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在静谧中生成精彩

2019-06-30尹笑笑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静谧言语深度

尹笑笑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不少语文教师意识到这一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平台。但从现实来看,阅读教学却成了表演的舞台,导致生本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应该简单一点,静谧一点,让学生在简单中进行读写训练,在静谧中完成要素落实。

一、借助品读批注,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教材只是个例子。学习文本,并不只是简单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还有语言表达技巧与策略等。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开展阅读教学,归根到底还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固然能够为学生语感的养成创造条件;但是通过品读批注,却能透过言语表面,深入文本的内蕴世界。在具体教学中,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要有效营造静谧的氛围,以便让学生静静地品读,静静地批注,真正实现与文本深度对话。

比如《詹天佑》这一课,针对4—6小节,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没有组织他们分组讨论,而是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思考。即詹天佑的哪些言行让你深受感动,可以通过批注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接着便是让学生自己品读,自己批注,没有热闹的讨论,有的只是静谧的思考。学生时而思考,时而批注,看似静谧,实质上却是他们的思维在迸发。的确,在后续交流中,学生都能通过文本细节分享从中感受詹天佑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品质。

过去课堂的热闹,只是思维表象的热闹;而倡导静谧的阅读,实质却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案例中,学生交流时各抒己见,精彩纷呈。这主要得益于教师之前给了学生自主阅读、静谧思考的时间。不过,针对学生品读批注,教师也不是放手,而是通过课间指导、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之中通过品读批注,学会阅读,学会学习。

二、借助思辨体验,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

学则思辨。对于阅读学习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对此薛法根也曾说过:“真正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做的并不是积极地举手发言,而是要高效地思考。”过去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效率低下,就因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只能信口开河,胡乱表达,这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学生良好思考习惯的养成。对此,教师要善于主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辨体验,以便真正实现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

比如《夹竹桃》这一课,针对第5小节中“袭”这一个字,其中表达精妙之处,教师固然能够直接讲解,但学生印象必然不深。而要他们真正感受这一汉字的表达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深思。具体来说,可以将“袭”字替换成“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品读辨析,感知两字之间的细微差别,继而从中感知“飘”虽然有香味,但味道不深;而“袭”字不仅点出了花香的味道,而且还点出了特点,表达效果较好。

语言表达技巧,仅仅依靠教师讲解,还远远不够,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条件,借助思辨体验,引导学生进行静谧的思考,静谧的品析,通过换字辨析的方式,感知词语的细微差别,继而领悟文本表达技巧,真正实现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

三、借助言语实践,与习作进行深度对话

语言实践的过程是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度对话的有效途径。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重在运用,强调学生言语实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做法,将教学重点放在言语实践运用上,引导学生通过静谧的思考、静谧的练笔,以便从中感知,继而进行言语实践,在实现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

比如《江雪》這一首古诗,在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可以画简笔画,或者大写意画;也可以动笔写一写。但是如果直接让学生写,结果他们最多只是把诗句的意思翻译一遍,这必然不符合课堂的需要。对此,教师应主动给学生营造静谧的氛围,可以借助背景音乐、视频,或者挂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静谧感知、思考、表达,赋予学生更为深入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与体验。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与习作对话,最根本的策略,就是让写作变得轻松,学生想写就写。通过阅读教学,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是言语实践的有效方式。通过随文练笔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还能提高其表达水平。不过,针对练笔,我们还应结合课堂需要,让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揣摩。

总而言之,热闹的课堂,学生虽然思维活跃,那活跃却是肤浅的;只要让课堂静谧下来,让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让他们在赏读品析的过程中,进行思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得到发展。这正如一位哲人说的话:“慢慢走,欣赏啊!”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如此。

猜你喜欢

静谧言语深度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静谧古城
《静谧》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静谧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