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技巧

2019-07-01黄海琴

中文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孔乙己

黄海琴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的切入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课堂带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6-0-01

所谓“导入”,其实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 ,为了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去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策略。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的切入点,导入设计得好,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导入对一节课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的学习。它好比通往知识彼岸的桥梁,能有效地把学生的从课前的散漫状态吸引到课堂来。好的导语能够紧紧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围绕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导入有法,但无定法,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探究谈几点课堂导入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特定的场景或氛围以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景。例如在教学《黄河颂》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地理历史时对黄河有一些了解,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黄河,我就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看着视频中黄河如万马奔腾的气势,听着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歌曲,学生一下子如置身黄河边上,接下来课堂对学习《黄河颂》这首诗的热情大大被激发出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篇目,比如朱自清的《春》,冰心的《荷叶.母亲》,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情境导入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故事式导入法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中学生。许多典故、寓言、传说、名人趣事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联系,对学生极富吸引力,教师善于利用这些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例如我在上《天上的街市》时,我就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个神话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过,七嘴八舌的,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我就请一位学生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讲完后,我抓住机会,提出疑问:故事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拆散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能相会,那么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天上的街市》这篇文章。中学生都有好奇心,讲完故事教师即抛出问题,学生的探究之心就很浓厚了。又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时,我用《还璧归赵》这个故事导入,再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外交的故事,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堂,投入新课学习。

三、背景介绍导入法

背景介紹也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因为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必须要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获作品的相关背景,才有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对于文化大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学生对这段历史还是很陌生的,我先给学生介绍作者宗璞及其文章写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不仅对这段历史有了了解,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学生理解课文主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又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教师只有给学生介绍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学生才能很好的去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言文,背景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作者情感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背景导入到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还是很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

四、激疑导入法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疑导入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需要,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好奇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我会这样设疑:同学们,大家在读课文时,有没有关注到这句话: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设计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课文中有没有答案呢?带着问题,学生们兴致盎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又如学习鲁迅《孔乙己》时,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我会提出以下几个疑问:(一)孔乙己是他的原名吗?(二)你们知道孔乙己的身份吗(三)孔乙己的“经典语录”是什么?这些简单的回答学生出来,课堂很快就活跃起来。激疑导入法要去的脸好的效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只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中很自然地学到新知识,及温故知新法。它是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联系,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这种导入类型也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例如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会引导学生先去复习学过的送别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等等,学生们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

语文课堂导入是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加以精心的设计,用独特新颖的导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能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学习的效果都能得到大大的提高。总之,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第一步,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是气氛的调和剂,教师只要能够巧妙运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智慧之花,洞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孔乙己(下)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