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
2019-06-30周兵
周兵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文化式微,亟待学校管理者关注和改进。教学文化的重塑需要学校深刻理解教学文化的功能与内涵,深度反思学校治理中的评价错位、认知偏差以及文化建设自身的艰巨性,通过回归中职教育本真、建立教学发展保障机制、培育质量文化理念、发挥教学主体作用,营造尊重学生发展、遵循教育规律、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文化。
关键词:教学文化;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C-0022-04
文化的概念如何定义,内涵如何界定,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一般而言,文化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群体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这个群体的行为方式,同时文化与特定群体本身的传统与历史也有着密切联系。据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文化可以理解为在中等职业学校环境中,在学校育人目标的统领下,教师、学生等所共同具有和共享的信念,它的形成与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教”的文化、“学”的文化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文化构成了中职学校教学文化的主体。“教”的文化主要指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等;“学”的文化主要指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文化,强调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意志品质符合教育目标要求。师生间的互动文化主要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通过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促进教学共振产生,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文化本质上是中职学校特有的基于职业教育特点和自身传统的教学供给生态,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伴随着学校产生、变化、发展而动态演进。
(一)教学文化的构成要素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是教学文化的内核。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能力为本位,由教师单一中心转向师生共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向开发动态、灵活、适应性强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观念的显性状态。教法和学法两者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主要行为。教师“教”的状态和学生“学”的状态不仅体现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而且还体现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现代职业教育提倡以基于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基于工作场所的情境化教学、基于整合的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等。
教学内容主要以课程来呈现。课程不仅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和载体,而且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学化和人学化的文化,具有“人为”的活动性和“为人”的价值性特征。[1]
教学规约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明文制度,也可以是习俗、惯例或文化等非明文制度。它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中职学校的教学规约应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尤其是应关注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进而制定适合的教学规约。
教学环境主要指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物化环境是构建文化校园的基础,人文环境体现着学校的内涵品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已突破课堂局限,新的教学模式提倡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等整合、系统设计要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的创建。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文化的特性
中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教学文化在形成和积淀过程中,既呈现一般教学文化所具有的内隐性、独特性、人本性与指向性等普遍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闡释及价值选择。
教学价值观坚持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个性。[2]中职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体现了教学文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设置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体现社会适应性;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要求,体现实用性;三是培养过程从教室走向生产一线,校内外教育整合,学校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体现开放性。
教学内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是促进就业的核心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开发课程;以岗位要求为切入点,科学搭建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突破点,合理重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并随着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的变化而调整,遵循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
教学方法体现理实一体化。一体化教学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过程。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技术原理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互相结合并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和状态,在教学过程上集中表现为技术理性认识过程和技术实践操作过程互相结合并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和状态。[3]一体化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贴近职业岗位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并实现教学和社会生产的相互促进。
二、中职学校教学文化的现实境遇及其式微表征
初中后按成绩分流的筛选机制,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身能力存在认识误区,普遍被认为是学习的“困难户”,学校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对学生行为的管控上,教学工作不断被“边缘化”,教学文化呈现弱化趋势。
(一)外部评价对教学地位的冲击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然而,现实中很多中职学校领导并不能完全厘清教育利益定位与边界,学校教育教学决策主要听从外部评价这根指挥棒。例如,职业教育系统内的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专业群(链)、品牌专业等创建,或是上级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考核,大多使用具体的、详细的核心指标进行评价。中职学校便自然而然地趋利避害,选择适者生存的方式,关注核心指标达成,甚至通过打擦边球、造假等手段力求通过评估、实现达标或博取较好的考核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弱化了学校对教学的关注,助推了教学中心的虚化。
