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ED演讲语料库的多模态隐喻手势语研究

2019-07-01赵力勤

现代交际 2019年9期

赵力勤

摘要:本文着眼于TED演讲中教育主题下演讲者的多模态隐喻手势语研究,以演讲话语类型为依托,以理性诉诸为框架,探讨隐喻手势是如何辅助演讲顺利实现。希冀证明隐喻手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高英語学习者在交际、演讲、辩论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TED演讲 隐喻手势 理性诉诸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06-02

手势在交际中可帮助说者传递信息,但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手势的交际功能,此问题亟待解决。随着McNeill(1985)把手势的研究归入认知范畴,手势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如手势揭示隐喻本质的研究(Müller,2008),隐喻言语和隐喻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Cienki,2008)与时空隐喻手势研究(李恒,2014)等。演讲作为多模态隐喻手势语交际的一种,少有学者对英语演讲中的多模态隐喻手势语行进研究,有且仅分析了英语演讲中的隐喻手势和隐喻言语的使用频率(江桂英,王容花,2013),并没有把隐喻手势作为一种交际能力。本文以理性诉诸为理论框架,探讨隐喻手势是如何辅助演讲顺利实现的。

一、基于理性诉诸的隐喻手势研究

McNeill(1992)把隐喻手势定义为用形象的内容表示抽象的观点,并且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要有跨域映射。隐喻手势能体现说话者的内在思维。Cienki(1998)把隐喻言语和隐喻手势的关系分为五种,这里只探讨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Metaphoric Gesture with Metaphoric Speech,简称MG+MS)与非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Metaphoric Gesture with Literal Speech,简称MG+LS)。此文手势指手形、手掌方向、运动路线以及空间位置。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告知、劝说和激励听众,为了实现其目的演讲者会用修辞劝说理论。理性诉诸(Aristotle,1954)是一种使用逻辑的理性劝说方式,需说话者严格地遵循逻辑原则。理性诉诸最常用的手段是例证法。当演讲者陈述事实、数据时,手势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描述赋予动态性、层次性,便于听者理解演讲者的逻辑,隐喻手势辅助其实现理性诉诸。

二、方法

本文探讨隐喻手势如何辅助理性诉诸实现,自建小型英语语料库,收集了近十年的120篇TED英语演讲作为语料,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环保这六个主题。因教育是热点问题,本文从20篇教育主题演讲中随机抽取5篇进行语料识别和个案分析。语料识别可分为三步:1)根据言语(包括所有词性)识别隐喻手势,判定标准为:目标域为抽象概念,该手势能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且具备跨域映射特征;2)根据隐喻手势,按照《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基本释义分辨对应言语是隐喻言语还是非隐喻言语;3)根据手势的对应言语以及上下文意义,判别该隐喻手势辅助的诉诸手段。

三、结果与讨论

分析表明,演讲者用大量的事实、数据、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使用隐喻手势协同语言一起实现劝服目的。以下从MG+MS和MG+LS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演讲论点为每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放在做事表现上,而是应更多地去探索斟酌。该处用古希腊伟大的律师Demosthenes的事例加以证明,让人信服。Demosthenes为了在法庭说服他人,在海边练习演说和表演。“He also practiced by the ocean, projecting his voice above the roar of the waves.”这句话从隐喻言语角度看,“above”的基本释义为“在……上方”,指的是物理空间的上方。此处句中的“above”指人声高于海浪的咆哮,表示为UP IS LOUD,通过源域具体的方位(上)映射到目标域声音(高)。从手势来看,演讲者在说“above”时,左手举起略高于肩膀,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掌心朝中央。演讲者用手势动态地表现出声音的高,用形象的内容表示抽象的观点,为隐喻手势。此处隐喻手势的源域是空间方位“上”,目标域是声音“高”,直接通过空间方位“上”来映射声音“高”,此处的隐喻言语与隐喻手势同步,生动直观地表明演讲者的意图,具有相同的语义功能,隐喻手势巩固了隐喻言语,通过真实事例劝告听众要把时间精力放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表现的结果上,以此实现理性诉诸。

如图2所示,这是一个非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主题为劝告听众要把时间精力放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上(与上同篇)。“This involves breaking down abilities into component skills, being clear about what subskill we're working to improve.”,这句话也是以Demosthenes练声为基础,劝说听众应该通过练习将能力转化为所需技能,并对自己所需提升的次要技能非常清楚。演讲者在说抽象概念“subskill”时,双手垂直平面平行,指尖向前,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双手举于胸前,两个手掌相隔一小段距离。用形象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技巧,为隐喻手势。该隐喻手势把抽象的技能当作物理容器,把抽象概念比作具体实物,以此表明技能是一个有物理形式、有大小的可以被触摸和控制的实体。演讲者通过Demosthenes练声事例,生动地劝告听众要掌握各种技能,充实自己,有理有据,以此实现理性诉诸。单一话语模态“subskill”不能充分展现演讲者的内心世界,而与之配合的隐喻手势赋予“subskill”相应特征,即技巧可以控制和掌握,起到补充语义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以理性诉诸为理论框架,探讨隐喻手势如何辅助其实现。研究发现,在演讲中,演讲者在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会大量使用隐喻手势,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描述赋予动态性、层次性,便于听者理解演讲者的逻辑,以此实现理性诉诸。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与隐喻言语的功能具有统一性,隐喻手势加强巩固了隐喻言语的语义,而非伴有隐喻言语的隐喻手势则对言语起到补充语义的功能,使抽象概念有形具体化。隐喻手势是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也是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体现。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且隐喻手势识别有一定难度,有待于进行更大规模和更多类型的语料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2]Cienki,A & C,Müller.Metaphor and Gestur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3]McNeill,D.So you think gestures are nonverbal?[J].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2):350-371.

[4]江桂英,王容花.英语演讲中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外语研究,2013(5).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