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07-01陈聪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学诗歌高中语文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新兴科学。诗歌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粹,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推进积极心理學的本土化进程需要我们深度发掘本土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旨,通过二者间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理论的重构。

关键词:心理学;高中语文;诗歌

一、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而,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或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活力、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所有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二、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诗歌教学

(一) 传统诗歌中的幸福观

幸福是主观性极强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价值诉求,具有浓郁的特殊性和主体性。透视个体幸福观,可以管窥其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在内的整个价值取向体系。

儒家思想的幸福观,既体现了内心修养的宗教属性,也彰显了外在追求的社会属性,是一种宗教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就感官愉悦层而而言,首先传统文人眼中的幸福是指恬淡惬意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体现了中国儒者的淡泊与宁静,既流淌着超凡脱俗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散发着感性率真的乐观主义芬芳。“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孔子眼里,这种质朴的生活最惬意,最幸福。

就心理享受层而而言,传统眼中的幸福主要是指个体主观价值的实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是西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诉求。中国文人大都受儒家学派的影响,终极理想是为了实现天下太平。

(二) 传统诗歌中的积极观

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社会成员并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首先,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应转向人的积极方面,它从每个人现有的、实际的能力和潜力出发,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人的潜能和力量,发掘和培育人类的积极品质、潜能和力量,从而提升个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指数。其次,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生都非常完美的生活,人生难免有挫折,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问题,也就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就能锻炼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逆境中获得进取。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王安石《定林》)罢官之后的王安石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王安石《代人赋鹧鸪天》)王安石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王安石遭受政治上的巨大打击,自己的政治理想毁于一旦,但他仍能用积极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体现出了一种政治家的睿智和中国文人的傲骨。

被贬的文人或从炙手可热的职位上下来,踏上流放的迁途;或从官场上退出来,走向田园;或许空有才华却根本没被赏识重用过……面对人生的低谷,他们总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三) 传统诗歌中的发展观

传统心理学致力于关注人的心理缺陷和弱点,纠正人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心理学问题的预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赛里格曼主张,“培育个体的固有的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是积极心理治疗的根本性战略。”积极心理学着重于对有心理缺陷和弱点的人在自救问题的研究上,他通过发挥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不仅帮助人解决问题,而且能培育和增强人的积极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效果,进而促进人的心理不断发展。

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到“请君莫道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些诗句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他的一生正体现这种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刘禹锡前半生位极人臣,却因永贞革新三起三落,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在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刘禹锡面对政治上的打击,生活上的诸多变故,通过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三、 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理念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其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拓宽新思路,还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结合积极心理学中的“三大支柱”,发掘古典诗歌中有关“积极的情绪、积极的特质和积极的组织”,这对诗歌鉴赏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8).

[2]王颖民.青少年积极发展思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综合,2016(29).

作者简介:

陈聪,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学诗歌高中语文
“没有用”的心理学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