又如,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等核心考核指标设置对中等职业学校重视技能教育、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指标,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能将技能大赛等视作促进师生技能培养的手段,而是将大赛获奖作为主要目标。这不仅在经济上耗费了中等职业学校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而且学校将最好的设备、最强的师资等教育资源倾向于少数参赛学生,减少甚至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资源同享权,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有办学的“定力”,要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过分为考核排名左右,逐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這才是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
(二)内部认知偏差降低教学文化品质
中职学校内部认知偏差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不少学校认为只要学业测试能过关,对口高考本科考上的学生多,技能大赛得金牌,学校就名利双收了,也算是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教学文化建设与否往往不是当务之急。政绩观的偏差导致了学校高度关注知识和技能等此类很容易被观察被发现的显性指标,而对于隐性的内涵建设,如价值观、个人品质、精神追求等这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具备的潜在特质选择性忽视。成本观的错误导致了学校极不情愿耗时耗力去做他们认为是事倍功半的文化建设。
由认知偏差而导致的制度偏差造成了教学文化的式微。一个好的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促进活力、创新的有效手段。有些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等不少方面都存在着制度的缺失,譬如科研经费的兑现性,考勤制度执行的透明性,教师提升文化追求的激励性等,学校需要增加道德、公平、正义的制度文化供给。相应地,删减有违公平、公正,限制和阻碍教职工个人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制度。这些制度严重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质态,进而影响教学文化的建构,譬如教职工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教学一线和后勤分配制度、职称评聘和岗位定级制度中均或多或少存在不按能力按资历的规定,各类表彰或评优轮流坐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行动者一旦感觉制度不公平、公正,势必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学行为方式等,进而影响优秀教学文化的形成。[4]
(三)教学文化建设的艰难性和长期性
中职学校的教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层面既相互分离又交汇融合,共同作用于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实为精神文化的产物。文化建设理应先从精神层面着手。
文化要素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形成教学文化的每一个要素特别是精神文化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的教学文化重构在理念上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鼎故革新,对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知识的实践性要求更高;在教学方式上,信息革命成果在教育中的运用和普及需要教师主动开展基于网络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以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要。[5]这一切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学生的学习文化重构在理念上需要侧重知识和学习的建构性与情境性,发展职业体验,培养职业自信;从学习方式上看,需要注重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合作、互动的方式获取知识,然而长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和应试教育对新型学习方式有着很强的抵消作用。师生交往的关系文化重构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信息质量识别者和咨询者;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后喻时代的不期而至,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步减弱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交往关系亟需加强,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对话渠道更显重要。教学进程的活动文化需要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需要将校企合作理念融入活动建设实践,实现校企合作与技能文化的耦合;活动文化的品牌建设需要中职学校“风物长宜放眼量”,摒弃功利性和急功近利思维。[6]事实上,中职学校的教学文化建设并无更多的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与参考,教学文化建设的艰难性和长期性令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不可避免地产生畏难心理,真正实现中职学校教学文化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需要更多职教同仁的苦心孤诣和奋力实践。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文化的塑造与培育
(一)回归中职教育本真,奠定教学文化根基
人才培养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及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本真特性。本真就是立本求真,立本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是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只有注重立本,方能更好地求真。学校回归中职教育本真,必须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并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内心。需要强化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引领学校科学发展,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成为校园一景,形成务实进取的校风、严谨治学的教风与学以致用的学风,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与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育质量文化理念,疏浚教学文化泉源
培育质量文化理念是学校开展教育质量管理活动与实践的基础,对整个学校活动具有全局性意义。质量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母机”,教学文化是质量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职业教育的质量文化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自觉形成的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制度规范以及传统习俗等内容的总和。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质量文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日受重视,以质量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成了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中职教育的质量文化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质量水平如何确定,以及如何发挥质量文化的引导、约束、激励、凝聚以及辐射功能来实现预期教学质量的目标。中职教学活动目标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实现各项目标的质量水平过程中,即便拥有再好的技术、标准或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那么其促进教学发展的能量终究无法释放。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关注质量保障活动中师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质量文化氛围,提高全体师生对质量保障的认识,促使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牢记并力行质量第一思想,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协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