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内控与供应链管理高效融合的创新探索
2019-07-01陶婉菊
陶婉菊
【摘 要】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新医改政策的发布,医院需提高医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增强内部控制和抵御风险能力。通过供应链管理与财务内控的有效结合,给公立医院“降本增效”探寻了新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从公立医院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内部控制融合贯通到医疗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营之路。
【关键词】 财务内控 供应链管理 公立医院
2015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等的跟踪监控制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和加强成本控制。 2016年10月25日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2017年0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
一、新形势下医院内部控制与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1、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在物流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比较落后,有的还手工管理,有的虽然有信息系统支持,但是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存在很多问题,互联不互通,这些都加大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难度。
2、医院物资管理中资质证件、材料品类维护工作量巨大
医院采购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部门多、采购品种繁杂以及供应商多而分散,且耗材的厂商授权和产品注册证变动非常大,依靠纸质证件管理、Excel管理等人工管理方式很容易遗忘,缺乏及时提醒,导致产品授权到期、产品注册证到期很难被发现,带来医疗隐患。此外,部分供应商存在资质差异,也会出现无证或超范围经营的问题,这对医院的正常采购和医疗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3、医院供应链管理缺乏对医院订单处理、供采流程的高效管理
目前医院与供应单的订单处理,主要通过电话与供应商沟通,涉及供应商数量及耗材品类众多,沟通成本高,信息传递易出错,且缺少记录归档。尽管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早就存在,但是规范执法起步较晚。特别是标准体系不完善、一些监管检查可操作性不强,加之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品种复杂、技术含量高,导致其流通监管难度加大。
4、减低耗材占比,减低医疗成本
2017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医改规划就划定了全国公立医院的控费指标,有3个关键数据在2017年内就得实现:药占比降到30%,耗占比降到20%,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为加强医疗控费,需要加强对于耗材使用的管控,尤其通用耗材和高值耗材首当其冲,严控使用。
二、公立医院供应链管理与内部控制高效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在经济预算约束下实现合理收益,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公立医院供应链管理与内部控制高效结合,制度先行,以信息化为支撑,有助于进行全方位财务监督和进行全视角财务分析为体系,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1、证件协同,智能预警
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供应商协同管理系统,供应商首次登陆以及录入送货信息前需录入和完善企业基础信息及相关证件信息,医院管理人员只需进行审核。使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有序分类、智能预警、实时维护,来实现资质证件的便捷审核与管理,通过平台中的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的更名、换证等操作全自动可追查管理,高效便捷,节省院方管理成本。
2、供采协同,订单同步
通过供应宝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采购、供应信息的实时协同。保证信息的及时及准确,提高采购效率,可规避因线下沟通造成的信息不及时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信息错漏。科室需求预约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3、保障医疗安全,全程条码溯源
通过供应商协同管理系统,将条码打印工作下沉到供应商,供应商条码自助打印,减少院方工作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条码打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支持高值耗材唯一码管理,厂家码管理,做到采、供、配、用全程追溯。
4、控制耗占比,降本增效
在医院成本里面,药品和耗材的成本已占到40%左右,是除人力成本之外的第一大成本。同時医用耗材的价格居高不下, 给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成本。为更好的管理耗材,降低耗占比,通过“适时、适量、适价、适质”的先进采购管理思想,并以最经济的资金占用率,保证物料的充分供应,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加快库存资金周转速度,同时通过将医院物流系统与医院HIS、财务、成本系统做一体化整合,将收费物资的消耗与收入实现对应管理,实现实耗实消管理;将非收费物资的消耗量与业务量实现对应管理,加强成本意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物流管理水平。
5、将内控思想嵌入到供应链管理的每一步、每一环
票票关联,账实相符。订单、送货单、入库单、发票单、付款单,单单关联,很大程度的避免了实际操作中不规范行为的出现,配合条码管理实现账实相符。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留痕化管理,保留历史记录,可追溯、可查证。同时,加强预警和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
综上所述,新医改形势的呼唤,医院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由以往的外延式发展的规模扩张演变为以内涵式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堵塞跑冒滴漏,防范经济财务风险。其中内部控制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必然成为医院重要的管控工具和抓手。通过资证、准入等完整数据监督,上下游阳光采购交易服务,订单执行流程的全景记录,器械耗材全生命周期追溯,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分析等,借力信息化手段,将内部控制融合贯通到医疗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营之路。
【参考文献】
[1] 韩斌斌. 以“大财务”观念为引领打造医院精细化财务管理新常态[J].现代医院,2015,15(10):130-133
[2] 唐斌.医院精细化管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
[3] 王志发,王莉. 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5,19(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