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趋势研究

2019-06-30丹国萍陈新世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人工智能互联网+

丹国萍 陈新世

【摘 要】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已经无处不在;深度学习、大数据、大规模计算等技术突飞猛进,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及理论基础,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接近2.5亿,智能化居家养老的市场前景广阔。文章对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养老服务企业能够更精准化满足老年人需求、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投资布局,以及对未来智能居家养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人工智能;居家养老;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088-02

0 引言

目前,在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仍被广泛认可,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到万不得已,很多子女不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生活,因此,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有着天然的被接受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更接近于家庭养老,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花费子女大量的精力,而在如何照顾老人方面,很多子女并不专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居家养老所面临的问题,让居家养老的老人生活更智能更方便成为研究重点。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互联网+”

2012年,“互联网+”这一概念首次被作为一个社会基础设施在网络上出现。2013年,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到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互联网+”。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传统经济社会各领域所进行的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力。

1.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BP神经网络算法,其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2010年以来,深度学习、大数据、大规模计算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及理论基础。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国家将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必将和互联网一样,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除了水、电、油、气之外又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1.3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一种社会养老方式,它不同于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由子女供养的在家养老形式;它也不是空巢养老,简单的由护工照看空巢的老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通常是住在家里,但是为其提供服务的成员不是子女等家庭成员,而是由专业机构来提供有偿服务,社区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依托,家庭只是居家养老的基点。家庭、社区、专业服务机构三级构成了居家养老的立体服务体系,子女亲属在居家养老模式中起着精神慰藉的作用。

1.4 人工智能+居家养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數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开始涌现出一系列为居家养老设计的高科技智能产品。未来各种人工智能终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应是围绕一个个家庭的基本需要衍生出来,如衣食住行、居家养老、健康等。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居家养老方面,可以实现互联网+智能穿戴+智能监护,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操作性;利用智能采集的用户数据,帮助政府部门或者养老机构提升效率,为老人与子女的互动沟通创造条件,提升老年人用户黏性和满足感,延伸服务深度和广度,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居家养老将实现“智养质养”。

2 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949万,占总人口的17.9%,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大。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养老机构等资源匮乏的矛盾显现出来。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一些居家用到的智能设备已经出现在市场上,智能居家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智能养老设备的应用。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填补了养老服务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并提高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这也将长期利好于智能养老行业,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设备的了解和使用,智能养老设备潜在需求规模巨大。

通过在国内几大主流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人工智能设备种类很少。平台上商品数量最多的为能检查血压、心率的智能手表,能为家庭提供清洁服务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能为家庭提供情感陪护和视频对讲的聊天机器人。这些人工智能设备,更像是小孩的玩具,未精准抓取老年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设计。而国外专注于老年人智能设备的公司中,以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动力设备为主的以色列ReWalk Robotics医疗科技公司,其生产的人工智能设备可以帮助部分失能老人,尤其是腰部以下瘫痪者重获运动机能;日本CYBERDYNE生产的人工智能设备HAL混合助理手臂套组,则可依靠皮肤检测到的人体神经信号,增强失能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即使当前国内企业已有陪伴机器人,也有一些人工智能设备能够提供日常提醒、智能护理、生活辅助等,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的治疗、生活与精神需求,但是,国内专门为居家养老设计的人工智能设备品类较少,在高科技含量和核心技术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3 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趋势分析

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1}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平台;{2}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平台;{3}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平台;{4}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平台。四大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体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应增强产业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尤其是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

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传感设备、移动定位等服务,实现居家老人的日常活动量、位置信息、生理健康指标等各类数据可实时查看,并且让各种智能设备的数据实现无缝对接,统一数据中心,通过可视化平台让子女家人、专业服务机构、社区等,能远程实现对居家老人的生活服务、关心关怀、健康监测和紧急救助。

通过学习欧美和日本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Comet Labs对居家养老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的应用趋势将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1}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尊严的产品,如身体增强或者辅助设备;{2}为居家老人提供事前安全方面的预防和应对管理的产品,尤其是在防摔保护方面;{3}为居家老人提供情感陪护和心理健康的机器人等,如“小鱼在家”;{4}更细分的监测维度和流程,如居家养老设施改造、人体识别和移动追踪等;{5}针对居家养老行业的相关智能化服务。

4 结语

在“互联网+”已深入各行各业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居家养老应用人工智能设备工具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区养老,养老院等传统模式无法满足近2.5亿老年人的情况下,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偏爱的主要养老形式,居家养老只有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观念、传统模式,实现政府管理方便,子女照看便利。

新时代下的居家养老,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应用,目前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设备价格普遍较高,大部分老年人无法负担起这样高昂的智能设备费用,希望政府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将更有利于急需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普通人家庭,这对居家养老的推动,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都是极大的利好。可以预见,居家养老的智能化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奋斗了一生的老年人也能享受晚年美好生活。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统计局.2018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1/t20190121_1645752.html,2019-01-21.

[2]睢黨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28-135.

[3]曹力,马丽丽,汤少梁,等.“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6):861-863.

[4]联想之星.Comet Labs中国养老环境扫描及智能养老需求研究报告[EB/OL].http://www.cometlabs.cn/pag-e_583495_830429.html,2016-06-20.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人工智能互联网+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