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野心家美梦的破灭

2019-07-01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莱纳红与黑钟声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

司汤达是以长篇小说名世的。他的长篇代表作《红与黑》传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减。

【内容梗概】

主人公于连,是韦里埃小城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波旁王朝复辟后,于连通过穿上红军服从军而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只好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之间产生了暧昧关系。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继而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由于自己的聪明和个性,他不仅受到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二人秘密结婚,拉莫尔侯爵对这门婚事虽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可是好景不长,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际,他却陷入了贵族阶级和教会所设下的圈套,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人物形象】

于连是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欺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他的爱情、追求和最后失败的命运,对于这一时期被排斥于政权外的中下层资产阶级青年来说是典型的。他对现存制度的反抗,明显带有阶级性。他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所追求的发迹和飞升,不是为了推翻封建統治,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这种个人主义反抗者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很容易向现实妥协。司汤达以深刻的笔锋,真实地揭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抗性、妥协性和动摇性,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复辟的思想。

【相关链接】

1.关于书名的含义

通常,人们以为书名中的“红”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莱纳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象征人生的游戏。此外,也可以说“红”指的是于连心中善良、诚实的那一部分,而“黑”则是他内心伪善、愤恨的那一部分;“红”与“黑”的交战,主宰了于连的思考与行为,“红”与“黑”的抗争,则注定了他悲剧性的下场。

2.众说《红与黑》

(1)《红与黑》是我平生最受益的书籍。

——法国杰出小说家纪德

(2)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高尔基

(3)《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外国文学史》

(4)《红与黑》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专门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

——《法国文学史》

【名段阅读】

于连一心想着他要做的事,竟找不出话说。谈话无精打采,了无生气。

于连心想:“难道我会像第一次决斗那样发抖和可怜吗?”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太多的猜疑。

这种焦虑真是要命啊,简直无论遭遇什么危险都要好受些。他多少次希望德·莱纳夫人有什么事,不能不回到房里去,离开花园!于连极力克制自己,说话的声音完全变了;德·莱纳夫人的声音也发颤了,然而于连竟浑然不觉。责任向胆怯发起的战斗太令人痛苦了,除了他自己,什么也引不起他的注意。

古堡的钟已经敲过九点三刻,他还是不敢有所动作。于连对自己的怯懦感到愤怒,心想:“十点的钟声响过,我就要做我一整天里想在晚上做的事,否则我就回到房间里开枪打碎自己的脑袋。”

于连太激动了,几乎不能自已。终于,他头顶上的钟敲了十点,这等待和焦灼的时刻总算过去了。钟声,要命的钟声,一记记在他的脑中回荡,使得他心惊肉跳。

就在最后一记钟声余音未了之际,他伸出手,一把握住德·莱纳夫人的手,但是她立刻抽了回去。于连此时不知如何是好,重又把那只手握住。虽然他已昏了头,仍不禁吃了一惊,他握住的那只手冰也似的凉;他使劲地握着,手也战战地抖;德·莱纳夫人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想把手抽回,但那只手还是留下了。

于连的心被幸福的洪流淹没了,不是他爱德·莱纳夫人,而是一次可怕的折磨终于到头了。

品读

十八岁的于连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晚上十点的钟声响起时,他一定要握到德·莱纳夫人的手,并且留下她。要成为德·莱纳夫人的情人,这是他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关卡。德·莱纳夫人是市长的妻子,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身份勉强算得上高贵,而且格外珍惜自己贞洁的名誉。于连只不过是在德·莱纳夫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的一个穷小子罢了。但于连还是强迫自己接受了这样高难度的任务。他要征服德·莱纳夫人的精神和肉体,更要借此来锤炼自己的灵魂,使其变得更加坚强。当天晚上的花园里,德·莱纳夫人坐在于连旁边,在德·莱纳夫人的另一边,坐着她的一位朋友——德尔维夫人。整部《红与黑》里,这个细节值得重视:于连给自己下了时间逼定的咒语——“十点的钟声响过,我就要做我一整天里想在晚上做的事,否则我就回到房间里开枪打碎自己的脑袋”。试想,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还有什么手不敢牵?还有什么险不敢冒的?

猜你喜欢

莱纳红与黑钟声
Top Dog in Peaunts世界上最酷的小狗史努比
情人礼赞
盛世钟声
新年的钟声
“稻草人”
尤金·克莱纳 被遗忘的硅谷鼻祖
飓风袭击北卡罗莱纳
海楼钟声(上)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