通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前期将以线下传统课堂为主,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以及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后期录制慕课影像资料做充分的准备。同时,在慕课背景下,设立至少3次翻转课堂活动,与学生有效互动交流,由“知识讲解”转为“案例教学”,利用讨论式教学法、调研分享教学法、学习平台互动教学法等,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4 课程考核
该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课堂出勤(占总成绩20%),小组分享活动(占总成绩20%),读书报告作业(占总成绩20%),期末论文(占总成绩40%)。其中,课程出勤采用蓝墨云APP签到和随机点名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小组分享活动围绕授课教师给定的某一主题,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PPT材料准备和汇报分享工作等;读书报告针对授课教师列出的书单,思考确定主题,撰写读书报告。总之,结合实际,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3.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授课教师的相关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以及对课程整体把控的程度,决定着课程质量的高低。一方面,教师应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建立跨学科课程拓展的思路。不是简单地专业累加,而是综合性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另一方面,与时俱进,积极补充学习有关生态文明新的政策理论,使课程更具时效性。近5 a来,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延伸与发展,因此,授课教师应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穿插在授课过程中。
3.2 给予相关政策和基金支持
授课教师多是专业课教师,兼职公选课教学工作。由于选课人数多,知识背景不均衡,学生评价角度不一,导致公选课教学有一定难度,存在工作量较大、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校应在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从通识课程顺利开展角度出发,将所学知识科普化、案例化,更加贴近实际,使学生容易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可不定期设立相关的基金资助公选课课程建设,激励更多教师关注公选课课程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生态环境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理工类大学的特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注重生态素养的培养,建立通识性生态环境学普及制度和体系。今后要吸取其他高校的有益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反馈积累相关经验,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44.
[2] 易灿.高校通识性生态知识教育体系探析[J].大学:学术版,2013(8):26-31.
[3] 朱明德.苏州大学通识课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