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职学校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9-07-01丛培科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安全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法、专家访谈对影响中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减少体育课堂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安全;问题;对策

一、 引言

由于體育与健康课程时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通常采用走、跑、跳等手段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何减少体育课堂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对引起学生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以期对体育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 引起体育课堂中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体育课堂中的安全事故主要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导致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比较法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

按照要求,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健康管理制度,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学校的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切实履行对学生的健康检查义务,或者是进行了粗略的健康体检,导致部分有器质性疾病的,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发生意外。

(二) 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

学生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穿着不合时宜运动的服装,携带影响安全的物件,如小刀,钥匙等来上体育课;还有部分的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如睡眠不足,身体疲劳,伤病初愈或者带着伤病参加剧烈运动,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都会下降,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束能力,不遵守纪律,这些都是造成别人或者自己受伤的原因。

(三) 学校场地设施因素

体育场地设施时学校体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部分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材等不符合国或者有关部分的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对于学生每天使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修理和更换。

(四) 体育教师课堂管理不当

课前,体育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学情等科学的选择教材;没有认真的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没有准备好场地和器材;没有遵循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对于所学技术动作规范的强调不够;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安排运动负荷;多个班级同时上课,场地小,人数多,如果组织不当,场地划分不合理或者在同一场地进行多种练习,保护与帮助不到位等都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体育课堂中,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对策

正确认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力求做到教育在先,防范在先。落实措施,确保安全。

(一) 加强安全教育,梳理“安全第一”的思想

中小学体育教学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学生懂得健康与安全的关系,使学生知晓体育课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要专门安排室内安全理论课的教学,对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精加工,并将其做成课件,对学生进行讲述和演示。

(二) 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

学校必须对入学新生安排体检或要求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同时为患者不能参剧烈体育活动的有疾病的同学,以及有生理缺陷的同学设立专门的健康体质档案,以便于体育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组织方法等的时候加以控制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全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防止因教学内容,手段等的安排不当而引起安全事故。

(三) 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管理

良好的课堂规范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应该在开学初进行体育课题常规教学,说明体育课的各种基本要求及原因。让学生明白体育课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 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环节,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因此,在课前,体育教师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场地和器材,合理布局和利用场地,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排除安全隐患再行组织教学。结合场地器材的情况,遵循人体运动生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

(五) 合理安排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安排的合理科学,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有利于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力,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对预防损伤也有积极的效果。对于承受负荷大而且容易受伤的关节和部位应该有专门性的准备活动。

四、 结语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注意培养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因素的强化训练及训练后必要的放松练习。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进而提高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自我防范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体育伤害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姚洪恩.体育保健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曹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探析[J].体育教育研究,2013.

[4]夏力.葱“学生徐松学校”谈体育安全事故纠纷的预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

作者简介:

丛培科,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体育课安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