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2019-07-01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2019
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2019)
X射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医学影像设备更新的典范,其不但实现了不同影像模式的优势互补,同时将功能分子影像学同解剖结构影像融合到一起,使疾病诊断、分期、疗效评估以及预后评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PET/CT最大的优势就是将PET和CT的图像结合起来获取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结构信息,能极大提高诊断准确性[1-2]。因此,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国外关于动态体模的检测手段有少量实验研究,但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为了满足临床质量控制需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国内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CT融合动态体模的研究。为了规范PET/CT融合动态体模对图像融合软件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的评价,国内相关专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起草了本版专家共识。
1 检测条件
1.1 检测环境
环境要求:①温度为(20±2)℃;②相对湿度为(50±15)%;③大气压力为86.0~106.0 kPa[3]。
1.2 检测设备
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103100)研制的PET/CT融合动态体模(型号:XQYG-PET/CT),见图1。
图1 PET/CT融合动态体模
PET-CT融合动态体模由胸腹部体模和运动测控系统两部分组成(见图1)。胸腹部体模采用与人体CT值等效材料[4]制作而成,包括人体肌肉组织、脊柱骨组织和肺组织,内设肺部运动插杆、用于灌注18F-FDG放射性药物的球囊(见图2)。运动测控系统由控制端PC、控制箱和动力驱动与传动装置组成,可模拟人体的3D呼吸运动。
图2 PET/CT融合动态体模CT轴位重建示意图
1.3 检测前准备
开机后检测前做好PET/CT的常规质量控制。
2 检测指标及技术要求
根据体模的实际功能及医学影像诊断图像质量需求[5-6]检测CT与PET图像融合软件的X轴、Y轴和Z轴的图像融合精度。其运动参数分为不同呼吸频率(10次/min和20次/min)、不同呼吸位移(10 mm和20 mm)及不同吸呼比(1∶1和1∶2)条件,具体的检测指标及技术要求见表1。
3 检测方法
3.1 检测体模的准备及体模参数设置
按照体模使用手册[V1.00]完成体模系统搭建,包括电机连线连接、通信信号线、控制箱电源线等连接完成。打开系统控制箱电源,等待系统自检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选择需要的呼吸模式及设置参数,点击启动后系统开始工作。在参数设置模块下,设置需要的呼吸参数(呼吸频率、呼吸位移和吸呼比)。
3.2 体模定位
(1)扫描定位[7-9]:首先在体模胸部球囊注入18F-FDG 3.7 MBq共7 ml,然后进行体模的摆位,将体模水平放置在扫描床上,其轴与扫描孔的轴平行,用水平仪检查体模水平后,定位光线对准动力驱动与传动装置上缘,然后进床;定位后,调节体模的呼吸频率、呼吸位移、吸呼比运动参数模拟呼吸运动,将各运动参数依据实验组合方案进行设置,设置完毕后进行定位像扫描,然后由所得到的定位像确定体模轴位扫描范围[10-11]。
(12)体模运动参数设置:①呼吸频率分别为10次/min和20次/min;②呼吸位移分别为10 mm和20 mm;③吸呼比分别为1∶1和1∶2。按照上述运动参数组合需采集8次实验数据,另还需采集1次静息状态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合计需要9次。
表1 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指标和技术要求
3.3 扫描参数
(1)CT扫描协议:①扫描范围为体模顶部到底部(见图3);②扫描条件为80~120 kV,100~300 mAs,螺距0~1;③扫描方式为螺旋扫描;④扫描层厚为1~5 mm;⑤重建算法为反投影法、迭代法及解析法;⑥图像后处理根据需要重组出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
(2)PET扫描协议:①扫描范围为体模顶部到底部;②采集FOV为400~500 mm;③球囊内18F-FDG[12-13]为3.7 MBq共7 ml;④图像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迭代法。
图3 体模扫描范围示意图
3.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图像融合精度:启动胸部PET/CT扫描程序,完成采集后重建CT及PET图像,并传送到图像融合软件后处理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测量PET和CT图像配准情况[14]。利用球囊PET和CT图像的中心点位置偏移距离来评估图像位置的匹配程度(用mm表示)。
(2)图像融合精度测算方法:在PET/CT融合图像上以球囊的CT图像中心为原点、以0.1 mm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上分别勾画PET图像最高计数区域,并以该区域的中心点作为球囊PET图像中心点,测量球囊CT与PET图像中心在X轴、Y轴及Z轴相对应的距离参数,即为X轴、Y轴及Z轴CT与PET图像位置匹配误差[15-17](图4、图5)。技术要求见表1。
图4 静息状态下体模CT与PET图像位置匹配误差测量示意图
图5 动态条件下体模CT与PET图像位置匹配误差测量示意图
4 影像质量标准
图像质量应符合观察与测算要求,能清楚显示球囊,且影像对比好,图像清晰,无图像变形、模糊、缺失、重叠、高密度等伪影[24-26]。同时无示踪剂外漏,成像方位准确,预置合适的窗宽和窗位。
5 结论
国外采用PET/CT融合动态体模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的检测仅有少量研究,且动态体模在材料仿生、运动控制方面都不尽人意[27]。为了满足临床质量控制需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CT融合动态体模的研究,且在仿生材料、运动仿真等方面更能真实模拟人体胸腹部器官。该动态体模实现了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的监测,补充与完善了目前PET/CT设备软、硬件性能指标的质量控制体系。该专家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PET/CT融合动态体模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的评价,对保证PET/CT成像的图像质量、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专家共识协作组成员(按照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陈晓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陈自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种银保(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段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付丽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黄定德(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季仲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PET/CT中心);郎朗(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李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放射科);梁永刚(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刘远梅(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孟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潘文才(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彭志平(重庆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钱根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孙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放射科);王荣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核医学科);肖慧(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许尚文(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杨忠东(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张建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核医学科);张青(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赵鹏(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赵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周海中(扬州大学附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