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组织策略探究

2019-07-01王军胜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组织预习高年级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有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较高质量的预习,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组织预习来提升学习效率。而且,中学的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力有较高要求,在小学高年级组织预习还可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进入中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组织

学生高质量预习,可以使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中学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发展目标发生了变化,需要学生更多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发展。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力的培养,可以为他们将来进入中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小学,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一定难度。因为小学生的学习素养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他们的知识水平、自主能力还有待提升,其预习的质量和效果通常不能得到很好保障。但是,进入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其思维力、学习力开始了加速发展,大多数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较高水准的预习了。这为组织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力准备了条件。

一、 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高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如果采用完全放开的方法也是不合适的。他们还没有具备在完全自主情态判断学习内容、拟定学习重点、把握学习方向的能力。所以,在这个学段布置预习作业,还需要教师给他们安排得细致一点,具体一些。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质量,而且通过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也使学生逐渐掌握如何组织预习,逐渐学会自己来寻找预习内容、方向,掌握预习方法。比如,在让学生预习《山中访友》的时候,给学生列出预习细则:①学会课后生字,给生字注音并组词(至少两个);②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标注每段的大意;③文章中说了哪些“朋友”?列出来,并分别简要说明这些“朋友”的特征;④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思想?——这样安排,学生按着教师设计好的条目一项一项完成,就能保证预习质量。

二、 要求学生发声朗读

发声朗读在语文学习中作用非常明显,它对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语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越来越羞于开口朗读,而更愿意用默读的方式来阅读文章。所以,我们在安排学生预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发声朗读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在预习中发出声音来朗读课文。但是,这个预习朗读有个监督的问题——我们不能完全靠小学生的自觉。所以,我们最好是对这个朗读建立一个监督机制。比如,请家长配合,只有在学生确实发声朗读了文章之后,家长才能在课本上签字确认;比如,有条件的话,请家长把学生朗读的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发到班级QQ群里。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预习的朗读放到早读时间,教师现场带着他们朗读,效果也比较好。

三、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对于自主思维来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体系。而我们给学生安排预习作业,通常是已经替他们完成了“提出问题”这个环节。那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就缺少了一个项目。而前面说过,高年级学生自己独立设计预习的能力还不够充分,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进行指导。那么,如何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在预习作业中加入一个“质疑”“提问”的环节来实现。比如在让学生预习《山雨》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一个“出难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问题,然后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考”同学。如“这篇课文讲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声音和色彩)”“山雨还有什么特点,文章没有写出来?”等等,以这种设疑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监督检查预习效果

预习是个相对自主的学习行为,除了个别是采用课堂预习形式,大多时间是让学生在自习课或家庭中完成——而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低,如果想保证预习的质量,就不能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觉。通过一些手段实现对学生预习的监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监督检查是组织预习的必要环节。

通常,监督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和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手段。一是请家长配合教师工作,让家长在学生预习后在课本或预习本上签字确认(但这只是一个辅助监督,我们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家长。毕竟家长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而且他们也对教师安排的作业内容和目标不熟悉。所以,请家长配合只是一个督促作用);二是通过课前同桌互检的办法,再次给学生完成预习形成“压力”;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前小测验、小互动来检验预习效果(比如听写生字或随机请学生讲一讲预习收获等等),这种方法其实也为后面如何组织教学做学情准备;四是通过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预习的兴趣和自信,提升其預习自主意识。

以上,根据高年级学生学情、语文的学习特征以及学生素养的发展需求等,就如何有效组织预习进行了探讨。主要强调四点,一是要有具体安排指导,二是要注意适应语文的学习规律,三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四是要有监管。

参考文献:

[1]崔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的预习方法[J].新课程:上,2016(3).

[2]石维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8(26).

作者简介:

王军胜,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闫呈岗小学。

猜你喜欢

组织预习高年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品三口而知味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