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2019-07-01李哲
李哲
【摘 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的战略价值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分析了企业发展战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论述了优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人力资源 企业竞争力 绩效考核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首先由美国人提出。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企业实际上扮演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先驱实践者的角色。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精髓在于其人本主义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日本企业将其管理重心集中在对“人的管理”之上,实行了一系列充分体现其人本主义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例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教育培訓制以及保障制等等。这些制度的战略基础是:能力、品质、技能、教育程度、完成任务的适应性和岗位工作绩效等。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也日益地暴露出来。约翰·沃洛诺夫在《日本管理的危机》、帕茨·史密斯在《日本:一种新的解释》、菲利普·安德森在《黑纱的里面:除去日本人商业行为的迷雾》等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日本模式的弊端。他们指出,在日本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在更大程度上陷入一般事务性职能,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战略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激励,核心雇员的配置等方面缺乏充分的界定、使用和激励,这使得日本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受到极大削弱和限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一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与讨论日趋深入,并被欧、美、日企业的管理实践证明为是获得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于在支持企业的战略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学术理论界一般采用Wright&Mcmanhan的定义,即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在传承了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结合了时代特色,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了一个高度。其主要是指:在明确企业发展总体目标,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整合、分析各种相关的要素,形成一套能与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的配套管理制度,属于企业发展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了,优秀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职位晋升考核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诊断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决策、实施、评价等科学方法的指引下,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升其责任感、事业心与奉献精神。
二、企业发展战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公司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
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的各种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性让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优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作与发展的保障,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依托和展开,是企业中最具多样化的要素。企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通过管理的整合而使之成为有效的资源。当技术、资本、环境、政策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人成为实现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且人力资源的构成及动作模式,竞争对手更难模仿。现代的企业文化也成为经营的一种手段,本身也带来市场价值。企业可对人力资源进行最多样化的选择和组合,以完成和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这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能适应环境的企业,不能保持适度灵活性、可塑性的企业,是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的。优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助于培育和提升企业执行力
一个企业的执行力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与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同样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科学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执行力包含了企业组织结构、员工职业素养、领导层的管理水平、企业规章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与要素。现代化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在企业目标与企业战略的基础上,整合、利用企业内部与社会上各种有价值的资源,通过科学设计、资源配置、人员调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增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有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展
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本主要包含了员工数量与员工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及创造价值的能力。首先,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制定完善、系统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优秀的人才。其次,针对岗位、职责、业务能力的需求,进行专业化与系统的培训,提升其业务素质与职业能力,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与收益的目标。同时,公平、科学的薪酬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产生企业价值与效益的强大动力。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人才,激发企业员工的奋斗潜能。也推动了企业人才的优化,资本的扩展与提升。
四、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四个基础平台
有效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得到并发挥预期的效果的前提是组织要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必要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人力资源专业队伍、人力资源组织环境、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基础建设四个方面,为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和专业能力。
人力资源专业队伍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专业队伍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界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和职权,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对直线经理参与和配合人力资源管理也作出明确的要求,从各个方面保证人力资源专业队伍能成为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基础。
合理的组织环境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外部条件。要求从公司战略出发,设计出一套适合公司战略需要的组织结构,并细化每个职位的设置,并根据公司外部环境进行优化,为公司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提供相应的组织环境。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保持企业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是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和冲击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从思想理论到方法运用的根本转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方式、方法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从传统的注重事务管理向“人本主义”管理转变,从传统的对人事分散性、事务性管理向现代的系统性、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变,把主要工作转移到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上来,全面提高员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所需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匹配和整合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企业战略,因此,其与企业战略的匹配程度越高,越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操作中的匹配与整合,包括纵向匹配、横向整合两方面的内容。纵向匹配是指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两级关系的一致性,主要从组织动态性上进行考察,保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要求一致,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一致,并与组织的特点相符。横向整合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的互补,考察不同人力资源活动是否有效协作,并达到互相加强的目的。
(三)构建合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分层次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战略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次、管理层、运作层次。战略层次的工作重点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界面,根据企业内部各方面利益和企业战略目标以及远景规划,由管理层协商把握建立的统领性方案。管理层次的工作重点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战略与规划,才能充分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具体来说,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应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战略层次。此层次的焦点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界面,主要追求企业整体利益,注重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诸要素首先建立在企业管理层共同确定的、符合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且得到企业全体基层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及远景规划的基础之上。此层次,近期业绩并未被忽略,但主要关注的是长期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主管应作为企业最高管理层的一员发挥其影响。其相关活动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包括领导发展规划(建立后备领导干部队伍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培养良好素质的员工队伍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组织发展规划(建立适合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等。
管理层次。这个层次的重点从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转移到制定运营性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方针被细化为具体的人力资源活动方案。重要的是,该层次的所有具体内容都应遵从战略层次制定的纲要和方针,切实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如设计人员招聘与选拔方案,绩效评估方案,薪酬方案、培训方案,等等。
运作层次。该层次的主管直接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具体服务的基层人员接触。人力资源规划在这一层次得到具体的实施,同时,要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分析、评价计划质量,找出不足给予适当调整,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培育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与环境体现了其对于企业员工的一种管理理念与思路,同时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良好窗口,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并且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与激情,增加企业的效益与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无形的资产,是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战略人力资源的角度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了团队合作精神文化、创新精神文化、顾客服务至上文化等主要内容。
(五)构建多元化薪酬分配机制
企业要重视发挥薪酬的激勵调节作用,构建多元化薪酬分配体系,改变薪酬体系过于单一的局面,弱化其保障性,强化其激励性、调节性,将管理、技术、知识等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纳入薪酬分配体制,使那些对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六)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现代企业应探索建立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知识技能培训协调统一的培训开发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和开展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的量化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和方法,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把员工的绩效考评与奖惩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依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员工的岗位、薪酬、晋升和培训,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战略日益依赖于企业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度投入的工作团队,企业的员工是提供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突破过去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战略管理联系起来。企业重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会成为整个企业中最能产生效益的源泉,企业将更能发挥其竞争优势,开创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夏茜.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国市场,2018(35):113+119.
[2] 李慧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92-93.
[3] 陈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论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8(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