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多种课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2019-07-01林慧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案习作课文

林慧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8701273600

电话:010-58022100-62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100191

邮箱:liuhantao@huayue.com

网址:http://www.ywztxx.com

以往,我们采用的导学案是按照课文的顺序,逐篇设置预习课、精读课、习作课、测验课等,每个课时均设有学习目标、学习思路。2015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校启动,我对其课内海量阅读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设计出单元整合式的导学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型,进而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量阅读,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预习过关课:每单元2个课时,每课时预习1—3篇文章。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组文章中,《商鞅南门立木》和《出色的老师》都是通过主要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我把这两篇放到同一预习课时里。这样,学生在预习时更能把握住相同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学生用五步预习法,即读、画、查、写、思来预习课文,先通过学习单元导读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对语言训练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单元文章的情感主线。接着,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对要背诵的文章做到熟读成诵。最后,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学会生字词。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小结后,根据学生预习掌握情况进行测验,及时纠错。

精读引领课:每单元3个课时,课堂采用“1+X”的教学模式,围绕语言训练点展开,精讲多练,一课一得。学生通过了解文本背景和典型人物进行细致学习,把握文章的知识点和写作特点。教師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总结各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接着,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一篇或多篇文章,举一反三。如学习《出色的老师》一文之后,学生掌握了“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这一语言训练点,再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的《盲人与猎人》一文,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诚信的重要”这一主旨。

组文阅读课:每单元1个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课外相关联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不同文章的共同点去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学生在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在组文阅读课中得以充分实践、体会。“学习检测”部分的问题设置着重于课外知识,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加大有效阅读量,培养良好的语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阅读及展示课:每单元2个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或阅览室,对与学习到的作者、文本体裁、写作风格等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对书籍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引导他们对所读的文章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绘制思维导图等。

学生在大量自主阅读之后有了自己的体会与见解,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分享,彼此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作者。这节课可以由班干部组织,教师则作为一名参与者欣赏,以趣味性浓、学生参与度高为课程目的。

习作指导课:每单元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侧重写法指导。写作前,先复习单元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再明确单元习作要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小的文段示例,或者带领学生体验一些有趣的主题情境,让学生写作有方法可依、有范文可观。如指导学生进行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时,我先带他们回顾单元导读——提倡大家在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把科学精神发扬光大。接着,我介绍习作要求,进行写法指导,再跟学生一起做简单的科学实验——吸管穿破土豆、鸡蛋浮起水面等。我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写作思路,并写出作文提纲,最后把实验前的困惑、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实验成功或失败后的感受都列出来,如此一衔接,再进行语句的润色,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第二个课时侧重习作的修改。六个单元的习作修改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先注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错别字的更正、句子是否通顺等方面,再针对中心是否明确、主题是否鲜明、事例是否新颖、文章是否有亮点等进行修改,最后进行优秀作文的鉴赏。可以同桌互相修改,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修改,还可以推荐给老师进行修改。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章,学生对于遣词造句有了新的体会,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以往的导学案设计约10个课时学完一个单元,阅读5篇文章;新的导学案一个单元10个课时,学生不仅阅读了教材的5篇文章,还读完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对应的约50篇文章及课外的若干篇文章。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课型带来不同的阅读量,真正让阅读引领了语文课堂。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断的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习作课文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比例尺(一)”导学案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