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技术同教与学的影响

2019-07-01王雪梅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技术管理教学模式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需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高昂情趣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果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以冷漠的态度来,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使人容易产生疲倦。如果没有高兴而振奋的心情去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关键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学模式;技术管理

一、 教育技术同教的辅助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无可置疑的,同时也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备课时,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集中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演示时教师向全体学生播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片段,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组讨论或欣赏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有理由被信息技术所替代了。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教师把教学内容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感观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样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教师教研活动,距离也不会是问题,在办公室,用电脑与网络,就可以轻易地交流经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还可以激励老师们竞争意识,还能互相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便于今后的教学。

二、 教育技术对学的服务

现在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重点就要发在学生如何去学上。所以更应该激发孩子主动去学,而不是填鸭式的强行灌输给孩子。硬式教育固然是很枯燥无味的,但孩子还是要在该有的年龄段掌握必学的知识,这就需要现在的教育技术手段。学生拥有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便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如在网络教室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培养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探究知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上能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在课后仍然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曾经的唯一办法只能让孩子们去外面补习,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花费学费外的资金投入,暂且不说花钱,孩子们六日的休息时间,又是接收了一遍“硬式教育”。枯燥、乏味、耗资。而现如今,倘若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算是在常规课堂上有没听懂的孩子们,也可以一劳永逸的在家再学习几遍,总能掌握知识点的,“不怕笨,只要学”,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我想也不会产生落差感这种负能量,让他们有差人于千里的消极情绪,从而彻底地放弃了自己。

特殊情况应对时,如遇到雾霾天气,为了孩子的健康,暂停去学校上课,那这一天就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了吗?其实并不会,教育技术就可以帮助孩子在家就能完成今天要学的任务。偏远地区的孩子,教学资源匮乏,与中心地区的孩子相比较会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教育技术,如“校级网络同步教学”,市中心的孩子可以同偏远地区的孩子同上一节课,资源共享。

对于21世纪的孩子来说,不会信息技术这门本领,可能在未来都会是半个文盲。对于孩子来说,信息技术的本领不单纯仅限于上学时期,今后走出学校,步入社会,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需要涉猎的内容,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三、 教育技术在管理上的辅助

如今高中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原有传统的固定课表、课前点名、纪律委员考勤等的上课方式已无法适应走班教学的需要。此时就需要采用信息化的考勤方式,通过教室门口的电子班牌发布当前教室课程信息,学生可以在班牌上刷卡查询个人课程信息及考勤信息,实现一人一课表,助力新教学改革下的“分层教学”和“选课走班”。学生或者教师还可以利用一系列功能,实现个人信息查询,包括个人课表、个人考勤、个人作业、个人成绩、个人消费、图书借阅等信息。

电子班牌作为一个班级的标识,它可以便于教师学生发布信息等,既可以作教师的通讯平台,又可以作为学生的展示平台。操作起来也简单,甚至于现在的手机App都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为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带来极大便利。

四、 教育技术存在的問题

1. 教育技术教学方式尽管使用简单便利,但还存在着年龄差距的问题,据在天津市各学校调研中发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学校里教师的使用情况,较为年轻的老师喜欢借用技术辅助教学,但教长的老师一是接触的少,多年来传统教学的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不愿意去改变;二是缺少对教师的培训,培训到位后,教师们(包括年龄教长的老师)在掌握了技术手段后,就会了解其实操作很简单,同时在自己教学的时候运用,既能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识点从繁到简,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快地掌握知识,获得更好的效果。

2. 学生能否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学习。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或平板的问题现在仍然处在矛盾之中,家长的配合问题,学校的管理问题,学生的视力健康问题等,还处在讨论阶段,仍然不能做一个结论。

3. 当今社会信息内容的好与坏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并没有机制能保证孩子们接触到的就一定是正面消息,负面内容可能也会随之出现在孩子们的世界中,这个时候就又是一个很大问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保障支持。

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起步较晚,加上在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坚持科学、高效、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王雪梅,天津市,天津市电化教育馆。

猜你喜欢

技术管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